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调控不能迷信市场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5月31日 18:06 经济参考报 | |||||||||
(摘自《瞭望东方周刊》第21期)利用市场手段来调控经济发展,避免行最后还是被迫运用了行政调控手段。这之中,既有中国经济增长动力结构上的原因,也有微观上的企业基础。 北京大学经济研究中心陈平教授向《瞭望东方周刊》解释,货币政策作用不大,主要是因为这轮投资热的一个最重要推动力是地方政府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和面子工程。这一
陈平认为,在中国实行分税制而未实行财政联邦制的情况下,地方财政和中央财政实行分成,地方政府没有发债的权力,地方政府所需要的投资资金,只好借助行政力量向银行借贷,或者通过炒地皮来取得,由此便造成银行贷款难以控制,房地产价格也因炒地皮而不断上涨。 此外,在这一轮投资热中,民营资本发挥的作用是比较大的。央行试图通过控制信贷来实现货币收缩,但政策传递到民营企业这一环后,最终效果并不明显。民营企业对于投资热可能导致的过剩风险,具有自己独特的衡量方式,这是理解目前中国货币政策传递不畅的另一把钥匙。 周福仁是辽宁最大的民企西洋集团的董事长兼总经理。他对《瞭望东方周刊》谈起进军钢铁业的过剩风险时说:“将来一两年到两三年,钢铁行业的过剩会越来越严重,五年内钢铁行业将会大洗牌。但我们是民营企业,机制和管理很好,成本很低,将来大规模过剩我们不怕。与国有大企业相比,我们的成本优势很明显。目前,我们每吨钢铁成本比鞍钢低四五百块钱。如果考虑到我们在矿山、耐火材料、焦炭等方面都能自给,加上我们的管理优势,我们肯定是有竞争力的。所以,就算将来钢铁严重过剩,首先倒下去的也不是我们。” 从周福仁的决策逻辑可以看出,民营企业的决策不能说不理性;在行业最热时抓紧时间赚一把钱,等将来过剩了,再依靠成本等方面的优势在竞争对手中胜出。 但微观企业的理性,却并不意味着宏观的理性结果,过热的行业出现的是千军并进的局面——2004年一季度我国钢铁、水泥、电解铝行业的投资又分别增长107.2%、101.4%、39.3%。但最终生产能力形成之后,却并不是每个企业都能生存下来的。 海通证券研究所宏观部研究员吴淑琨向《瞭望东方周刊》解释,市场经济的内在缺陷——“个人理性完全可以导致集体的非理性”,这在市场经济还不完善的中国,就决定了宏观调控不能完全迷信市场。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发布日期:2004-5-31星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