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通行币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端阳的尴尬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6月04日 03:36 中华工商时报

  到今天排队买粽子的顾客中问一问,有几个知道屈原?或者,只是由粽子想到屈原,就如因酒才想到李白?到诗坛去问一问,在今天的中国,像屈原那个意义上的诗人还有吗

  农历五月初五(不宜写为“5月初5”),称端午,民歌里爱唱“五月里五端阳”,我也喜欢叫它端阳,觉得比端午响亮,又着一阳字,给人一片艳阳天的感觉,“五月榴光照眼明”,此其时也,明晃晃的照亮了记忆。

E歌时代来临了! 第39届世界广告大会
2004环球小姐总决赛 新浪招商引资征代理商

  这有什么可尴尬的?

  前些时候,国人中有一根弦被所谓“申遗”的传言触动,一时好像传世家珍、镇宅宝物至少是一张祖传秘方遭了贼偷似的,无名火起,无以名状的激昂慷慨,后来发

  现不全是那么回事,那份尴尬算是过去了。

  剩下的问题,是在没人抢你“端午节”这个专利的情况下,13亿人怎么过这个节?闹了那一番以后,何以面对世人瞩目、众目睽睽?

  本来,吃吃粽子,赛赛龙舟,照例把个五月节过了,倒也平安无事,如今反不免有些尴尬了:中国人冷静下来,也还是要面子的呀。

  五十多六十年前,每逢端阳,用雄黄酒在小孩脑门上写个“王”字,还在门前挂蒲剑,贴剪纸———红纸上剪的是“五毒”,意在驱除之,孩子们身上佩一串精致的香包、艾虎,也仿佛祛病避邪的护身符,这些物什沿

  街都有叫卖的。直到二十世纪上半叶的民俗,大概跟《荆楚岁时记》、《燕京岁时记》的记载都还差不多,《白蛇传》也是说端阳节雄黄酒让白蛇无法忍受显了真形。家住北方,无缘看赛龙夺锦,但吃粽子是不必说了,不过老北京的粽子里小枣、豆沙居多,我小时候没吃过咸粽子。后来想想,这些遗风似乎源自先民,开春惊蛰,毒蛇害虫也出来了,要薰香、扫除,还要搞体育活动,增进健康,预防为主。

  把这个日子跟屈原联系起来,说龙舟是为屈原招魂,粽子喂鱼以保护屈原的遗体“无使蛟龙得”,多半是后来的附会。我想,因屈原自沉于江,表示怀念的祭祀无疑要在江边举

  行;能够举行这样的祭奠时,恐怕须在楚怀王死后。人们纪念屈原,已是痛定思痛,更多理性的反思,不仅是情绪的宣泄;换句话说,时过境迁,把祭奠跟旨在促进夏季卫生的活动结合起来,大家也没有什么异议,就像多年来清明虽是家家扫墓的严肃日子,但不成文的习惯,也已经跟春天的踏青结合起来了。

  尴尬的是,我们大陆后来不但要“破除迷信”,而且要“移风易俗”,民间的风俗、民俗的节日,至少是淡化处理。法定放假的节日,于“五一”、“十一”之外,只有新年、春节(农历新年改称)。人们过端午、中秋,只是因为“习惯的势力是顽强的”,也简化到只是吃粽子、

  吃月饼了。1966年文革初起,中央就向全国通报宣扬了似乎是杭州青少年创意的“破除四旧”,接着把这一条写进了《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简称“十六条”);“四旧”是什么?是“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在那狂风暴雨般的革命形势下,横扫一切,多少有形的国宝毁于一旦,谁还管得了无形的历史文化遗产,何况那时候还没有这个概念。新年春节没有废除,但强调要过“革命化的新年”、“革命化的春节”,而五月初五,八月十五,无革命化之可言,也就不在话下了。

  风俗习惯这种文化现象,多半是历史积累,因缘际会,自发形成,逐渐演变,跟人们普遍的生活方式、心

  理状态、集体记忆之间,隐约有着“润物细无声”的互动关系。经过暴力的禁止和打断,一部分跟人们生存意识联系紧密的可能反弹,甚至强烈反弹,像迎神许愿,祈福求财;另外一些本来重在文化情趣,历史内涵的,这个传统已在几代人中掐断,即使为了开展旅游,或索性就是为了“申遗”,号召或组织恢复,往往只能是得“形”而忘“意”,搞成仅供观光客猎奇的旅游项目罢了。

  比方说“七夕”,这是综合了古代的“乞巧”风俗、牛郎织女鹊桥会的传说,以及李隆基和杨玉环“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的故事的日子。有人想把它操作成中国的“情人节”,恐怕最后也会落得一个尴尬。

  更尴尬的是端阳节,想在吃粽子、划龙船之外,引来屈原作文章。屈原不仅是中国的诗人,也是世界文化名人。抗日战争中在陪都重庆,文化人曾订端阳为诗人节。那时候郭沫若一个借古讽今的剧本《屈原》也曾轰动山城。人们认同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那份悲悯的情怀,对屈原遭到小人的嫉恨造谣构陷、不得不投水自尽的命运抱着同情。从那时起,五六十年过去了,老一代的屈原研究家中,似只有游国恩教授不改初衷,得保令名。

  到今天排队买粽子的顾客中问一问,有几个知道屈原?或者,只是由粽子想到屈原,就如因酒才想到李白?

  到诗坛去问一问,如果屈原有灵,他可能首肯郭沫若在《屈原》剧中代他写的《雷电颂》,但他对后来四十年间的郭氏会说些什么?往者已矣,请问,在今天的中国,像屈原那个意义上的诗人还有吗?

  这不是端阳节最大的尴尬?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中国企业家治理沙尘暴
美英向伊政府移交权力
关注2004年高考
美进入恐怖袭击高危期
美英军队虐待伊俘虏
孙燕姿全国巡回演唱会
AC米兰中国行
飞人乔丹中国行全记录
豫剧大师常香玉逝世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