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通行币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财经杂志秀之《南风窗》2004 > 正文
 
保护古茶树 路在何方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5月26日 16:07 南风窗

  本刊记者 尹鸿伟 发自云南思茅、昆明

  景迈村的村民们一直都认为自己是勤劳的人,但是他们很奇怪自己一直很贫穷。他们是传统意义上的茶农,在大多数天气晴朗的日子里,他们都要从早忙到晚,往返于家和茶园之间。

全国偶像歌手大赛 第39届世界广告大会
缤纷彩音风暴免费听 Diggi数字盛典

  可别小看了这个位于云南西部山区的小村落。在它旁边的山上,一直生长着万亩古茶树。曾经有许多专家来到这里进行考察,一致认为:这里的古茶树历史在1000年以上。当地人的生活一直以来都是依靠古茶树和山上其它所有的树木,但是现在情况发生了变化。

  利益与现实

  “采摘茶叶是我们的工作,也是我们主要的经济来源。”景迈村的一名傣族妇女说,“但是,现在我们遇到了麻烦,不知道我们的生活将变成什么样。”

  “麻烦”来自外面的世界。2003年初,景迈村所属的云南省思茅市(原为思茅地区)澜沧县与美籍台商蔡林青签订了一份合同,决定以每年收取22万元费用的条件,将万亩古茶园的使用权承包给蔡林青,期限为50年。

  以前茶园属于附近几个村庄拥有,人人都可以上山去任意采摘。1984年中国土地改革后,茶树被具体划分给每家每户。附近居民主要是傣族和布朗族等少数民族,从古到今,一直靠采茶、卖茶生活。

  “后来,村里一些到外面读过书、工作过,或者见过世面的人就开起了各种各样的茶叶加工厂,与外面来的商人们做起了生意。”一名布朗村民说,“这些人家现在基本都发财了,反正都比采茶的人家有钱,房子都要盖得好些。”

  而从思茅、昆明甚至更远的广东、福建等地方前来的各种茶商们也从经营这些古茶上获利不小,并且也在不断扩大着景迈古茶的名气和价值。思茅市的一名茶叶官员说:“许多年来,尽管茶农们的生活没有多大变化,但是当地的小加工厂和外面的茶商已经赚了不少钱。久而久之,他们甚至认为古茶叶这样经营的方式和村民生活离开他们不行,应该是不可以改变的。”

  但是政府与美籍台商蔡林青的一纸合同改变了这个延续了很多年的“游戏规则”,澜沧县的一名官员说:“我们不能再让古茶树仅仅是一种廉价的,只让少数人发财的商品了,我们希望得到更多的利益和发展机会。”

  由于合同规定“今后所有景迈山上采摘的古茶都必须卖给蔡林青新成立的‘101茶叶公司’,所有村民和加工厂不得再任意买卖”,使当地原有的20多家加工厂和外面不计其数的茶商突然失去了生意。这自然引起了许多人的不满。

  于是在思茅、昆明,甚至在广州、福州等不少地方,各种各样的茶商们纷纷对此事表示不满,把矛头集中指向当地政府和美籍台商蔡林青,甚至认为“此事出现得有些不寻常”,“承包以后古茶园将被破坏”。

  “我们一直很奇怪,以前政府没有对古茶园做什么事情时,从来没有哪个发了财的茶老板考虑过对古茶树的保护。”澜沧县惠民乡的一名官员说,“现在我们政府经过慎重考虑后决心统一管理、经营和保护后,反而有茶老板说三道四了,我很怀疑这些人的用心。”

  景迈村一家加工厂的老板波山虎说:“我们不是反对政府的行为,只是觉得政府没有征求过我们大家的同意,就把茶园承包出去,我们想不通。以后不能收购加工古茶了,只能收购加工新茶,我们的损失谁负责?”

