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依附于公款私借中的改革阻力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6月16日 09:49 中国经济时报

  北京评论 曹林

  借钱的人最怕什么?怕债主生活的变动!因为一旦有了什么变动,债主就有了向借钱人催逼还钱的理由,买房买车啊,结婚啊,生病啊,工作变动啊,这些“变动”对催债有一种顺理成章而妙不可言的正当性——所以借钱人最期待的就是债主生活的稳定了,稳定对借钱人的拖欠也有着一种道义上的合理性。

NEC百万象素手机1元拍 第39届世界广告大会
2004环球小姐总决赛 新浪招商引资征代理商

  私人借款如此,公款私借也未能免俗,借公款者也同样期待着债主的稳定,这个债主不是具体的个人,而是一种旧的体制或既得利益集团。私人无力控制债主的生活变动与否,所以期待稳定就只能通过向上帝祈祷了;而公款私借就不一样了,私借公款者可以联合起来利用手中的权力维护一个旧体制的稳定,因为只要旧体制不变,借的钱就可以继续拖欠——这自然形成了改革的阻力。

  许多年沉淀下来,全国范围内拖欠公款的“黑洞”到底有多大?恐怕没有人知道确切答案。但已知的是,仅仅查了一个湖南省,就查出了6万人拖欠4亿元这个让人瞠目结舌的数字!

  嗅到了问题严重性的财政部和监察部最近联合发布《关于对党政领导干部拖欠公款进行清理的通知》,通知要求各单位对党政领导干部拖欠公款问题进行一次集中清理,2004年10月是清理活动最后的限定时间。

  谈到公款私借,估计大多数人心中涌起的都是强烈的义愤:在政府和社会的关系上,政府不是高高在上“自我服务”的官僚机构,政府公务人员应该是富有责任的“企业经理和管理人员”,社会公众则是提供政府税收的“纳税人”和以享受政府服务作为回报的“顾客”或“客户”。没经过纳税人公共选择的同意,政府工作如何能私借公款并拖欠如此之久?

  作为纳税人的这种义愤是非常可以理解的,不过理性地看,公款私借之弊最大者倒不在公款的流失或被私用,而在于既得利益者对改革的阻力。

  虽然干部借用公款在现实中非常普遍,可公款私借的合法性从来没有在明文规定中得到过表达,更多的倒是明文禁止,只是以潜规则的形态存在于公共财政软约束的旧体制中。这一代的公款私借鲜明地表现出这样的特征:大部分贷款发生在1980年代末、1990年代中期,那时监管没有现在这样严格,部分党政干部利用职权,为自己或亲友下海经商、办企业或买房、炒股等借用公款,或者向银行、信用社借——也就是说,公款私借的潜规则是和旧体制搀和在一起的。

  开头说了,借钱人最怕的就是债主生活的变动,而对于公款私借来讲,借钱人最怕就是对旧体制动手术刀了,因为自己的利益是和旧体制紧紧捆绑在一起的,一旦旧体制要变,自己拖欠的借款就立刻要还清——这是非常现实的既得和利损的权衡。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这种情况下公款私借者面对改革就不可能出于公心去面对,而是出于私心去抗拒,去阻挠——私借出去的公款就在客观上形成了维护旧体制、抗拒改革的经济基础。

  如此便形成了这样的局面:公款私借的人数越多、数量越大的地方,在对待改革的态度上就越保守,创新的惰性就越强,改革的阻力也就越大。虽然尚没有充分的数据证明这个判断,但理性地审视,其中的正向关联肯定是客观存在的:对改革抗拒的人不一定都是公款私借者,但公款私借者肯定会对改革有抗拒。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中国工人在阿富汗遭袭
胡锦涛出访欧亚四国
美国将移交萨达姆
第三轮六方会谈将举行
河南高考舞弊案
河北邯郸6-3矿难瞒报
辽宁盘锦大桥垮塌事故
《后天》 孙燕姿巡演
2004欧锦赛 NBA总决赛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