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四轮”驱动城市居民汽车消费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6月11日 21:59 中国经营报

  编辑:刘明娜

  据悉,2003年我国全年汽车产量达到444.4万辆,同比增长36.7%,其中轿车产量202.0万辆,增长85.0%;汽车销量439.08万辆,同比增长35.2%,其中轿车销量达到197.16万辆,同比增长75.1%,汽车工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第四大支柱产业,市场容量超过了同期的德国,成为世界上第三大汽车消费市场。

NEC百万象素手机1元拍 第39届世界广告大会
2004环球小姐总决赛 新浪招商引资征代理商

  日前,东方国际汽车研究组在北京、上海、广州和成都四城市进行了一次汽车市场的消费者调查,从中也许我们可以看出实用、价格、品牌、信息来源“四轮”驱动着汽车市场未来的消费趋势。

  本次调查显示,有13%的人拥有私车;已婚人士拥有私车的比例明显比未婚的高,高出11.2个百分点;近一半的车主家庭月收入在4000元~8000元之间。而且随年龄增长,拥有私车的人数比例增加,车主主要集中在中年人中(见图1)。潜在车主购车目的偏重务实

  当问及“如果您今年要购买汽车,您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多选)”时,78%的被访者选择上下班代步;18%选择旅游;14.9%选择接送家人/子女。通过进一步比较,我们发现,四个城市购车的最主要目的都是上下班代步。

  从年龄来看,上下班代步是各年龄层购车的首要原因。年轻人更喜欢开车的感觉,并且认为轿车是自己地位和身份的象征。随着年龄的增长,接送家人/子女摆在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见图2)。购买汽车最重视价格

  针对“在买车的时候,您重视的因素有哪些?(多选题)”的问题,研究人员提供了12个选项,即:“外观造型”、“产品档次”、“品牌知名度/品牌形象”、“机动性能”、“可靠性及质量”、“操纵方便”、“内部设计”、“价格”、“配置的丰富程度”、“油耗”、“销售方式”和“其他”。

  研究发现,居民购买私车,重视因素首推价格,占了近七成,其次是外观造型和可靠性及质量,分别占44.8%和28.0%。虽然他们很看中车的外观造型和产品性能的可靠性,但价格仍然是一个很重要的法码。

  从购车重视因素与年龄的关系来看,18岁~29岁的年轻人非常重视外观造型和品牌知名度/品牌形象;30岁~39岁的人更加重视操纵方便;随着年龄增大,40岁~49岁的人更加关注内部设计和机械性能(见图3)。

  而从性别对比来看,男性更加重视品牌知名度、品牌形象和内部设计,女性则对价格比较敏感(见图4)。一统天下

  从国内汽车的销售看,差异相当大,本田、上海大众、上海通用等旗下的很多车型都出现了排队买车的热闹景象,而不少市场占有率低的品牌却进入了“卖不动,降价,降价,依然卖不动”的怪圈。

  那么在考虑价格的情况下,市民会选择购买什么品牌的汽车呢?在排名前十名的品牌中,仅奇瑞一个国产品牌挤入,进口品牌和合资品牌占据了整个市场,其中有近一半的市民会选择大众;近四分之一的人会选择本田(见图5)。

  中国汽车市场连续两年“井喷”,使我们对汽车工业怀有更多的梦想,但是透过产销两旺的繁荣景象,我们看到活跃在市场上的汽车主流产品,几乎是洋品牌的一统天下,中国自主品牌不仅数量极少,而且竞争力也很弱。我国的汽车工业大而不强,就是缺乏极富感召力的自主品牌。对自主品牌的追求,不仅是民族感情问题,更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电视广告是获得汽车信息的主要渠道

  东方(国际)研究人员在以往做的很多汽车项目中发现有这个规律:当调查对象是现有车主或最近半年打算买轿车的消费者时,关于信息来源的结论相当一致,基本上是“亲戚朋友的介绍”、“报纸”(或“报纸宣传”、“报纸广告”)排前两位。

  而对于一般的消费者而言情况有所不同,市民获取所需汽车信息的渠道主要有:电视广告(49.0%)、车展(45.4%)和亲朋好友的介绍(37.8%)。有近一半的市民是通过电视广告来获取所需汽车信息的(见图6)。

  电视广告已经在人们心中扎下了根,形成根深蒂固的影响。而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汽车行业还沉睡在计划经济体制的温床上,汽车企业只管造车,不管卖车,更不会做广告。那时的汽车广告寥寥无几,能找到的也是国外汽车企业的广告,汽车广告中没有香车美女,没有流光溢彩,只有口号化的广告语。

  现在汽车企业开始意识到汽车广告的重要性和它的独具魅力,开始追求画面的美观以及自己汽车品牌的个性,在表现形式上也进一步强调身份地位和格调意识的传达。这时候的电视广告已经焕发出勃勃生机,魅力四射,相信有更多的市民会选择通过电视广告去获取相关汽车信息。但研究同时发现,车展的影响仅比电视广告低3.6%,已成为人们获取汽车信息的第二重要渠道。据称,今年全国大大小小的车展近200多个,车展虽然对人们的消费行为的影响很大,但车展过多过滥也势必会影响展会效果,过犹不及。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中国工人在阿富汗遭袭
胡锦涛出访欧亚四国
雅典奥运圣火全球传递
美国前总统里根病逝
八国首脑会议
纪念诺曼底登陆60周年
中国残疾人艺术团赴美
《后天》 孙燕姿巡演
2004欧锦赛 NBA总决赛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