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通行币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财经杂志秀之《投资与合作》2004 > 正文
 
《投资与合作》:产业资本的规模诉求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5月27日 11:40 《投资与合作》

  记者 冯禹丁

  从产业角度,资本的跨行业流动正是消费升级、产业调整的必然现象。

  美的的掌门人何享健“咬定家电不放松”的立场曾与科龙的头任董事长潘宁“不熟不做”的理念闻名于家电业。时过境迁,作为一名时义无反顾地投入到汽车业中的新兵,美
E歌时代来临了! 第39届世界广告大会
缤纷彩音风暴免费听 上网实用手册
的今天的首要目标是,通过兼并收购、合资及相关多元化,进入一个全新的扩张阶段,突破单一专业化道路所带来的高速成长屏障。

  对于今天的产业巨头们来说,专业化还是多元化已经不成其为争论的焦点,或者不再成为一个争论。甚至人们今天已经不再用多元化这个视角来看待产业巨头们的跨产业投资冲动,而更愿意用这样的视角来解读这些现象:从企业角度来说,这是着眼做大做强的正常的投资行为;从产业角度,资本的跨行业流动正是消费升级、产业调整的必然现象。

  长大的愿景

  去年以来,一本名为《长大》的财经书畅销,作者在书中用了大量的案例阐述道:一个企业家的使命就不应当是在一个固有的框框里延续经营,因为延续经营无法摆脱一个企业的自然寿命。他的真正使命应当是充分利用企业现有的各种资源,不断对资源进行组合加工,以使其蜕变成一个更大的企业。而其中的每一次蜕变,都有可能给企业带来一个新的自然生命周期。从GE、IBM、克莱斯勒、JP摩根集团等世界著名公司的发展史上看,其每一次的战略转型与经营蜕变,都给这些企业带来了新的生命成长空间。由此看来,一个企业家的使命就是要给企业寻找新的生命力。长大公司是善于资本“贸易”和善于融资的公司,长大经营的提出实质上是对主流的延续经营的质疑和批判。作者倡议,要保持公司的灵活性,以“资本买卖”的心态,而不是以“实业经营”的心态积极参与资本交易。

  这让人联想起熊彼得关于企业家精神的定义:发现并开拓新的市场机会,引入新产品或新方法。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知足常乐和墨守成规的理念格格不入。

  的确,做大的观念正在成为主流。考察今天中国的产业巨头,已非往日意义上的产业龙头企业,他们不再拘泥于“深”和“精”,而是都在积极求“变”。当产业资本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他们都在考虑超越原先的定位。经济学家易宪荣认为这是市场的趋势之一,“这就是市场化的方式,市场在变在调整,他们跟着市场在变。为什么有的企业发展得快有的发展的慢,就是比市场超前一步,这么一点点,企业就会获大利。老是跟在市场的后面肯定是不行的。市场里面没有重复建设这个概念,那是计划经济的思想。没有什么造车运动,这是企业个体本身选择的结果。”

  很大程度上,这种转变是竞争使然。竞争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今天来看十年之前的家电业巨头,有几家风光依旧?而存活到今天的产业巨头,除了垄断型企业,有哪个不是深谙紧跟市场热点这一显而易见的游戏规则。也许,对于在技术天花板和制度制约双重挤压下生存的产业巨头来说,发现并快速追随市场热点是他们现阶段最为有效和务实的“创新精神”。

  同时,中国企业也必须努力做大,以实现足以应付激烈国际竞争的规模。在中国执牛耳的海尔、TCL、联想等企业的规模仅仅相当于索尼、飞利浦、IBM等真正国际企业的5%至10%。做大靠什么,《长大》的作者范棣认为,企业长大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是资本问题。当在原有行业中发展到一个临界点,或者遇到成长的瓶颈时,在新行业机会不断涌现的今天,企业对自身发展的掌控,呈现更加主动的姿态,更加的有意识。资本经营、产融结合、产业整合也就成为企业家们不得不去思考的新课题。

  又到产业切换时

  产业的发展是不断演进变化的动态过程。就某个产业而言,其从产生到成长再到衰落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过程。在市场化的条件下,随着行业之间的此消彼长,相对而言哪里的收益率高,资金和投资就会流向哪里。对于资本来说,这种微观理性是无可厚非的。

  易观咨询的杨斌认为,资本对新市场的追捧,会经历一个反复的过程。他认为经过社会需求与行业发展的调校,汽车行业已开始进入一个稳定的规模化增长阶段。在规模化增长的市场中,企业的关键成功因素(KSF)有五个,分别是丰富的产品线去适应充分细分的市场;价格成为消费者购买决策的重要因素;消费者容易获得——销售网络发达;消费是基于情感要素——品牌;方便的服务体系。

  在后三点上,近来大举进入汽车业的家电巨头们都有很好的优势。家电巨头的销售网络早已全国铺开,品牌也深入人心,服务体系正是家电企业用来向汽车业叫板的由头。因此,杨斌认为是否有丰富的产品线去适应充分细分的市场,将成为家电企业在汽车行业内能否取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安邦咨询高级分析师贺军先生认为:“家电业者进入汽车业,就我个人而言,更愿意看成是产业资本的投入,而不是家电业者的转型。从家电业到汽车业,有着很大的产业跨度。现在一些资本进入汽车业,大多是采取收购原有汽车厂家的方式,这是典型的资本收购。实际上,这可以视为外来资本对汽车业的良性重组。”

