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葛剑雄 > 正文
 
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元化应该并行不悖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6月11日 12:36 中评网

  葛剑雄

  经济全球化是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必然会促进世界经济的加速发展和更密切的联系。在这一过程中,各个国家、地区间的文化交流也会越来越密切,而且随着物质条件的改善和信息技术的进步,文化的传播将更加迅速有效,因而各种文化之间会加速影响和融合。从这一意义上说,文化也存在一种全球化的趋势。但文化的全球化与经济的全球化不仅是两
NEC百万象素手机1元拍 第39届世界广告大会
2004环球小姐总决赛 新浪招商引资征代理商
个不同的概念,也有完全不同的内容。文化的全球化意味着全世界的各种文化都不能再孤立地发展,都面临着其他文化的影响和挑战,而且,各种文化中先进的、开放的、积极的因素会越来越多,在本质上越来越趋同,它们之间的交流也会越来越频繁,甚至会与本身的变化同步进行。但这绝不意味着各种文化间的差异会逐渐消除,甚至会形成一种全球一致的文化。相反,不仅文化的多样性会长期存在,而且还将继续向多元化发展。

  首先。经济活动的运作并不需要以文化的一致为前提,在以往半个多世纪中,发源于西方的生产方式、经济制度、管理模式、商业行为和物质文明已被东方国家成功地移植,这些国家的文化并没有完全西方化。即使一些国家的文化已经相当西化,但同时也使这些经济活动不同程度地本土化了。而且,对于经济发达国家来说,它们最关注的是自己的经济活动的效益,而不是这些经济活动对其他国家文化的影响,它们完全没有必要以改变对方的文化为前提,为目的。相反地,为了便于对方接受,它们往往会迎合对方的本土文化,以减少经济活动的成本,提高投资的收益。

  其次,由于自然环境和历史人文环境的差异,即使经济活动完全相同,物质条件达到了相同的程度,文化上的差异依然会长期保持。文化的变化和发展固然离不开经济基础,但文化的发展并不一定与经济的发展同步,既能超前,也可滞后,所以差异会永远存在,国家之间、地区之间都如此,发达国家和地区之间、欠发达国家和地区之间无不如此。北美、西欧、日本、大洋洲之间在经济上并没有太大的差异,但在文化上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并没有日益缩小的趋势。

  再者,物质文明的发达,不仅促进了人口的迁移,也使迁移人口有条件保持原有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而不必像以往那样,必须入乡随俗。移民所携带的外来文化未必不如迁入地的本土文化,但以往由于受到物质条件的限制,移民往往缺乏继续保持自身文化的基本条件。另一方面,强势移民,如外来入侵者、统治者往往通过政治权力或经济上的压力强制迁入地的人接受外来文化。无论哪一种结果,实际都是在强制同化的同时毁灭了一部分文化。未来政治的进步和经济的发达,使移民与土著都有可能作更加理性的选择,而不必一味土著化,或者不得不屈从于外来的强势文化。

  1还应该看到,物质生活的改善必定会使人类更加关注精神生活,比较充实的物质生活使人们有条件、有意愿去追求不同于本土或不同于以往的文化。更多的余暇时间使更多的人有更多的机会到外地和外国旅游,更多地接触和了解其他文化。更加开阔的视野、比较开放和宽容的观念,会使人们更容易接受外来文明,更加容忍不同的文化。曾经在地球上无数次出现的消灭异族、清除异教、灭绝异文化的惨痛史实将不会重演,

  在古代,一种文化要会外界所知,往往要经历相当长的年代。例如,以秦汉为代表的东方文化与以罗马帝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从兴盛到衰落,都处于互不了解,互不交流,相互之间毫无影响的状态。中国人真正了解西方文化,要晚至19世纪以后。世界上一些曾经相当发达的文明,直到它们走向灭绝也没有能够让外界了解,至今还有很多不解之谜。但现在,发达的信息传播手段使全球各种文化及其最新的发展都能显现在世人面前,人类将拥有前所未有的了解、比较、引进和学习其他文化的优越条件和便利手段,选择的余地也更为广阔,一些原来鲜为人知、不受重视的文化有可能获得与主流文化同样的竞争机会。

  新的文化发展将更注重个性,注重地域、民族、时代特色,因此在旧的文化差异消除的同时,又会产生新的差异;在不同的文化融合为一体的同时,会分化或衍生出新的文化。不可否认,由于西方文化在世界上的强势地位,由于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拥有强大的物质基础,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西化、美国化是一种主要的潮流。但与此同时,美国文化、西方文化本身也在发生变化,包括在不断吸收东方的和其他地区的文化。试看今日的美国文化,究竟有多少是它的先民从英国或欧洲带去的?多少是从其他民族学来的?又有多少是新发展和变化出来的?

  但文化的多样性不能成为保护落后文化、拒绝先进文化和闭关锁国的理由。文化多元化是进步和发展的产物,而不是简单地保留现状,更不是复旧。中国文化只有通过改革开放,不断吸取世界文化的精华,才能取得真正的进步,在世界上发挥更大的影响,成为未来世界多元文化中重要的一元。

  文化的全球化也意味着一种文化独霸世界或几种文化瓜分世界的历史将一去不复返。我们既然反对西方文化的霸权,绝不能企图以东方文化或中国文化的霸权去取代西方文化,而是希望东西方文化和其他文化平等相处、和平竞争。“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说法没有跳出此消彼长、你死我活的轮回观念,不符合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我们所期望的中国文化的伟大复兴,是指中国文化在经历了一段落后屈辱的历史后恢复到它应有的地位,能在世界上发挥更大的作用,能与中华民族在世界上的地位相适应,而不是倒退到秦汉与罗马帝国的两极时代。正因为如此,文化的全球化与经济的全球化一样,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就看我们如何把握。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中国工人在阿富汗遭袭
胡锦涛出访欧亚四国
雅典奥运圣火全球传递
美国前总统里根病逝
八国首脑会议
纪念诺曼底登陆60周年
中国残疾人艺术团赴美
《后天》 孙燕姿巡演
2004欧锦赛 NBA总决赛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