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贸易逆差是一个调控器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6月08日 14:53 中国经济时报

  ——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副部长隆国强

  关注贸易逆差

  今年1-4月出现的十余年来罕见的贸易逆差,是否会贯穿全年,使2004成为“逆差年”?对此,国内经济界研究人员的观点并不一致。有的专家认为今年外贸逆差已成定局;也
E歌时代来临了! 第39届世界广告大会
2004环球小姐总决赛 新浪招商引资征代理商
有专家认为,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2004年全年尚不至于出现逆差,全年仍然可望维持顺差局面。虽然观点相左,但专家们相一致的看法是:在进出口都是高速增长,贸易结构健康发展的形势下,即使出现逆差也并不可怕,一个基本平衡的贸易差额是符合中国经济发展要求的。

  -本报记者 杨良敏

  海关总署发布前4个月中国外贸进出口数据显示,今年1至4月中国外贸进出口总值达3362.4亿美元,同比增长38%,其中出口1627.4亿美元,进口1735亿美元,分别增长33.5%和42.4%。贸易逆差从3月末的84.3亿美元扩大到4月末的107.6亿美元。尽管5月份的外贸进出口数据还没有出来,但据估计仍将继续保持逆差,而且预计全年贸易逆差的局面基本已定,并称2004年为“逆差年”。就此,记者对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副部长隆国强进行了专访。

  “双高”情形下的逆差是健康的

  就今年以来持续出现逆差,隆国强认为,国内需求比较旺盛,带动进口增长迅速是主要原因。但这次出现逆差是在进口比出口的速度快很多,而且进出口都是高速增长的情况下出现的,与一般意义上的进口增长快而出口出不去而导致的逆差有明显的不同,这种在“双高”情况下出现的逆差是健康的。因为,从贸易结构来看,出口方面,原材料的出口很少,像石油已从净出口变成净进口,机电产品已取代传统的服装、鞋帽占出口比重第一位,而且还会进一步提高。同时,高新技术产品的比重也比较大,也还会进一步提高,贸易结构正在朝着这个方向优化。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也在增长,尽管比重在不断下降,但与东亚其他新兴经济体相比,我国劳动力成本上升较慢而结构升级却比较迅速,依然还有很强的竞争力。

  进口方面,第一大类是用于加工贸易的零部件等上游产品,占40%左右,其增长是由加工贸易出口的快速增长带动的;另一大类是初级产品,如石油、矿石资源等;第三类是先进的机器设备。

  这种贸易结构与我国资源基本匹配,一方面弥补了国内经济增长的“瓶颈”,保障了国内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又支撑了我国在全球化进程中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

  总的评价我国目前存在的贸易逆差,隆国强认为,贸易逆差不能简单地看总量,而应看商品结构。目前,进口增长是健康的,与其他国家进口最终消费品不一样,我国进口大量原材料和中间投入品,弥补了国内资源、原材料方面供应的缺口,对满足国内经济增长需要,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他说,如果没有这么大的进口,国内即便有需求,但是在供给方面存在巨大缺口得不到满足,GDP就难以实现。因此,隆国强认为,进口结构健康的形势下,出现逆差不可怕。

  外贸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

  不过,隆国强也提出,在“健康的逆差”下,从全年看又有不确定因素。在进口方面,从4月开始,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出台,目前有些已初见成效,比如钢材价格大幅度回落,但措施真正起作用还有一定时滞。同时,会不会还有新的宏观调控政策出台,具有不确定性。隆国强认为,此后几个月,随着宏观措施逐步到位产生影响之后,国内需求会降下来,进口增长速度也会回落,但到底有多大回落幅度还说不准,这与中央宏观调控政策是否真正软着陆有很大关系。从中央政策出发点来看,是软着陆的操作办法,但“度”把握得如何还需时间检验。

  出口退税政策影响也具有不确定性。隆国强说,今年前几个月国家下决心还清欠退税,这使得出口企业资金较充沛,对进一步提高企业竞争力有好处。但是,出口退税率下调及地方分担部分出口退税额,由于退税的时滞,前四个月这些政策对出口的负面影响没能真正显现,地方政府对于究竟要分担多少、对地方财政有多大影响,尚未真正感受,处于观望状态,不过,这些政策的作用从四、五月份后将越来越明显。如果对地方财政影响很大,地方也许就会采取措施,如限制收购出口等等。不过,企业和地方政府到底会采取什么对策,影响到底有多大现在还难以说清,但是,肯定是下半年影响出口的一个重要因素。

  电力紧张也将成为影响贸易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隆国强认为,电力紧张势必会影响企业开工率,从而影响出口订单的完成和新合同的签订。很多跨国公司为降低风险,会因此分散合同,部分转移到马来西亚、墨西哥等地,从而分掉一些订单。

  影响出口的另外一个因素就是贸易摩擦。隆国强认为,目前中国进入一个贸易摩擦的高发期,而贸易摩擦尤其是与美国的贸易摩擦,这将对海外投资者信心产生影响,尽管中国有优势但也会有一部分投资者放弃中国,存在潜在的负面影响。

  另外,隆国强担心,中央宏观调控中控制土地的供给也将给经济发展带来不确定性。他认为,尽管全国的土地供应量足够,但一层一层分配指标,会出现有些地方指标富余,没人来投资,而有些地方是投资热点,用地指标又不够,影响投资,进而影响新的出口能力和下一步的出口。因此,隆国强说,土地指标没有必要按行政区划来分配,但不分又有矛盾,这对中央宏观调控来说也是很大的挑战。他认为,宏观调控的灵活度还有空间。

