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效率糟得很?NO!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5月31日 02:24 证券时报 | |||||||||
高善文 2003年全年,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增长率高达26.2%,处于十几年来的最高水平,引发了人们对投资过热的担心;2004年2月,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实际增长率更是上升到45.5%的高位,各方面对于投资过热的忧虑迅速加深。人们普遍担心,如此罕见的投资高增长根本无法长期维持,而投资增长率在暴涨之后很可能经历暴跌的过程,从而形成经济的硬着陆,造
投资增长率是否会暴跌,危害有多大,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这些投资的效率如何。如果投资的回报(即投资的微观效率)比银行的利率还低,那么,这些投资大部分最终会形成银行的坏账,使得中国脆弱的银行体系雪上加霜。如果单位投资实际形成的产出(即投资的宏观效率)越来越低,那么,经济持续的高增长是不可能实现的。 部分学者认为,中国的投资效率确实越来越差。理由是,全部上市公司在2003年的息税前总资产收益率比1年期的银行贷款利率还低;而中国单位投资能够提供的产出在这些年来也越来越少。如果这些结论可靠的话,我们的确需要对未来忧心忡忡,并尽快把手头的资产兑换为黄金、美钞———因为这意味着中国步1997年泰国等国家的后尘只是个时间问题,也许就在这两年呢。 中国投资的实际宏微观效率是不是真像有些人担心的这么糟呢?我们对有关数据进行梳理后发现,事实并非如此:中国单位投资所实际提供的产出在可比的意义上是在上升而不是下降;2003年全部上市公司的息税前总资产收益率也比1年期银行贷款利率高,该收益率在2001年以来一直在改善;1997年以来上市公司的总资产收益率从来都高于存贷款的平均利率。对于净资产收益率来说,该指标也一直高于银行贷款利率。总体上看这几年企业的效益还是不错的。 这也就是说,即使你确实考虑把手头的资产兑换为黄金、美钞,但不要着急。(作者为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