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环球企业家高峰论坛主要话题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6月15日 19:20 新浪财经 | |||||||||
1、 中国能否持续领跑新兴市场吗? 中国主要凭借成本优势而正成为世界的“制造工厂”,那么成本优势还能保持多久?此后中国还能成为国际资本的“热土”吗?印度,爱尔兰,马来西亚、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以及东欧国家,正显露出成为全球跨国公司技术和服务外包基地的潜力。在这新一轮新兴市场国家的竞争中,中国还能继续领先吗?中国应该确立怎样的竞争力战略?中国的本土
2、 中国公司跨国经营的路径和要素准备 正如1970年代的日本和1990年代的韩国,现在中国最顶尖的企业,几乎无一例外地在起帆出海。但今日已非斯时,中国公司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跨国经营的路径?如何选择先头市场,如何建立自己的世界品牌,如何加入技术的“国际俱乐部”,如何组织国际化的团队?更重要的,如何在跨国经营与在中国“家乡市场”保持优势之间实现战略平衡?甚至,实现战略互补? 3、 跨国公司如何在中国保持竞争力 跨国公司已逐步学会在中国市场赢利的方法,但灵活性仍不及本土公司;另一方面,税制优惠即将取消,本土竞争对手正快速成长,跨国公司之间的竞争也与日俱进,他们如何在中国保持竞争力? 4、 内外资企业如何实现新一轮的共赢 经过20余年以合作共赢为主线的发展之后,跨国公司与内资公司的竞争冲突正在加剧。 中国对外资的思维也正在发生变化,其关注重心正从引资额转移到国内产业的可持续均衡发展。从政府部门到舆论界,近来对内外资公司在知识产权方面的冲突,在华跨国公司涉嫌关联交易避税的问题,以及在华跨国公司限制竞争的行为都给予了高度关注。 在华跨国公司如何适应新的竞争时代?如何平衡公司利益及对中国产业发展的责任?如何寻求与内资公司的新一轮共赢?新一代外企领袖们面临着新的挑战。 5、 国际汽车品牌的本土化重塑 新的《汽车产业政策》已经出台。所有的跨国汽车厂商正继续在中国加大兵力,以往原 样引进车型及重播其品牌内涵的粗放经营模式还能走多远?新一轮竞赛的胜负手也许在于:如何对那些全球知名汽车品牌进行本土化重塑,为其赋予本土的生命力?厂商们在观念及管理体制上准备好了吗? 6、强国时代的技术标准策略 一流企业“生产”标准。当中国欲从信息产业大国转变为信息产业强国,参与标准的制订是必由之路。拥有强大技术背景的跨国公司如何更开放、灵活地应对这一趋势? 对国内企业及主管部门而言,如何把握参与时机?如何推动标准的产业化?更重要的,如何在国际规则之下寻求开放、合作的标准制订方式,缓和与外界的冲突,也避免自己步入极端的不问效率的“技术民族主义”的误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