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广西荔浦: 民营经济“无”中生“有”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6月15日 10:51 中国经济时报

  本报记者 左向蕾 李银雁

  日前,首届世界华商国际投资论坛荔浦在广西荔浦举行,难以想象,这个曾以芋头闻名全国的广西北部县,竟能吸引世界华商的目光,赢得一片喝彩。

  地处广西北部的荔浦县相比广西其他县,发展经济的条件可以用五个“零”来形容:
NEC百万象素手机1元拍 第39届世界广告大会
2004环球小姐总决赛 新浪招商引资征代理商
一是不沿海,不沿江,不沿边,不沿“线”,区位优势几乎为零;二是既不属于开放区,也不属于贫困县,获得“政策性”优惠的可能性为零;三是交通方面,境内没有铁路、高速公路,河流不能航运,属于“交通死角”;四是能源方面,既没有大的矿产资源,又没有经济开发价值特别高的农林水资源,经济发展缺乏自有原材料和能源支撑;五是工业方面,发展基础薄弱,在荔浦没有一家中直、区直、市直工业企业,难以分享上级工业企业发展的成果。

  但是,这样一个发展条件不理想的县,民营经济发展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已经成为荔浦经济发展名副其实的主体,占2003年全县生产总值的87.8%,工业总产值的91%,财政收入的85%。民营经济的发展直接拉动了整个荔浦经济的快速发展。

  引水养鱼

  荔浦县委书记蒋要强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认为,荔浦发展条件不足,公有制经济基础非常薄弱,依赖国家投资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做法极不现实。在政府自身财力不强的情况下,要发展荔浦经济,根本出路在于依靠自己的力量,坚持不懈地发展民营经济,强化“民营主体”意识,确立民营主体地位。但是,资源的严重不足是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一大“瓶颈”。

  珠三角不产铝,却拥有全国1/5的铝合金加工能力;浙江不出羊毛,却能形成全国闻名的羊毛衫市场……这种被专家称为“零资源现象”的“借鸡生蛋”发展方式启发了荔浦人:必须变革思路,走出原有单纯依靠自有自然资源发展的误区,通过市场配置,将别人的优势变成自己的资源,引水养鱼。

  如今,荔浦“零资源”现象成为了广西的样板。荔浦的木材资源并不丰富,但利用世界和全国各地的木材资源,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木衣架生产出口基地,生产企业80多家,年产木衣架5亿多个,出口量占全国同类产品出口总量的一半;荔浦不产小麦、黄豆、荔枝、龙眼、芒果,但通过市场运作将产品大量集聚,建成了全国有名的深加工基地,麦片、豆奶、水果罐头等产品大量出口创汇;荔浦文化底蕴并不深厚,却打造出了“中国·荔浦·龙怀世界华商国际投资论坛”……

  运用市场这支“指挥棒”,各地资源集聚荔浦,为荔浦民营企业深加工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成为了民营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持。

  公共设施项目向民企开放

  荔浦要发展,基础设施建设要先行。可是政府资金的不足影响了公共建设的正常推进;而另一方面,由于没有合适的项目,不少民间资本被闲置,民营经济发展的空间窄化。

  在这种情况下,荔浦县打破以往公共基础设施全部由政府投资,有多少钱办多少事,没有钱不办事的传统思维,放开手脚,将公共设施项目向民企开放,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参与基础设施建设,而政府卸下寻求资金的包袱,将着力点转向项目规划、资源整合。以投资8000多万元的荔浦县中心广场建设项目为例,通过市场运作,吸引了广东汇源房地产公司的投资。经过两年的建设,政府不花一分钱,荔浦县建成了一个广西县级一流广场,多了一个地下商业中心,百姓多了个休闲场所,民营投资者也得到了丰厚的回报。

  通过政府策划、民营投资、市场运作,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了政府、民营投资者、公众三方共赢模式,带动了荔浦县防洪堤、江滨公园、体育馆、世界华商国际投资论坛永久会址等一大批项目的上马。据统计,2003年城建直接为荔浦县财政带来收入5000余万元,税收2500万左右,帮助消化历史债务8000万元。

  做大“小产品”

  荔浦的工业基础薄弱,不具备上大项目的条件。要想发展经济,只有立足本地实际,荔浦县在引进民营企业走出上项目“贪大求洋”的误区,强化“小产品、大产业”的意识,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小产品发展。一是加强规划引导,把有发展基础的食品、木衣架、小五金等小产品定为主攻方向,着力发展。二是出台相关的扶持政策,支持相关企业做大做强。三是积极为企业提供市场信息,拓展境内外市场。

  荔浦县独辟蹊径的发展方式成就了小产品产业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不断发展壮大。如今,食品工业、木制品工业、旅游业、五金加工业、造纸工业、商贸流通产业已成为荔浦六大支柱产业。原来是“白纸一张”的民营企业,目前纳税在10万元以上的就有400多家,纳税在30万元以上的民营企业50多家,使民营企业得到蓬勃发展。

  县内无乡(镇)界

  还值得一提的是,荔浦县作为一个发展条件不理想、自身财政实力不强的县,在政策优惠上几乎没有优势,在减税让利方面更是基本上没有空间。为此荔浦县把重心转移投资软环境上。

  荔浦县力推“县内无乡(镇)界”的思想,对区域资源进行整合,实行全县优势共享:只要是新引进的项目,不管办在县内何处,税收由县财政统一划归引进企业的乡镇所有。这一做法调动了各乡、村招商引资的积极性,使某些乡镇的局部优势变成了全县的整体优势。

  为了营造公平、公正、低成本、高效益环境,荔浦还建立和完善了一系列的政策制度:取消项目审批制,实行项目备案制;设立政务办证中心,实行投资办证“一站制”;实行新办项目全程代理制、重点项目追踪服务制;坚持县级四家班子领导分工联系企业制,纪检、检察部门对纳税超过50万元以上的企业实行挂牌重点保护;做好政府部门到企业检查登记制等等。

  如今的荔浦已经成为投资者的青睐之地,2003年,全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在没有国家大投资的情况下,首次突破7亿元。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中国工人在阿富汗遭袭
胡锦涛出访欧亚四国
河北邯郸6-3矿难瞒报
辽宁盘锦大桥垮塌事故
雅典奥运圣火全球传递
美国前总统里根病逝
中国残疾人艺术团赴美
《后天》 孙燕姿巡演
2004欧锦赛 NBA总决赛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