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通行币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网络媒体杭州湾采访 > 正文
 
“湖西综合保护工程”基本情况介绍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6月04日 19:57 浙江在线

  一、“湖西综合保护工程”的由来

  西湖由泻湖演变而成。自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第一次提到西湖的古称“明圣湖”以来的1600多年中,西湖几经湮没、兴治。从《西湖形成变迁图》和地质资料分析,可以看出,西湖在汉唐时面积约10.8平方公里,处于风景湖泊的初期阶段,比现在大一倍;至宋元时约9.3平方公里,明清时减至7.4平方公里,现在仅为5.6平方公里。

E歌时代来临了! 第39届世界广告大会
2004环球小姐总决赛 新浪招商引资征代理商

  综观西湖演变史,虽然据史料记载的西湖疏浚治理工程达23次之多,但从总体上看,西湖终随岁月的推移,经历了淤塞——疏浚——再淤塞,湖面一次比一次缩小。到了清朝嘉庆年间,里六桥以西、太子湾、赤山埠、长桥等处已成为一片洼地。现在的西湖,面积5.6平方公里,南北长约3200米,东西宽约2800米,绕湖一周约15公里。历经多年建设,形成“两堤三岛”布局。以西湖为主体的60平方公里风景名胜区,1983年被列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

  近年来,随着风景旅游事业的发展,西湖的保护管理和建设工作取得了新的进步。但与此同时,也有不少专家提出了“只能在西湖上欣赏湖光山色,却无缘荡舟寻幽觅胜”,环湖部分热点景区也因“假日经济”的发展出现了游客拥挤现象。有关专家指出,从美学角度来看,西湖风光虽有秀雅之美,但难有“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含蓄韵味。目前的苏堤、白堤虽起到空间分割作用,使西湖水体虚实相间,但其处理方式稍欠单薄,而且其整形平直的驳坎和行列式行道树,具有较强的人工意味。通过水面拓展,变西山路(杨公堤)局部为堤,会令人耳目一新。其次是从西湖山水比例来看,若拓展水体,使山水紧密相依,“水随山转,山因水活”,可以增大游人的观赏视角。目前湖西部分地带地势平坦,水面与山体距离甚远,具备拓展水体的可行性。再从西湖周围现状来看,东侧湖滨地带经多年建设整治,已形成开放式公共绿地,成为西湖与城市的绿色过渡地段;北侧为热点景区;南侧随着环湖南线景区整合开放,雷峰塔的建成,改变了“北强南弱”格局;唯有西侧的建设相对滞后,沿西山路一线,单位、居民众多,存在较多的卫生死角与污染源,而且西侧又多为西湖上游溪流的源头所在,给西湖的保护管理带来较多问题。因此,实施“湖西综合保护工程”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另一方面,西湖作为湖泊型风景名胜区,水体占风景区土地的9.71%,西湖占9.43%,山溪水塘占0.28%,其水体占有率是偏低的,尤其以山溪等线状水体、小型湖泊等块状水体尤显缺乏,而水体又是创造园林空间气氛极其重要的素材。从这个角度出发,“湖西综合保护工程”不仅是历史风貌的恢复,而且是西湖风景名胜区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湖西综合保护工程”的意义

  面对新世纪风景旅游业的新形势,解决环境容量问题,让游客分流到更多更好的景区中去,是我们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课题。其中实施“湖西综合保护工程”、向湖西拓展游览空间,是一条投资不大但效益很大的工程,也可为西湖申报世界遗产创造条件。其主要意义:

  一是通过西湖向西拓展,可以增加西湖的环境容量,分散湖中游客,相应增加人均游览面积。

  二是可以丰富西湖景观内容,改变目前“一览无余”的景观面貌,与外湖相对广褒的水面形成对比,正所谓“以有限面积,造无限空间”,达到“水随山转,山因水活”的意境。

  三是可以有效改善西湖水质。西湖水体历经多次疏浚治理,水体质量已有明显改善,但西湖地表污染、人为污染、自身污染仍很严重。目前流向西湖的四条主要溪流中有三条在湖西(赤山溪、龙泓溪、金沙溪)。通过“湖西综合保护工程”,结合溪流整治规划,部分拓宽湖面,部分建成湿地,以发挥缓解水势、沉淀过滤、阻截流沙杂物的作用,保证西湖水质。

  四是可以有效改善西湖西侧的环境面貌。从现在的西湖西岸直达吉庆山、五老峰山麓,北靠灵隐路,南至虎跑路的广阔地带,其中有公园景点、金沙港居民点、茅家埠村、疗养院、医院、宾馆等多家单位与村庄。这一地区中,与湖西岸线基本持平或稍高的区域面积有千余亩,加上单位及村庄以外的缓坡地,面积会更大。亦因这一地带单位和居民众多,使西山路一带地域条块分割明显,给西线的陆路游览带来不便。通过水体拓展,可开辟水上游览线,将藏于西线腹地的五老峰、吉庆山等优美的自然景观展现在游人面前,增加环境容量,促进整个西部区块的游览体系化。同时,通过“西进”,大力改善西湖西侧一带的基础设施建设,为未来西湖风景区的发展留下空间。

