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西安交大校长:研究生教育存在四大弊病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6月12日 12:53 经济参考报

  本报讯“我们现在培养博士生,只单纯盯着看谁发表的论文多,质量如何暂可不论,这不仅为学风不正推波助澜,还造成科技论文大把抓,科技竞争力却怎么也提不高的结果。”29日,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校长郑南宁在西安交大研究生院建院20周年大会上,就目前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作出分析。

  《西安晚报》报道说,郑南宁列出了两组数据:一组由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发布,中
NEC百万象素手机1元拍 第39届世界广告大会
2004环球小姐总决赛 新浪招商引资征代理商
国科技人员以77000多篇的论文数量超过法国,跃居世界第五,但平均被引用率却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一组由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研究院提供,中国科技竞争力从1999年列47个国家中第25位,下降到2003年51个国家中排名第32位。论文数量增加与科技竞争力落后形成的鲜明反差,显示出我国的科技成果评价体系和人才培养机制出了问题。

  郑南宁认为,问题首先出在片面追求论文数量导致培养质量下降上。目前一个博士生能否答辩取得学位,考察的是在规定学术刊物上发表的论文数量,这使一些博士入学时想到的就是3年中如何达到能取得学位的论文发表最低“硬指标”,甚至已出现了一些期刊发论文要学生自掏出版费的怪现象。

  其次,是个性化教育不够,“一刀切”的标准抑制了学生创造力。不同学科学位论文的研究方式应有所区别,如基础研究学生确需要通过论文之类的“成果”体现学位论文水平,但对工程技术类学生,可发表高水平论文,也可有发明专利或从事重大工程实践,而文科、社科类学生则应鼓励他们参加重大社会实践。

  再次,部分学科生源集中引发了学风问题。高校迅速扩招,个别学科盲目招生,硕士生师生比已超过1∶10,个别导师指导的博士生达40余人。

  此外,指导教师缺乏高水平的科研项目和充足的科研经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项目等国家级课题最适合博士论文选题,但一些为应付生源迅速扩大而经“拔高”产生的导师并未承担过国家级课题,同时科研经费不足使导师对研究生的助研补贴较少,成为科研“掣肘”。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发布日期:2004-6-12星级: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中国工人在阿富汗遭袭
胡锦涛出访欧亚四国
雅典奥运圣火全球传递
美国前总统里根病逝
八国首脑会议
纪念诺曼底登陆60周年
中国残疾人艺术团赴美
《后天》 孙燕姿巡演
2004欧锦赛 NBA总决赛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