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与行为经济学》序言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6月11日 11:38 中评网 | |||||||||
天则经济研究所 茅于轼 刘璨翻译Allan A. Schmid 的这本《制度与行为经济学》将为我国的学术界补充一个特别重要的分支。制度问题在中国的学术界并不陌生,因为中国正处于制度改革的过程之中,大家自然而然地对制度发生兴趣。但是从行为经济学的角度探讨制度则还是比较新的学问。
制度的重要性从我国改革二十多年的历程也完全得到证实。还是这块土地,还是这些人,但是生产出来的物质财富翻了好几倍。其原因正是制度改变了。制度是什么?制度就是人们做选择时的约束条件。人的本性都是趋利避害的,这没有什么疑问。即使在天天叫喊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口号的文革年代,这个本性也没有变,只不过用当时所允许的方式来表现罢了。新加坡的官员不腐败,并不是因为新加坡官员的本质好,觉悟高,而是因为他们处于不同的制度约束之中。中国人在文革时天天搞阶级斗争,现在中国人忙发财致富,也不是因为上一代的中国人喜欢斗争而这一代的中国人喜欢享受,而是因为制度的约束变了。过去中国共产党强调思想教育,以为制度不改,只要把人教育好了,人的行为就改进了;甚至认为共产党员是特殊材料造成的,是与众不同的。现在共产党也重视制度建设了。这无疑是认识上的重大进步,在这个进步中,有学术界的一份贡献。有众多的学者从事制度理论的研究,有大量的翻译和著作出版,报纸杂志上有许多介绍制度的文章,使关于制度的知识广为传播。 研究制度将朝两个相反的方向发展。一个是更宏观的方面,比如研究宪法,道德,和文化。这些都是对个人强有力的约束。它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宏观的制度是如何演变的。当人们陷入对大多数人都不利的制度环境中时,大家都迫切希望制度能够变更,但是一旦进入制度僵局,个人选择不能改变制度。正如文革时绝大多数人都已经对文革极度不满,然而毛泽东如果不死,谁也改变不了这个制度,不论人民群众的力量有多大,都没有用。更一般来讲,人们从一个制度如何向一个更好的制度演变,它遵循什么规律。 另外一个发展方向就是更微观的方面,即行为经济学。它从大脑的功能出发,讨论理性的基础,讨论感情,讨论学习和人们行为的几个重要规律。根据该书作者Allan A. Schmid 的解释,制度经济学就是建立在行为科学的基础上的。或者说,它研究社会宏观的制度约束,通过行为经济学的规律如何转换为人们的具体行为。只有将从宏观到微观的全过程作了全面研究,我们才能对制度有透彻的了解。所以本书既讨论国家,市场,宪法等问题,也讨论刺激,信仰,暗示等心理过程,在中间层还研究交易费用,囚徒困境,环境保护等等。我们从作者所涉及到的参考书目就可以看出这门学科包容非常广泛。 我深信,本书的出版一定会对我国制度科学的进一步研究产生积极的作用,更希望它能有助于我国较顺利地转向一个更为合理的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