  今年将是“逆差年”,连续几年逆差也不可怕

  既然今年前4个月出现了较大逆差,又面临着诸多不确定因素,今年全年的贸易形势将会怎样?隆国强认为,今年下半年进出口不会像上半年增长那么快,速度会回落,往后还会有逆差。前4个月逆差已达107.6亿美元,全年会高于这个数。他认为,今年是个“逆差年”。

  从1994年我国人民币汇率并轨以来,出现逆差还是第一次,10年“双顺差”,积累了4000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外汇储备持续增加,导致货币供给的增加,这对宏观调控形成一个制约。按说,经济本身是自动运转的系统,逆差本身就是调控器:国内需求旺盛时,如果是个封闭经济通货膨胀就会起来,相反与国际社会有交流,有了逆差,从物质层面说,增加了供给,抑制了通货膨胀;从货币层面,逆差增加,中央银行的外汇占款项目下发放货币的压力减轻了,可以实行更紧一点的货币政策。所以,在国内需求很旺盛、经济周期正处高潮的阶段出现逆差本身是个非常正常的现象。

  如果说今年,乃至今后两三年,我国贸易持续出现逆差,会不会对宏观经济带来危害?隆国强认为产生持续逆差是有条件的。如果这一假定成立,首先看逆差量有多大,比如,200亿美元,可以承受。中国是个资本大量流入的国家,海外投资者对中国的兴趣5-10年都不会改变,把中国作为未来市场和制造基地的信心不会动摇,因此中国作为资本净流入国的状态几年内不会改变,只要经常项目的逆差水平总额不大于资本项目的顺差,就不会出问题。即使经常项目下逆差略大于资本项目下的顺差,在一段时期内,也是可承受的,毕竟我国有40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不用担心。

  隆国强说,进口增长结构很重要,只要不是大量消费品涌入中国,贸易逆差就不用太多的担心。中国是消费品出口大国,不可能大量进口消费品,主要还是进口经济资源,原材料、中间投入品等等,只要这一格局不改变,连续几年逆差也不是什么可怕的事。

  外贸依存度高不要简单类比

  目前我国不仅出现罕见的逆差,而且外贸依存度高达60%,因此,很多人担心这样会受制于人,影响国家的经济安全。隆国强却不这样看。他认为,与其他大国相比,我国的外贸依存度的确比较高,但恰恰是中国资源不匹配的国情的反映,正是我国利用国际资源与国际市场,加快经济发展,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的结果。从动态上看,世界各国的贸易依存度持续在提高,这是全球化的一个表现,只不过中国贸易依存度提高得较快而已。

  因此,隆国强说,外贸依存度高不能进行简单的类比,还是要看具体的情况。应该说,这几年,中国强调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引进来、走出去”的战略,通过融入国际分工体系,走出了一条成功的道路,抓住了全球化带来的产业转移的重大机遇,符合国际形势,符合中国的国情。这是一条正确的道路。

  隆国强说,不能说依存度高就要调整外贸易战略。扩大内需没错,但不等于缩小外需,外贸依存度多高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中国经济融入全球化过程中我们得到了我们的利益,推动了国内经济的发展,提高在全球化分工中的地位,提高国际竞争力。内需外需是相互促进的关系,而不是替代的关系,必须正确认识二者的关系。

  他说,开放经济的风险总体上比封闭的经济风险要小得多。开放在更大范围内配置资源,风险是降低了。有人担心别国会制裁,但他为什么要制裁你?利益是相互的,制裁别人的同时,自己也会受到伤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已经深入人心。世界越发展,相互依赖的程度就越高。

  政府作为仍有空间,但不可越俎代庖

  隆国强认为,开放经济会有其特有的风险,要尽量减少国际市场的波动对我们的冲击,就需要我们的政府学会管理一个开放的宏观经济,建立一套适应中国特殊国情的开放经济的宏观调控机制,如灵活的汇率机制、贸易预警机制等调控工具,来降低国外市场波动带来的负面影响。

  在贸易领域,大调整不必,具体事情可做。第一,处理好与贸易伙伴的关系,通过平等协商建立一个稳定的双边、多边贸易环境。第二,争取贸易伙伴给予市场经济地位,为我国企业在国际贸易中应对反倾销诉讼赢得有利地位,其意义深远。第三,利用符合WTO规则的手段,保护国内市场。目前,国际市场产能过剩的矛盾依然很尖锐,管理部门要对贸易伙伴对中国市场进行低价倾销等不正当贸易行为进行严密监控,适时采取贸易救济措施,防止对国内企业和产业形成冲击。第四,考虑更长远一点,在我国进一步融入全球化的过程中,政府要充分利用有限资源,通过政策引导,提高中国产业品牌形象、扩大海外营销网络,降低交易成本,推动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价值链不断延长,使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不断提高,贸易条件不断改善,这些方面有很多问题值得研究。

  隆国强认为,为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政府的作用极其重要,而且发挥作用的空间也很大,但主要在于改善环境制定规则等方面,政府绝不能越俎代庖,要坚持以市场为基础的原则,充分发挥经济规律的作用。否则,将事与愿违。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北京传递雅典奥运火炬
美国前总统里根逝世
八国首脑会议8日召开
纪念诺曼底登陆60周年
北京煤矿发生坍塌事故
中国残疾人艺术团赴美
2004北京国际车展
孙燕姿全国巡回演唱会
欧锦赛 NBA总决赛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