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敲山震虎” 上海私车牌照拍卖进退两难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5月28日 19:44 中国经营报 | |||||||||
作者:胡家源 5月25日,上海市政府发言人焦扬表示,上海目前暂不会改变私车牌照拍卖的现行做法。她同时也强调,上海市会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规定。此前,商务部部长助理黄海曾在公开场合对媒体声称,上海市私车牌照拍卖的做法,已经违反了《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有关条款。
上海市新闻办公室一位官员向记者透露,对于是否违法,商务部并没有解释权,主管单位应该是国家发改委。据他了解的情况,发改委基本上是同意上海市这种做法的。 有媒体评论称,早前从国家发改委就传出风声,称针对上海继续拍卖私家车牌照一事,国家发改委将在修订《汽车消费政策》时,明确禁止任何地方政府拍卖汽车牌照。大概与从国家发改委传出的信息没有得到上海方面积极的回应有关,此次则由商务部高官直接出面,正式表态。 “新的《汽车产业政策》极有可能于下周以‘发改委令’的形式捆绑消费政策出台,所以一切等政策正式出台之后才能肯定。”国家发改委有关人士接受电话采访时表示。商务部:意在“敲山震虎” 有分析认为,商务部选在这个时候对上海私车牌照拍卖明确表态,与今年上半年掀起的汽车市场整治风暴有关。 今年4月份,由商务部联合国家发改委等九部委,开展了针对汽车市场的专项整治,其中,“清理地方保护和市场封锁的政策规定”和“规范旧机动车交易市场”成为见报率最高的两个重点。 对于“地方保护”,商务部下发的《通知》给出了这样的外延定义:“对非本地生产汽车的销售和使用等歧视性政策及规定,在注册登记、收费、行驶、年检等方面实行同等待遇,不得强制或变相强制本地集团用户和个人消费者购买本地生产的汽车,不得以任何方式干预经营者选择国家许可生产销售的汽车,不得按照发动机排量或汽车规格实行限购限行的措施”。 对于上海的私车牌照拍卖,商务部并没有给出明确肯定或否定的判断。“从上海来看,它的这个拍卖车牌并没有明显保护上海汽车的嫌疑。”黄海说。 但商务部同时表示,有些过去在治理整顿中基本出现很大成效的问题,比如二手车交易市场,又出现了反弹。 由于上海实行较为严格的私车上牌政策,新车牌照始终供不应求,价格攀升,每个月总有将近一半的竞标者空手而归。购车欲望不断高涨的市民,自然把目光投向二手车市场。 据此间媒体透露,目前上海市场的二手车交易大部分依然掌控在零散的“黄牛”手中,而交易市场却仅仅充当了一个备案登记的角色。“黄牛”在交易过程中,完全可以以评估价登记,造成平价交易的假象,在实际交易中却向购车者收取高价。 而由商务部牵头的汽车贸易政策将于今年年底出台的消息,也正是此次整顿活动的成果之一。鉴于《汽车产业政策》在制定之中曾备受争议,发改委人士表示,新的捆绑政策在正式发布前,“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前期舆论宣传,要掌握一定的时机”。 一位接近发改委的市场人士称,汽车市场专项整顿正是为政策“造势”的过程,而此后商务部“点名”批评上海私车牌照违法,意在“敲山震虎”,暗示地方政府不能使用行政手段破坏市场的统一性,目的是为发改委顺利出台汽车产业及消费政策,乃至商务部制定汽车贸易政策,创造有利的舆论。 记者致电商务部市场体系建设司,询问有关汽车市场整顿中对于上海以及长三角地区情况的看法,但截至记者发稿时为止,商务部没有给出明确答复。 据了解,今年7月1日《行政许可法》正式实施之前,凡是带有明显地方保护主义色彩的法规,都将被一律废除。私车牌照:有代价的利益博弈 “政府公共政策的制定在于寻求一种利益的平衡点,你认为限制牌照和交通瘫痪哪个成本更大?”