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销售管理 > 正文
 
跨国公司借专利打压中国企业已成全面围堵之势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6月15日 08:44 南方日报 郎朗

  商务部调查显示,外国企业专利申请量年增30%,形成全面围堵之势

  跨国公司借专利打压中国企业

  商务部最近调查发现,跨国公司正在借专利悄悄“包抄”中国对手。商务部的调研报告显示,外国公司在中国通常所采用的策略:先垄断专利技术,后垄断标准,从而占领市
NEC百万象素手机1元拍 第39届世界广告大会
2004环球小姐总决赛 新浪招商引资征代理商
场。这份报告选取了医药、汽车、通信、家电等领域的8家有代表性的跨国公司在中国申请专利的情况。

  跨国公司专利申请量年增30%

  报告显示,从1985年至2003年,这8家跨国公司在中国申请专利的总量达到20350件。其中,索尼和飞利浦最多,分别为5697件和5387件。而且随着中国市场开放程度的提高,特别是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跨国公司在中国的专利申请量平均每年增长30%左右,其中新兴技术领域增长速度更为明显,如索尼公司1990年申请专利数量为11件,2001年则达到了1018件,增长了100多倍。

  据中国专利保护协会课题组有关人士介绍,对正常成长的中国企业来说,高昂的专利费用和接踵而至的专利起诉成为制约其发展的“桎梏”。而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邓军则介绍说,据在其它国家和地区的经验,跨国公司把专利网络布好差不多需要5年,而从1999年开始,许多国际大公司纷纷加重在中国内地进行专利布局,目前已经基本就绪。

  他还介绍说,自1985年中国实施专利法以来,国家知识产权局已经累计受理了28万件发明专利申请,其中国外申请占54%。而国内申请中,属于企业申请的只占17%,而国外申请中,企业申请高达93%。简单换算之后,可以发现,中国企业的专利申请量只有2.2万件,而外国企业申请了14万件,是中国企业的6.4倍,中国企业必须从中吸取经验教训。

  中国企业难以逾越的鸿沟

  据悉,2002年6C联盟联合诉中国DVD生产厂商侵权,致使中国企业每生产一台DVD就要付4.5美元专利许可费,目前已经付了30亿元。在对方专利权失效以前,还将陆续付出200亿元人民币。之后,S3C联盟、汤姆逊等企业先后前来“征费”,而美国劲量公司也在电池领域开始对中国的长虹等企业提出专利起诉。一时间,专利成为中国企业谈之色变的“洪水猛兽”。为此,汤姆逊等拥有雄厚专利技术实力的跨国公司在与中国企业合资的时候,也不愿意完全把专利拿来。

  而且报告显示,跨国公司在中国申请专利与否以及申请量的多少,是以中国的市场需求大小为标准的。中国企业在哪个市场潜力大,跨国公司就会在那个领域寻求专利保护,这样就可以限制中国企业崛起的速度。

  长虹新闻发言人刘海中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专利问题已经成为中国企业难以逾越的鸿沟,中国企业必须敢于面对,否则今天DVD领域的问题还会延伸到其它领域。

  跨国公司专利暗藏玄机

  跨国公司为了能够在专利问题上借机实现打压中国企业的目的,往往花样百出。专家指出,他们可能会对国内不同厂商先后发动专利战,打击强度各有不同;而且往往不指出哪家厂商的什么产品侵犯了它们的哪项专利的哪个权利要求,而是把生产某项产品可能用到的数百、数千项专利列出来,说某企业的产品肯定侵犯了其中的某些专利,否则不可能生产出相关产品,这样便搞得中国企业无所应对。他们还垄断了很多领域的核心技术,往往让没有专利筹码的中国公司用外国技术生产配件、组装成品,然后贴上外国大厂的品牌进入国际市场。这样,外国公司从技术、品牌两个路径上封杀了中国企业与之讨价还价的机会。此外,还存在着一项专利、多重收费的情况,对国外专利情况不明的企业,很容易被唬住。

  对此,邓军指出,中国企业要应对专利问题,首先要团结一致、敢于应诉,并且认清跨国企业的一些恫吓和讹诈行为,坚决维护自己的利益。同时,国内企业还应该将有限的资金用于核心技术的研发上,同时,国家相关主管部门也要从政策上给予支持。

  而中国专利保护协会课题组有关人士则介绍说,中国已经加入世贸组织,西方各国利用技术壁垒来保护本国市场的做法值得借鉴。 

  (本报记者 郎朗 来源:南方日报)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中国工人在阿富汗遭袭
胡锦涛出访欧亚四国
河北邯郸6-3矿难瞒报
辽宁盘锦大桥垮塌事故
雅典奥运圣火全球传递
美国前总统里根病逝
中国残疾人艺术团赴美
《后天》 孙燕姿巡演
2004欧锦赛 NBA总决赛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