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于“原副省长主动回校执教”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6月11日 11:44 中评网 | |||||||||
葛剑雄 报上看到一条消息,某省一位“原副省长主动回校执教”,称这位刚卸任的副省长回到某大学执教。这自然是值得称道的好事,与那些离任或退职后还整天打着“原××长”、“前××长”称号活动而不愿回归本业本职的人,或下台后非要谋一个“级别”相当的位置的人相比,自然泾渭分明。但报道中也提到,他自20世纪80年代走上政坛,先后任某市长
第一条理由是,既然当了政府官员,做了纳税人的公仆,就得全心全意做好本职工作,兼任其他工作必定要分散精力,或者徒有其名,无法兼顾。报道说那位原副省长,从1988年起,一直在某大学兼课,先后为本科生、研究生主讲多门课程,独立或合作完成科研项目180余项,还要出版专著,主编出版近60万字的书。上一门课,即使不算备课时间,每周至少要花两个小时,而且时间不便更动。15年间平均每月要完成一个科研项目,要都是亲自参加简直不可思议。即使只是合作,总得花些时间吧。写专著或编书或许能用业余时间,但身为副省长,还能有多少“从政之余”?即使只是从爱护领导干部的健康出发,也以不兼职为好。 第二条理由是,这样的双重或多重身分,不利于保持政风的公正廉明,也不利于清除学术腐败。谁都知道,科研项目既有经费,又有更大的获奖可能,还是衡量个人与单位学术地位的重要标准,近年来项目之争已愈演愈烈。就是一位全职的教授、博导、院士、校长,谁能连续15年平均每年主持或参加12个项目?究竟是因为有了厅长、副省长之尊才能获此殊遇,还是原单位或别人要借重厅长、副省长的地位以获得项目?无论是哪一种,都有损政风学风,也有损于官员本身的形象。报道还提到他的项目荣获全国性“特别奖”和某全国研究会“一等奖”,这就不能不使人对这类奖项的含金量表示怀疑,究竟是对副省长降低了获奖的标准,还是副省长占据了本应由其他人获得的荣誉?据说他主编的《国际××学》是这门新学科正式创立的标志,但同一篇报道中又说他现在“先要认真学习计算机,以前没有时间好好学,要补上自己缺乏的现代知识”。或许他过于谦虚,但我不禁要问,连计算机都没有很好掌握,或者缺乏现代知识,如何能创立一门“国际××学”?要不是有人给他乱抬轿子,就是真正的主编另有人在。再说,他保留教职的大学就在他任职的省内,无论他分管哪一方面的工作,显然都不可能完全回避,处理政务时如何保证公正,又如何使别人相信做到了公正? 第三条理由是,这种做法既给某些官员的腐败打开了缺口,也为某些单位非法获取利利益提供了便利。有些学者当了政府官员,由于还保留原单位的职务,心安理得拿双份待遇、奖金、津贴,或者“从高不从低”,哪里好处多往哪里靠。在教授面前是高官,在官员中是院士、博导、教授,左右逢源。既能凭挂名的“学术成就”申报博导、院士,从官员退职退休后还能享受终身学术尊荣。此风一开,原来与学术或教学科研毫无关系的长官也要弄个兼职教授、兼职博导,甚至兼任院长、所长、中心主任等实职,至少要“在职攻读”个硕士、博士。有的官员还心安理得地拿一份“兼职津贴”,名利双收。而一些大学或研究机构为了眼前的、小团体的利益,也热衷于拉高官兼职,送教授、博导头衔,或拿硕士、博士学位作交易。有的学校明文规定没有博士学位的人不得提升教授,可是却聘只有大专学历的主管官员为兼职教授。至于由此而影响到财政拨款、项目审批、学术评价、职务职称提升的公正,更是有目共睹,甚至已成痼疾。 或者以为兼职有利于官员保持本色,了解实际,这也不成其为理由。以往强调“当官不像官”,不能“脱离劳动”,实际是相当片面的。当了官就得像官,应该成为全民的公仆,而不是代表哪一个阶层或群体。官员的公务也是劳动,不必再继续做原来的工作。了解实际则完全可以通过其他途径,并非只能靠兼职解决。官员真有在业余时间著书立书,或继续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不兼职又有什么影响?当然,行政制度也得保证官员在退如后重返原职原岗的权利,对官员因从政而不再适应教职的,应另行安排合适的职位,或者让他们体面退休,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我丝毫没有贬低那位原副省长的意思,上面批评涉及的现象完全是现行制度造成的,不应归咎于个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