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通行币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环渤海经济圈全力搭建区域平台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6月04日 05:43 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国际金融报记者 李卫玲 发自北京

  5月21日,来自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山东、内蒙古、山西七省市自治区的政府高层参加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环渤海经济圈合作与发展高层论坛”。该论坛突破了狭义的环渤海经济圈三省两市的范畴,在更高层面、更宽领域搭建起区域经济协作交流的平台。

E歌时代来临了! 第39届世界广告大会
2004环球小姐总决赛 新浪招商引资征代理商

  内蒙古自治区副主席连辑在论坛上表示了内蒙古要积极融入环渤海经济圈的强烈愿望。他说,鉴于内蒙古同环渤海经济圈已具备深层关联,内蒙古将本着主动接轨、全面融入、发挥优势,实现共赢的原则,积极拓展与环渤海各省市在很多方面的经济技术合作。既为内蒙古的发展,也为环渤海的整体经济腾飞作出贡献。

  协调沟通

  七省市自治区要加强沟通,建立稳定的政府间高层协调对话机制。通过建立这样一种机制,加强环渤海各省市区在一些重大事项上的沟通,协调各方利益

  环渤海经济圈处于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心地带,是中国欧亚大陆桥的东部起点之一。狭义上指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京津冀为主的环渤海经济带,同时也延伸到山西、辽宁、山东及内蒙古中东部等地区。在环渤海地区5800公里的海岸线上,20个城市遥相呼应、数千家大型企业密集、60多个港口星罗棋布。

  环渤海地区是一个人口密集、经济快速增长的地区,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土地、水源、能源对经济发展的制约逐步显现。北京市副市长张茅说,进入21世纪,北京的社会经济快速增长与资源约束的矛盾日益突出,城市的发展需要广泛的外部支持,加强区域合作是北京实施“新北京、新奥运”战略、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和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需要,是增强首都功能,促进首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连辑表示,内蒙古将继续致力于发展以煤炭、电力为重点的能源工业,以及农畜产品加工、冶金工业和机械化工工业,为缓解国家和环渤海地区的能源、原材料“瓶颈”制约作出贡献。同时,也欢迎环渤海地区有实力的企业,积极参与内蒙古的特色优势产业的培育、开发,共同把蛋糕做大,实现共赢。

  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生态和基础设施建设是重点。为此,内蒙古希望与环渤海各省市加强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合作和交流,共同维护大家赖以生存的环境。同时,内蒙古将继续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希望环渤海各省市的有关部门和企业积极参与,内蒙古也将提供优惠的政策创造方便的条件。

  连辑说,内蒙古将积极引进环渤海地区的各类人才,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管理手段,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内蒙古也将积极鼓励内蒙古地区的企业家和各类人才走出去,到环渤海各省市去投资,去开拓市场。

  此次论坛是环渤海七省市政府高层之间的首次讨论,以前都局限在专家、学者之间的讨论。连辑建议,七省市自治区要加强沟通,建立稳定的政府间高层协调对话机制。通过建立这样一种机制,加强环渤海各省市区在一些重大事项上的沟通,协调各方利益,解决存在分歧,实现发展的有效对接,共同研究区域发展规划,及时把握发展态势,推动区域合作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相互关联

  内蒙古已经进入了一个经济快速增长期。能够有这样的发展,与内蒙古积极参与环渤海经济协作是分不开的

  去年,内蒙古经济快速增长,人均生产总值突破了1000美元。内蒙古已经进入了一个经济快速增长期。能够有这样的发展,与内蒙古积极参与环渤海经济协作是分不开的。长期以来,内蒙古与环渤海各省市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始终保持密切地经贸协作关系。

  仅在2003年,内蒙古就与六个省市在2093个项目上开展了成功的合作,当年的到位资金是259亿元,其中投资亿元以上的项目有72个,六省市仅在内蒙古开工的电力项目的总装机容量就接近800万千瓦。同时,内蒙古也积极支持环渤海各省市的经济社会发展。为改善内蒙古及环渤海区域的生态环境,从2000年到2003年,内蒙古仅用于生态方面的资金建设就达到136亿元,治理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达到1.2亿和1.1亿亩。

  从1989年开始,内蒙古以优惠电价、优先向华北电网供电,14年累计送电702亿千瓦时,为改善环渤海地区特别是首都北京的能源紧张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内蒙古与六省市的高层往来也越来越密切,比如与北京市建立起了长期合作的定期例会机制,与河北省进行了一系列的经贸会谈,与各省的互访和交流学习也日益频繁。这些经贸往来和政府、企业间的交流合作,为加强合作,促进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不光内蒙古,山西省丰富的资源也在确保环渤海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山西省省长张宝顺表示,山西是全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大省,有丰富的煤、铁、铝等矿产资源。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环渤海各省市区是山西能源输出的重点地区和重要的出海通道。1978至2002年,山西累计生产原煤约60亿吨,外运煤40亿吨,占到全国煤炭省际合同交易量的80%以上,外输电力1700亿千瓦时,能源产品辐射全国26个省市。其中,运往环渤海区四省二市的煤炭量占山西煤炭出省总量的80%以上。

