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逼仓:天胶危情再现?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6月15日 08:56 21世纪经济报道 | |||||||||
本报记者 罗捷 上海报道 “天然橡胶期货7月合约上又有可能出现多头对空头的逼仓。”又是一位匿名的期货投资者向记者主动“爆料”。一个多星期以来,记者已经十余次接到这类的“举报电话”。
6月10日收盘时,天胶期货7月合约的持仓量仍高达10万余手,结算价维持在15595元/吨的高价上,库存天胶超过20万吨,如果全部交割,那么将成为国内仅次于2002年5月大豆的又一个巨量交割合约,所需动用的资金将超过30亿元。 随着7月合约交割日期的临近,天胶期货市场又一次弥漫着不平常的味道。 7月合约的对峙 上海中期一位研究员说,目前天胶7月合约上的多头头寸相当集中。上期所公布,6月3日收盘以后,深圳金牛、实达期货、金鹏期货、上海金鹏四个期货公司席位上集中了27221手多头头寸,占全部51881手多头头寸的50%以上,这一持仓格局至6月10日仍未有变动。而这几家公司在圈内被称为“金鹏系”。 金鹏系多头持仓相当集中是空头认为其意图逼仓的理由之一。 空头的另一个理由是:5月19日以后,天胶期货7月合约价格走势出现了180度大反转。 5月19日,该合约价格一反下降趋势,从开盘的13300元/吨拉升至14600元/吨,盘中涨幅接近10%。也就是说,按照5%~10%左右的保证金比例,当天的投资就可以翻番。随后几天,该合约价格连续上涨,最高接近了16000元/吨的高位。6月10收盘时仍维持在15595元/吨的高价位。 一位空头头寸持有者说,在这一价位上,他的浮亏在2000元/吨左右。尽管有可能损失严重,但他仍然没有平仓。他的判断是,现在上期所的仓库里有超过20万吨的天然橡胶,多方如果全部吃下需要的资金超过30亿元,而多头要筹集这笔巨资几乎不可能。所以他希望在多方无法“吃下”库存的情况下,由多方主动抛出平仓,减少自己的损失。 但多头显然有自己的判断。 外高桥期货施海认为,从7月合约现在走势情况判断,多头对未来价格走势非常乐观,只要多头的资金链不断,到了7月份交割期临近,空头虚盘(指没有足够的库存仓单,完全是投机)将不得不认输平仓。这样,多头将有很大的盈利空间。 上期所5月28日公布的库存显示,有20万吨天然橡胶可供交割。而7月合约的单边持仓超过5万手(25万吨),显然至少有5万吨的卖盘是虚盘。另据业内人士透露,20万吨的库存中,至少有9万吨左右没有在7月合约上抛出,也就是说,7月合约上的虚盘量最少也在10万吨以上。如果空头每吨损失2000元,平掉这些虚盘,空头就将损失2个亿。 多空双方都在等待对手比自己先倒下。 又见逼仓? 实达期货一位资深人士认为,从价格上判断,天胶7月合约价格明显超过其他月份,“有逼仓的迹象”。7月合约6月10日结算价为15525元/吨,比8月合约高出约1800元/吨,超过其他月份合约更是接近3000元/吨。而上海、青岛等地的天然橡胶现货价格也就在14000元/吨左右。 该人士认为,这种过大的差价意味着,7月合约的多头希望维持高价位,逼迫空头斩仓出局。 有多位做空的现货商都认为,多方的资金来源有问题。 有机构传真称,五矿集团、维维集团等企业集团利用上市公司的资金进入期货市场做多天然橡胶。该机构认为,这些集团下设的上市公司未经公告就进入高风险的期货市场,损害了股东的利益。但该机构未给出任何证据。 记者向这两家集团下属的上市公司求证时,均被告知“绝对没有这种事情”。而各期货经纪公司则以“客户资料必须保密”为由,拒绝提供任何有关投资者的信息。 为什么又是天然橡胶? 回顾历史,从1997年的天胶708事件到去年11月大量客户穿仓事件,天然橡胶似乎总是跟“逼仓”二字联系在一起。 中国期货业的一位元老级人士说,天胶期货之所以出现这么多的风波,与现有的制度性因素有很大的关系。 以铜期货为例,尽管2003年铜期货的价格也大幅度上涨近80%,但铜期货从未出现逼仓的问题。外高桥施海认为,“没有谁能扛得动。”也就是说,一旦有人开始想通过超常规做多,逼迫空头以斩仓的方式认输出局是不现实的。因为,铜在全世界范围内流通的成本很低,一旦价格超过了正常范围,就会有大量的现货蜂拥而至,再大的资金也承接不了如此规模的现货。 而天胶市场则不同。按现行规定,进口天然橡胶不能进入流通领域,也就很难成为可交割的仓单,而国内的天然橡胶产量又有限(年产仅55万吨左右),客观上让一定量的资金全部吸纳现货成为可能。比如,30亿的资金就可以买光库存中的天然橡胶,而拥有这样资金规模的机构,在国内并在不少数。 而且上期所为了防止出现个别机构操纵市场的风险,严格控制持仓数量,单个投资者最多只能持有300手的期货合约。 这一限制几乎断绝了大机构名正言顺的投资可能性。因此,违规的“分仓”行为屡禁不止(在不同的期货经纪公司分别开立帐户),使得主力资金的踪影变得扑朔迷离,监管层很难判断一个机构真正持有多少头寸,对市场的影响到底有多大。一些大鳄就有机可乘。 前述期货界元老认为,正是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天然橡胶这种产量、库存都不大的期货品种,天然的就成为大肆炒做的上佳选择。 因而,天胶8月合约又可能成为下一个“逼仓”的选择。 根据上期所公布的交易资料,天胶8月合约在短短半个月时间内增仓4万余手,持仓量达8.8万余手,但期价涨幅不是很大,多空双方在争7月合约控制权的同时,又在8月合约上拉开了再战的架式。 中国国际期货经纪有限公司的分析师说,由于天胶8月合约增仓是在13000元/吨附近完成的,对于这样一个可上可下的价位而言,7月合约上的多头如果全部接货,后市是否有可能转抛到8月合约上,市场对此仍然存在相当大的争论,这也是多空争先扩仓天胶8月合约的一个重要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