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 记者 曹漪洁
刚刚送走了国庆黄金周的中外游客,秋日的西湖又在蒙蒙细雨中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来自美联社、新西兰公众广播网、凤凰卫视以及国内有关媒体的记者们。都说记者见多识广,但车上就有好多记者问:“西湖西进”是什么概念?从地图上看,萧山、余杭的并入使杭州呈现“蝴蝶起舞”的风姿,而西湖西进的完工更使得西湖的地图“裙幅翩翩”。赏西湖,光看地图是不过瘾的,都说记者的眼光与众不同,刚刚掀起盖头的新西湖在他们眼中究竟是如何一番感受呢?
“美得摄人心魄!”
初秋的西湖安静得有如一位正当妙龄的温婉少女,一阵风掠过才泛起层层涟漪,带来酥甜欲滴的桂花香。刚刚还谈笑风生的我们在进入杨公堤后突然安静了下来,拿着各自的“长枪短炮”找角度、按快门。看来,说归说,笑归笑,一旦进入工作状态,谁也不肯在这场无声的友好较量中落后。
细细的雨丝依然柔柔地飘着,走在 “堤在水中,水在堤中”的杨公堤,有一种“水随山转,山因水活”的意境,茅家埠、环碧湖舍、法相寺、盖叫天墓、五老峰等一些被湮没的景点也从记忆中重新站立起来。就在这时,同行的一位台湾记者突然感慨道,“闹中取静,真是美得摄人心魄!”这句话立即引起大家的共鸣,安静了许久的队伍随之热闹起来,而生于杭州长于杭州的我此时此刻无疑是笑得最开心的一个。
“随着西湖西线工程的完工,现在的西湖已经恢复了300年前的全貌,‘一湖二塔三岛三堤’的西湖全景重返天堂了。”杭州市园林局副主任的一句话把我们带回到遥远的年代。1000年前,当峨冠博带、满腹略的苏东坡站在苏堤入口处,吟唱“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时,他应该和我们看到的是同一种美丽;再往前,当白居易吟出“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的千古名句时,她和我们应该也是一样的陶醉。时光穿越千年,西湖美丽依然。如果,500年前的杭州最高长官杨孟瑛能看到现在的杨公堤,一定会大吃一惊:我当年力排众议修成的堤有这么漂亮!时光穿越百年,西湖美丽犹胜而无不及!
“这样的西湖属于全世界!”
作为一个本地人,我和多数杭州人一样都有一个共同的梦想,期盼着西湖能早一天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而我也知道,近年来杭州市政府围绕西湖开展的一系列工程也是为了这一目标。
从上个世纪80年代至今,历经20余年,杭州市先后从西湖东岸、北岸的湖滨地带搬迁了数十个省市级单位,拆除旧房屋,新增公共绿地,整修望湖楼、曲院风荷等旧景区旧景观。 2002年,当绿地连绵、生机勃勃的西湖南线景区展露容貌时,西湖周边的“围墙”终于拆除,杭州市民也在不经意间惊喜地发现:西湖离他们正越来越近。 而今年杭州市又宣布:西湖环湖以内所有公园包括新湖滨景区、杨公堤景区和其中的曲院风荷、花港观鱼、杭州花圃,将和南线景区、孤山景区一样,全部免费昼夜开放。一切正如杭州市委书记王国平所说,“西湖综合保护工程是一项还湖于民的亲民工程。” 生态和谐也是今天新西湖的骄傲。漫步在新修建的杨公堤上,西侧是大面积的湿地和湖泊,成片的水生植物生长其间,清澈的湖水拍荡着茂盛的芦苇荡。新西湖着实让我们这些记者感悟到了与自然亲密接触的快乐。
“这样的西湖属于全世界!”听完介绍,忙着记录和拍照的美联社记者Beatrix.M.Stampfli翘起了大拇指。是啊,眼前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新西湖,她所恢复的不仅是三百年的旧貌,她还跨越了小家碧玉的境界,增添了一种从容不迫、宠辱不惊的时代气质。这样的西湖,当然是要属于全世界的,即使没有“世界遗产”的名号,新西湖也会“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以大家风范迎接远方宾朋,一如我们今天的感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