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震荡 交行上市再生悬念交行上市冲刺经。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5月28日 19:44 中国经营报 | |||||||||
作者:陈实 先是花旗,再是渣打,现在是汇丰。 事隔3年,交通银行其实一直没有中断的引资、上市努力再度成为眼球新闻。随着花旗远去,渣打退出,汇丰与交行的关系正变得越来越密切。但记者发稿前得到的最新消息,交
交行上市的主要障碍之一是引资。 而在交行与外资的谈判中,入股比例是交锋焦点。 “如果交行想上市,股权结构必须进行改革,目前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根本无法满足银监会对银行上市的公司化治理要求。”一位外资银行人士向记者评论。 虽然交通银行是仅次于“四大”的中国第五大商业银行,但交行的小股东数目竟达3000余家。由于交行的股东结构较为分散,除了财政部一个大股东外,其他股东的“话语权”不够集中。当初渣打计划入股交行接近20%股份也正是看中这一局面,希望能就此真正参与交行管理的权力,并获得较多的董事会席位。 但交行在引资过程中始终倾向外资能以较小比例入股交行,有业内人士透露,交行甚至仅希望外资银行入股5%,而这一数字显然与大多数有意入股交行的外资银行计划相去甚远。 5月24日,来自渣打香港方面的消息称,渣打已经中断了与交通银行的入股谈判,但该消息拒绝透露此轮谈判中断的具体原因。记者从一位接近渣打和交行谈判的消息人士处了解到,渣打计划收购接近20%的交行股份,但方案未能被交行方面接受。 “交行也有自己的难处,交行最大的股东是中央财政,即中国政府财政部,财政部占交行全部股本的29.08%,如果外资实现对交行20%的入股,无疑将在一定程度上削弱财政部作为大股东的话语权。”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外资银行人士告诉记者。不良资产处置提速 除了引资,摆在交行面前的另外一个议题更为实际和迫切——处置不良资产。 2001年下半年,市场一度有传闻称花旗银行即将入股交通银行,但两家银行事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均表示:“曾有接触,但无结果”。 对2001年花旗与交行谈判有了解的银行业人士告诉记者,彼时花旗之所以未能同交行“修得正果”,一部分原因正出在交行的不良资产问题上。 一位了解当年花旗与交行谈判的外资银行人士介绍,出于种种原因,花旗未能对交行所提供的相关统计数据做出最终确信。 或许是基于当年花旗与交行谈判的经验,交行事后明显加大了不良资产的处置力度。 5月25日,记者从可靠消息渠道获悉,交行银行正在与财政部指定的四大国有资产处理公司之一的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就交行不良资产出售一事展开实质性谈判,此项交易涉及金额约为1500亿元人民币。 除此之外,交通银行负责人还公开表示,交行今年将发行金额相当100亿元至200亿元人民币的次级债权,以补充资本金,为计划中的上市招股做好准备。上市时间表 由于渣打因股权比例谈判未果而告退出,目前最有可能入股交行,也是最具实力的谈判者只剩下汇丰银行一家。 对此,交通银行总行的新闻发言人于5月25日向记者表示,他本人对此“没有什么具体讲法”,因为整个谈判都交由交行总行的引资办公室负责,而该办公室目前也尚未通知其有关谈判的任何进展。“这表明条件还不成熟”这位发言人告诉记者。汇丰银行中国区发言人张丹丹以“尚未接伦敦总部通知”为由谢绝对此事。 不过,不少香港的股票分析师及投资银行人士均确信,汇丰如果入股交行,在股权上的“胃口”可能比渣打略小,市场估算汇丰可能会出价约20亿美元购交行15%股份。 与此同时,交通银行负责人日前在北京表示,如果一切顺利,交行将努力在今年首发上市,但他同时强调,市场和交行本身的准备工作等一些不可预料的因素可能影响这一进程。他同时透露说,和海外投资者就首发上市前的股权洽购谈判将于今年年内完成。 不过,有交行内部人士透露,交行在外资股东上选择的困难可能会推迟该行原先的上市计划,这位人士还否认了汇丰将在渣打退出谈判后,与交行进行排他性的独家谈判。 “首先是引资,其次是资产处置,股权结构变化之后,银行的上市计划也会做成相应调整。”交行内部如此排序,但交行此番上市冲刺能否如愿?此时的高层变动令人们对此打个问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