  未来发展

  中国加入WTO后,国际竞争的引入将有利于加快环渤海地区建立市场体制,增强企业市场意识,促进企业创新和改变政府职能

  环渤海地区历史上就是中国的主要经济发达地区之一,从“一五”时期开始,环渤海地区就开始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并由此奠定了作为全国重要工业基地的基础。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环渤海地区已经形成了五大优势,即临海沿边的地理区位优势、发达便捷的海陆空交通优势、雄厚的工业基地和科技教育优势、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密集的骨干城市群优势。

  但和珠三角和长三角相比,环渤海地区的经济合作就显得滞后。珠三角和长三角两个经济圈在区域合作的体制创新方面很积极,中心城市对周围的辐射和带动作用较大。珠三角经济发展较为成熟,由于大部分地区在一个省区,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较高,市场化程度较高。长三角的区域一体化中也采取了许多具体措施,经济合作的机制也在逐渐走向成熟,发展速度较快,后劲也很强。

  对于环渤海地区经济一体化未来的发展目标,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认为应该加快国际化、市场化、城市化的进程。

  龙永图说,当今世界各个地区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在探讨环渤海地区的发展与经济结构调整时,必须把它放在亚洲区域合作以及全球化这个大棋盘中来考虑。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东北亚各国的地方性经济交流与次区域经济合作发展十分迅速。

  如日本提出的“环日本海(东海)经济圈”、韩国提出的“环黄海经济圈”、以及联合国资助的“图们江国际合作开发”、俄中边境经济合作、中朝边境合作等等,都有很大发展。当前加强与地处东北亚地区的日本、韩国、朝鲜、俄罗斯和蒙古的经济关系,特别是利用当前日、韩企业大转移的机会,与日、韩产业加快产业链的对接,形成相互依存的一体化经济,是实现地区经济国际化的重点。

  中国加入WTO后,国际竞争的引入将有利于加快环渤海地区建立市场体制,增强企业市场意识,促进企业创新和改变政府职能。环渤海发展应强调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打破行政区划带来的体制性障碍,使人、财、物、服务等要素能更加自由、更加便捷、更加有效地流动。

  中国环渤海地区中以京津唐为中心的地区是城市群相对集中的地区,要考虑到农村人口向城市的大转移趋势,为建立世界级大城市带作出努力,以发挥本地区集约式发展的优势。

  龙永图建议,尽快建立一个环渤海的合作机制。这个机制对内是要加强中国在环渤海地区有关各省市内部的信息交流,沟通协调工作。各省市通过这一机制,包括高层领导人员的定期会晤,加强政策协调,改善市场环境,促进对外开放。机制可就主要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使用,筹建重大项目的信息,建立合理的产业分工与合作等不定期进行信息交流。

  此外,就克服行政区划带来的体制障碍进行协调。对外整合力量,加强对日、韩等东北亚各国的贸易与招商、旅游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加强对环渤海地区经济一体化的研究,为国家参与地区合作与亚洲区域合作提出政策性建议。

  对外,通过博鳌亚洲论坛,建立一个环渤海地区国际经济合作的促进机制,以后可以视发展逐步机构化。

  龙永图建议上述机制的对内工作以国家发改委牵头,对外联络由博鳌亚洲论坛负责,鉴于河北廊坊地区在地域上的优势,可将拟负责日常工作的工作班子放在廊坊。这个班子负责与发改委,博鳌论坛以及各省市指定的联络员联系,开展高层会晤所建议的有关工作。

  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经济司司长郭培章建议,此次论坛结束后,与会各方在充分协商的基础上,建立高效务实的合作机制,推动地区合作深入发展。要明确总体发展思路,各地在区域中的职能定位及其重点产业,区域合作的重点领域、重点工作与重点步骤,并在措施保障上力争有所突破。努力清除市场障碍,推进经贸合作。加快推进环渤海地区基础设施的一体化。

  《国际金融报》 (2004年06月04日 第七版)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中国企业家治理沙尘暴
美英向伊政府移交权力
关注2004年高考
美进入恐怖袭击高危期
美英军队虐待伊俘虏
孙燕姿全国巡回演唱会
AC米兰中国行
飞人乔丹中国行全记录
豫剧大师常香玉逝世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