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葛剑雄 > 正文
 
调节人口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是改善西部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6月11日 12:43 中评网

  葛剑雄

  在中国历史时期,至少近二三千年来,西部的自然环境本身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上个世纪以来局部阶段和局部地区的变化虽然比较剧烈,但并没有超出历史时期曾经出现过的范围和幅度。一些论著认为,西部的自然环境曾经非常优越,连黄土高原上也森林密布,或者有良好的植被,只是由于人为的破坏才形成今天的局面。或者认为是由于气候等自然因素
进入伊妹儿的网络豪宅 新浪点点通个性smsDIY
海纳百川 候车亭媒体 哪里可以免费发短信?
的变化,引起了自然环境的恶化,因此自然灾害越来越严重。如果我们比较全面地收集一下有关史料,并且客观地、科学地进行一些分析,就不难发现,这些说法有不少漏洞。

  历史时期西部的自然环境究竟如何?我们固然可以找到大量森林茂密、植被良好、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的记载,但同时也能发现不少描述沙漠、荒原、风沙、干旱、盐碱、苦寒、贫瘠、不毛之地一类的材料。很清楚,这些看似极端矛盾的地理景观其实是同时存在的,问题在于迄今为止的研究一般都不够深入,特别是缺乏精度,比如说记载中的森林覆盖到了什么范围,植被完好到什么程度,品种和产量到底有多少?两方面的材料或许都是事实,却都不是事实的全部。

  另一方面,对史料的运用缺乏客观的、科学的参照系,结论相当随意。例如十六国时夏主赫连勃勃的“美哉斯阜!临广泽而带清流”的说法曾经被广泛引用,以证明毛乌素沙漠南部在5世纪初还有很好的环境。却往往忽略了他明白提到的范围“自马岭以北,大河以南,未有若此之善者也。”可见,赫连勃勃的行踪只是在内蒙古黄河以南至陕北之间,他也只能在这一范围内作比较。且不论毛乌沙沙漠当时是否已经形成,对这一带环境的优越性显然不能夸大。就像一位来自沙漠地区的人称赞敦煌月牙泉的话,岂能证明敦煌一带环境“未有若此之善”?

  气候的周期性变化虽然也是事实,但根据目前的研究成果,西部近二三千年间的变化幅度并没有增大的趋势,上一世纪以来的变暖也还没有达到商周时的最高点。工业化和人口的增加确实导致和加剧了一些自然灾害,但产生自然灾害的根本原因还是自然本身,而不是人类活动。尽管从表面上看,统计到的自然灾害有增加的趋势,对人类社会造成的影响也似乎越来越大,但并没有证据表面自然灾害本身会越来越大,越来越频繁。例如有史以来全世界死亡人数最多的地震灾害,是明朝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十二日(1556年1月23日)陕西华州的大地震,死亡人数至少有83万,可能达到100万。而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死亡24万人,伤16万。已知黄河最大的洪水发生在道光二十三年,三门峡洪峰流量达到36000立方米/秒,12天洪水量119亿立方米,相当于500年一遇。而20世纪内最大的1933年三门峡洪峰流量是22000立方米/秒;1958年在河南花园口实测到的洪峰流量是22300立方米/秒,12天洪水流量86.8亿立方米,只相当于50年一遇。总不能说,嘉靖年间、道光年间人口比现在多,工业化程度比现在高,环境破坏比现在严重吧!这只能是自然本身的结果。

  就是这两年被当成生态破坏典型例子的尘暴,其实也不是现代才有的。据《汉书·五行志》记载:西汉成帝建始元年(前32年)四月辛丑夜,“西北有如火光”,次日早晨,“大风从西北起,云气赤黄,四塞,终日夜下,著地者黄土尘也”。这样的“黄雾”从西北一直吹到今西安一带。这是2000多年前的事,那时整个西北地区的人口还很有限,开垦的面积也不大,但那次尘暴也非常严重。

  可见自古以来,西部从来没有过整体性的“秀美山川”,只有局部的、阶段性的良好环境。例如在农耕社会的初期,黄土高原曾因气候适宜,土壤疏松,容易开垦而成为文化摇篮,但一旦植被破坏、人口增多,加上气候变迁,就显示其先天的不足。西部大多数地方的生态平衡本来就十分脆弱,能够负载的人口和牲畜数量有限,超过了极限,平衡自然就遭到破坏。从农耕人口在公元前2世纪后期迁入河西走廊起直到清朝中期,人口一般都不超过100万,祁连山的雪水当然绰绰有余,富余的水还能流入居延泽,供它周围人口的生活和农耕。而现在河西走廊的人口已经达到几百万,农业灌区的人口密度已超过750人/平方公里,还要输出供三四百万人口需要的粮食;更需要大量的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哪里还有水流得到额济纳旗去?居延泽怎么会不干涸?我们也不难计算,究竟是祁连山的水少了,还是人类用得多了?