  三、规划方案介绍

  1、范围。“湖西综合保护工程”规划范围东起西山路,沿西山路至虎跑路,经由青龙山往北,过五老峰、鸡笼山、吉庆山等山脊,至普福岭与灵隐景区规划红线相接,北经灵隐路与西山路相连,占地4.8平方公里,涉及单位90家,居民555户(含单位大院内住户),农民1186户(含农转非户),共有常住人口4915人。

  2、现状分析。为保证“湖西综合保护工程”工程的可行性,在方案论证期间,对规划范围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

  景源分析。“湖西综合保护工程”区域内风景资源众多,大量的自然风景资源和人文资源分布其间,构成了丰富的风景景观。名胜古迹、人文景点有29处,如俞曲园墓、于谦祠(墓)、盖叫天故居(墓)、都锦生故居及通利古桥、黄公望故居遗址等等。自然资源中山景有:南高峰、北高峰、天竺山、丁家山、三台山、吉庆山、花家山等,这些山体构成了西湖西部风景区的空间结构,为景观的创造提供了地形条件。有水景气息的金沙涧、龙泓涧、赤山泉,泉水清澈。区域内还分布了大量的植物资源和动物资源。

  水文水质分析。湖西综合保护工程主要开挖近70公顷水面,承担的流域泥沙主要是龙泓涧和赤山溪,西进区域将分担47%的流域来沙量,湖西综合保护工程之后对西湖的疏浚可以减轻。改善西湖水质的有效办法是削减总磷负荷,增加钱塘江的引水数量,但钱塘江引水常被控制而不能大幅度提高引水。可行性方案中提出在钱塘江的水质满足规定要求时,利用原取水口取水,如不满足要求时,则利用珊湖沙水库的库容沉沙处理后作取水水源,补充西湖水源的不足。同时对四条溪流进行治污和截污、防洪、防止水土流失、西湖底泥疏浚,钱塘江引水水质的改善等方面进行综合治理。

  生态分析。从生态环境角度来看,西进水体水质面临富营养化的问题。湖西综合保护工程区域地势低洼,西湖水质的富营养化问题将通过在西进水体部分水湾种植水生植物,湖边、溪流岸边非道路附近不用硬驳坎;水体附近,将一定面积的绿地改造成人工湿地和多功能绿地生态工程等措施解决。对于西进地区分散的点源污染,采用生态学方法分散治理,将生活污废水自净后再利用。 对西进地区面源污染,通过在面源与排放溪流之间建立生态净化带拦截和净化。对西进地区泥沙淤塞,通过对积水区进行生态调查和治理,用绿化覆盖杜绝水土流失。

  居民产业结构发展分析。抓住“旅游西进”战略和湖西综合保护工程带来的良好机遇,发挥区位优势,转移、提升原有产业。大力发展以茶文化系列、饮食文化系列、旅游购物系列为主的服务产业;保持和发展适量的龙井茶园、休闲渔农业;禁止发展一切可能给景区带来环境污染的产业和项目,逐步使该区域产业与西湖风景名胜区旅游紧密配套,互为依存,相得益彰,成为大杭州旅游业的组成部分。

  根据上述分析得出结论,湖西综合保护工程项目有利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和文物古迹的保护、利用,将促进旅游业和区域内的社会经济发展,而且对于打响“住在杭州、游在杭州、学在杭州、创业在杭州”的品牌具有重大现实意义。项目建设具有多重目标,其建设是必要的。

  3、规划主导思想。

  一是西湖水域向西拓扩,尽可能增加水面。结合杨公堤的复建,将金沙港水系与曲院风荷公园水系沟通;乌龟潭水面与丁家山南面的“鱼乐园”水面相连;花港公园内的水面西扩与赤山埠水系贯通,使西湖水面与西进水面构成有机整体,改变西湖一览无遗的现状。

  二是湖西水域的水源设想利用赤山埠水厂引自钱塘江的富余输水量入赤山溪、龙泓涧上游,并从钱塘江引水至灵隐景区上游溪涧中,促使西湖水系形成良性循环,同时也可缓解梅家坞区域溪流水源的不足。为保证溪水流量和水质,需积极整治上游的四条溪流,封闭深井水的使用,通过截污、净化处理后汇入湖西水面,补充水源。

  三是保护自然生态,对景区内的茶地进行保护并加强管理;利用现有的古树名木造景;引进种植大片的水生植物、花卉,营造乡村休闲氛围;恢复西湖莼菜种植,体现西湖风景区的乡村野趣。

  四是挖掘人文景观,充分保护和利用规划范围内的历史文化财富,提高景区的开发价值,如恢复一些本地域特有的“别业”、“山庄”、“宗祠”等民俗景观。扩大于谦景区的对外影响,修复盖叫天、都锦生故居等。

  五是结合景区拆迁建设,根据地形地貌,改造或新建具有西湖民俗风情特色的乡村景观式农居,既改善环境,又能为旅游配套服务。

  4、规划设想。根据风景资源的特点,以现状地形、植被、水体条件、周边景区景点特色和已有游览线路作为景区规划的基本依据,在“湖西综合保护工程”用地范围内自南向北划分为曲院风荷、金沙港、杭州花圃、茅家埠、乌龟潭、浴鹄湾和花港观鱼七大景区。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中国企业家治理沙尘暴
泛珠三角区域整合9+2
美英向伊政府移交权力
关注2004年高考
我国部分省市供电告急
美英军队虐待伊俘虏
孙燕姿全国巡回演唱会
AC米兰中国行
飞人乔丹中国行全记录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