  近年来,产业巨头在多个行业之间转战和切换成为中国经济界的一种常态,做电表起家的奥克斯一路从空调杀到汽车业,声称“汽车没有什么特殊性”。同样,从VCD/DVD、电视机、PC、手机,到现在的汽车,仿佛随着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和市场热点的转移,许多产业巨头亦步亦趋、一路走来,都实现了在行业之间还算“平滑”的切换。究其原因,可能一方面是因为在“市场换技术”的模式下,很多看似技术含量高的产业,实际已经实现了非常到位的标准化,以至于位居产业链低端的制造型企业不至于为缺乏核心技术操心,这种“后发优势”大大降低了产业切换的壁垒和成本。事实上从行业新进入者“后来一样可以居上”的语气来看,技术并不是问题,汽车行业已被称为单一的资本密集型行业;另一方面,专业人才、原材料、劳动力等其他生产要素现在在中国都处于供大于求状态,而信息传播越来越快,唯一稀缺的就是资本和市场准入,资本在产业切换决策中的重要性上升。解决了资本问题,以上两点足以大大帮助产业巨头们实现频繁的行业切换。

  而中国市场的另一个特点在于容量巨大,某种程度上,行业机会下的市场足以支撑企业的巨额利润或规模,中国移 动分拆后短短几年跻身世界500强之列便是证明。对于中国的企业来说,市场巨大、技术落后,先发优势和规模效应仍然是他们最应着眼的企业经营重心。

  这样,在面临新行业萌发的市场良机时,进不进入新行业对他们来说,是一个不难做出的选择。

  小资料

  通用电气金融的成功之道

  由1977年的6个小融资公司发展到如今30余家经营范围各不相同的企业,通用电气金融服务集团(GE Capital)走过了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在上世纪七十年代,GE金融的重点是抵押贷款和汽车租赁等传统型消费贷款,并同时涉足交通运输和房地产投资。八十年代,GE金融开始加大发展力度,严格控制风险。而在过去20年中,GE金融服务集团发展成为多种设备管理企业,从卡车、有轨车到飞机,几乎无所不包,并跨入私人信用卡领域,扩大房地产活动。到2002年下半年,GE金融被分拆成商务金融、保险、消费金融服务和设备管理四个相互独立的子公司。

  GE金融强大的原因来自其庞大而复杂的功能,它可以通过发行金融债券、同业拆借、外汇借款、吸收成员单位存款、企业外募集资金、牵头国际银团贷款等复杂手段融资,还可以灵活放贷或组合投资—或把资金贷款给全球任何一家有信贷需求的成员单位、GE产品的消费者、客户及供应商,或组合投资有价证券、参股金融企业或实业,或介入保险、担保、租赁、投行市场。

  遵循“先走再跑”的市场模式一直是GE金融服务集团的特征之一。在投身某个具体市场之前,其一定首先要小心试探一番,而对于项目也无论大小一律同等对待—大部分都是在其月度董事会议上提出的。此外,GE自1970年以来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风险控制程序,规定所有超过1000万美元的证券交易及超过1亿美元的商业风险投资项目,都必须提交由20余位GE投资专家组成的董事会讨论。而这班人马在此前已仔细审视过成千上万个交易,拥有总共400多年的丰富商务经验。同时由于所有的提案都要经过严格的初审之后才能提交董事会,一般来说90%都能获得最终通过,但是之后一定还会退回20%的提案要求重新审视以严格杜绝可能的风险。

  收购一直都是GE金融的核心,通用关注几乎所有可能的收购机会。在GE金融,除有200多人专门从事寻找收购机会的工作以外,集团的每个领导每天早上上班时主要的工作就是思考有哪些潜在的交易机会。也正是因此,GE金融才能够在过去十年里完成总共400多项收购,而其中不但包括金融类公司,也包括众多的工业企业。

  部分产业巨头的产融结合之路

  中粮集团 是首先从期货交易着手,1993年收购新西兰保险公司(后改名鹏利保险),后又以战略投资者的身份参股华泰财产保险公司,再成立财务公司,并投资参股交通银行、招商银行、中信、广东证券和华泰保险等等。

  德隆 1997年收购新疆金融租赁公司并发行特种金融债券,后收购宁夏伊斯兰国投、新世纪金融租赁公司、金新信托、德恒证券、恒信证券、中富证券等大大小小共十余家金融企业。

  海尔 2001年入主青岛商业银行,然后控股鞍山信托、长江证券,成立保险代理公司、财务公司,并在2002年12月与美国纠纷人寿保险公司组建合资保险公司。海尔集团涉足金融领域,涵盖了银行、保险、证券、信托、财务公司等业务。2002年9月,海尔又成立了注资5亿元的集团财务公司。2002年12月,与全球最大的保险公司之一美国纽约人寿保险公司携手,成立海尔纽约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公司注册资本2亿元人民币,双方各占50%的股份。

  新希望集团 2001年,通过连续增持和受让发起人法入股,以持股7.98%成为民生银行的大股东。此后又以6000万元的资金入主民生保险。

  方正 2002年入主浙江证券,后对已经收购的券商、银行、信托投资公司进行整合后成立了自己的金融集团公司。

  华晨 2001年从金融业进入汽车业,入主金杯汽车厂,后投资广发银行,控股一间担保公司。

  联想 选择介入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业务,而后成立自己的投资控股公司,再通过该公司参股海南证券。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中国企业家治理沙尘暴
吴邦国出访欧洲四国
陈水扁“5-20就职”
美英向伊政府移交权力
巴黎戴高乐机场坍塌
美英联军虐待伊俘虏
莎拉-布莱曼演唱会
飞人乔丹2004中国行
2004法国网球公开赛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