  同样,从史料记载看,罗布泊一带的景观在以往二千多年间并没有明显的变化。但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塔里木的河水被大量截留,用漫灌的方式大种水稻,创造“塞外江南”,以至下游经常断流。断了水源,地处内陆干旱区的罗布泊当然会干涸。塔里木河下游成了干河床,再加上大量砍伐,胡杨和红柳林当然会消失。一片只能负载一二千万头牛羊的草原现在要负载一亿多头,加上几倍的人口,差不多连草根都刨了,哪里还会有“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象?

  所以我认为,我们不应该片面夸大西部自然环境本身的变化,将古代的西部描绘为一幅田园牧歌的风光,也不要把希望寄托在如何“重建秀美山川”,在植树种草、堵沙治沙、开辟新水源等方面做太多的文章。西部的山川本来就不是完全秀美的,难道还能重建出一个来?就是要恢复古代的状况,既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植树种草固然有涵养水土、调节气候的作用,但树和草本身要消耗水,在过于干旱的地方离开了人工灌溉根本活不了,等不到起积极作用就产生了大量消极作用。即使能治的沙也得讲究经济成本,何况多数沙是治不了的。至于开辟新水源,往往只是一种资源的透支或预支,无异饮鸩止渴,并非长久之计。

  西部环境的问题,说到底,就是人口与资源、特别是水资源如何平衡。在20世纪以前,西部的人口数量有限,几乎没有农牧业以外的生产方式,即使出现过短时期的过度开垦或其他破坏行为,多数情况下没有超过水和其他资源能供给的限度。不时爆发的天灾人祸一次次推迟了人口高峰的出现,人类生命财产的惨重代价意外地换来了环境的休养生息。如“陕甘回乱”曾经使一些局部地区人口灭绝,完全荒芜,重新成为无人区。数十年后,其中一些地方成了长满“梢林”(次生林),甚至成为当地的“江南”。而当人口激增,工农业和生活用水以更快的速度递增时,水和其他资源就会捉襟见肘,终于面临枯竭,引起环境的恶化。西部的当务之急,是如何使环境不要进一步恶化,通过休养生息,逐步恢复人口与自然环境之间的良性平衡。

  在短期间内,我们无法使西部的人口数量减少,也不可能迁往外地。但同样数量的人口,实行不同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耗用的水和其他资源是不同的。因此,调节人口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减轻对已经十分脆弱的环境的压力,是改善西部自然环境的关键。

  首先应该对西部可以利用的水、森林、草场、土地等基本资源进行精确统计,根据现有人口及其发展趋势作出合理的规划与配置。对不宜居住地区和生态环境极其恶化地区内的人口要坚决迁出,采取切实措施吸引和鼓励迁入适宜地区。

  大幅度地调整产业,耗水多的工业和农业应该停产,或者转出西部缺水地区。如果水资源计为成本,西部缺水地区的工农业生产基本是没有经济效益的,离开了政府的补贴根本无法生存,并且只会加剧对环境的破坏。大幅度降低草原的载畜量,改变粗放的放牧方式,逐步以复合饲料取代青饲养,发展密集型、工业化的饲养业和畜产品深加工。西部本地无法消化这些富余劳动力,应该由中央政府从东部引入劳动密集型、加工型产业,或者有计划地将这些劳动力输往东部,或者投入兴建大规模的基建工程,包括下面提出的城市化建设。

  建立节水型的生产和生活系统。输水系统要以管道取代渠道,将渗漏和蒸发降到最低限度,以喷灌和滴灌取代漫灌,生活和生产用水尽可能经处理后多次利用。而要做到这些,只能实行居民城市化,生产集约化。

  西部目前的城市化程度很低,但城市化是西部发展的捷径,也是调整生产和生活方式,减少环境破坏的有效途径。如上面提到的这些措施,大多只能在城市化过程中实现。使西部的大多数人口生活在城市中,才能真正做到退耕、退牧、节水、发展劳动密集型和加工型产业,发展集约化和工厂化生产,才能节约土地和资源,减少大批分散居住的人口对环境的破坏,同时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发展文化教育。人口达到一定的规模,相对集中,基础设施、节水系统、交通线的建设才会有高效益。

  要在西部实现城市化还存在很大的困难,但西部实现城市化的成本比其他地区要低得多,效益却要高得多,如土地成本低,选址的余地大,规划可以更合理,拆迁的费用低,造成的浪费少,基建的劳动力便宜。城市化的过程还能创造大量就业机会,城市化后也能增加很多新的岗位,更有利于吸引国内外的投资。正因为如此,西部应该率先实现城市化,通过城市化来调节当地人口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在人类与自然环境的良性互动中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中法文化年精彩纷呈
2003年审计报告
马龙-白兰度病逝
惠特尼休斯顿北京个唱
欧洲杯落幕 美洲杯
全国治理超限超载行动
凤凰卫视中华小姐大赛
青少年教育 网络妈妈
不良信息举报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