上海市发改委法规处周亚处长在接受采访时,这样反问记者。 对于私车牌照拍卖“违法”的说法,周亚不置可否,只是一再强调,上海市一定会依照全国法律规定办事。 上海现行的车牌拍卖制度的法律依据是2000年上海市人大制定的《上海市机动车管理条例》,这部法规自今年5月1日《道路交通安全法》颁布起,就已经自动失效。“上海的私车牌照拍卖依据的是《上海市城市交通白皮书》,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说,是一种临时性、阶段性的措施。”上海市新闻办公室的一位官员向记者澄清。 自从上海1986年私车牌照开始出现拍卖之后,随着10多年来不断的发展,私车牌照发放制度从起始高价位拍卖方式,不停地转变,直至现行的无底价拍卖方式;从起初的上牌额度只限于购买国产车,直到现在国产车、进口车上牌额度合并。 而牌照拍卖价格的一路走高也令购车者咋舌。据了解,今年4月最低中标价44200元,平均中标价45492元,同期刷新了历次拍卖来最低中标价、平均中标价新的纪录,再创新高,呈现价高量增的走势。 到了5月下旬,有媒体报道说,上海私车牌照拍卖平均中标价出现大幅“跳水”,平均中标价格为34226元,比4月份下降了1万多元,成为车牌拍卖以来下降幅度最大的一次。 市场人士分析,一些监督和规范政策的陆续出台对牌照拍卖市场运行产生了巨大的压力,同时市场的反响以及拍卖者对于牌照价格的不乐观性,也都使得牌照价格缺乏大的上涨动能。 “但是,在《汽车消费政策》方案没有正式出台前,谁也无法判断手中的牌照究竟价值几何。可以说,政策面的影响使得市场依然面临着较大的不确定性风险。”这位交易人员说。 从经济学角度来分析,道路是一种准公共品,是具有排他性的,政府的作用在于将占用道路的车流量降下来,将准公共品变成实际的公共品,而这其中的代价就是开车的人需要付出更高的成本取得牌照。 “私车牌照拍价太高是事实,这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其中也不乏汽车经销商从中炒作,但大部分坐轨道和公交的人还是得到了实惠。一项政策,政府应该关注更长远的利益。”周亚表示。产业政策不具备强制性 “上海市政府已经通过一些措施在控制总量的情况下提高私车牌照供应量。”周亚处长告诉记者。 此前媒体曾报道,上海二手车政策实现了五大突破,其中最令人津津乐道的就是“允许带牌的二手公车,通过市场的收旧出售给私人”,即公售私,以及“允许符合本市使用要求的退牌二手车,上‘沪C’专段牌照,在外环线外继续使用”,即“上沪C牌”。 这些二手车交易政策的放宽,确实为私车牌照竞拍减轻了压力。“但毕竟治本之策不是朝夕之间可以建立的,‘公交优先’的原则没有三五年时间是无法做到的。”周亚解释,有人说北京那样的大城市都没有限牌,上海为什么特殊?“可他们不想想,上海的面积只有北京的一半,人口却是全国第一。” “说到底,现在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并没有完全转变过来。”复旦大学产业经济系芮明杰教授对记者说,“而国家的产业政策并不具备法律效力和强制性,总的来说,它是一个方向性、指导性意见,具体执行恐怕还要地方结合实际情况操作。” 他分析说,车牌拍价过高,从本质上反映了消费力量的牵动,并不是政府行政手段使然。反过来,高价位也事实上起到了平抑消费的作用。 “伦敦在试行道路收费制度之初,遭到的各方阻力和压力也很大,这对于中国的城市来说是一个经验,可以让我们少走弯路。现在上海受到各方质疑,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利益各方的立场不同,这应该说是很正常的现象。”周亚说。 当记者问及国家发改委即将出台的汽车产业与消费政策,是否与上海市的做法有矛盾时,周亚表示,还没有听到或是看到发改委传达下来的正式文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