  惠民乡的一名官员说:“我们这样做之后,实际上只影响了小加工厂和外面茶商们的利益,而对于本地的广大茶农并没有影响,甚至可以增加他们的收入,因为我们会随时监督101茶叶公司的收购价格,根据市场情况制定保护价。”

  按照生产和保护的要求,现在古茶园附近的20多家加工厂都必须搬迁,或者自愿将厂子出售给101公司,但至2004年5月初,仅有6家执行了政府命令。茶厂厂长黄长宝说:“我们觉得不公平,每年22万的承包费我们也出得起,为什么我们不能与101公司竞标?这样即使输了我们也心服口服。”

  对此,澜沧县有关官员的解释是:“101公司有着其他厂所不具备的古茶保护意识和专业知识,因为古茶树很特殊,不是谁说保护就可以保护。”

  以保护的名义

  作为纷争一方当事人的美籍台商蔡林青也觉得自己很委屈:“现在只要一说到美商、台商,人们都觉得有问题,来路不正。如果我们都是靠不正当的手段,我们还能在全中国、全世界做生意吗?”

  对于古茶园的兴趣,蔡林青坦言:“我是商人,肯定有利益才做事。但是我发现一直以来茶农们对古茶树都是一种原始、掠夺式的采摘方法,甚至为了采摘方便,经常发生砍茶树限制其长高的行为,我看了真的又心痛又可惜。”

  “同时,现在许多小加工厂使用煤、柴等燃料和手工加工的茶叶无论从工艺、卫生等方面都达不到国际标准,很难卖出高价,在一些国家甚至不能销售。”蔡林青说,“我新建的加工厂使用液化气、柴油和电作为燃料,比较环保卫生,另外经营途径也不会有问题,我在美国的公司可以很轻松地销售,把茶叶卖到世界各地。”

  蔡林青决定介入古茶园的生意,打动政府的是他的许多先进管理方法和保护措施:比如在一些古茶树旁填埋头发,以后搭梯子而不是爬到树上采摘,培训村民们科学的采摘方法等等。更为重要的是,蔡林青认为古茶园仅仅为外界提供茶叶,村民仅仅靠卖茶叶为生,“是一种彻头彻尾的资源浪费”,他希望以后能投资把茶园建设成一个生态旅游区,也希望村民和地方政府能够转向从旅游业中获利。

  “在这样的地方,发展特色旅游是非常合适的,中国和世界有无数的茶迷,只要我们做好了准备,会源源不断地有人来,钱自然就来了。”蔡林青说,“这样我自己也能赚到钱,地方的经济也能被带动发展,例如云南的丽江、香格里拉和西双版纳等地方,哪里首打的不是旅游牌?对于广大的茶迷来说,丽江的诱惑不一定会大过古茶园和千年古茶树,只要交通、生活等基础设施搞好了,我是不担心没有人来的。”

  就是这样的发展思路说服了地方官员们。“对比那些发了许多年财,而从来没有为我们考虑过,也没有主动伸手帮助过我们的商人和小加工厂厂长,我们没有必要去理会他们。”澜沧县的一名官员说,“所以我们不会在意他们在昆明、在广州不负责任地散布谣言,我们的精力只想用在地方经济发展上,我们只想和能够帮助、改变我们地方状况的人合作。”

  “蔡林青来帮助我们发展,我们有义务帮助他发财。”思茅市一名茶叶官员最后这样结论,“我们不可能找到不需要任何回报的慈善家,也没有必要。”

  尽管如此,目前古茶园的承包工作进展并不顺利,大多数加工厂仍然在明里暗里收购、加工和销售古茶。

  而蔡林青也在着急:“合同都签订一年了,但是政府仍然没有能够成功履行,使我的建设计划无法进行。”政府也着急了,澜沧县领导不止一次带领工作组到村里开会、做宣传,甚至让工商部门收缴了所有加工厂的营业执照,但是都没有能够改变现状。

  “要让当地少数民族同胞们理解和接受我的想法好像太难了。”蔡林青说,“再加上政府的执法不力,别有用心的商人们从中作梗,我都不知道下一步会变成什么样了。赚不了钱不说,我的名声也会受到影响。”

  前车之鉴

  对云南千年古茶树产生兴趣,并且与之发生关系的台商并非蔡林青一人。

  在思茅市的一处中心区,竖立着一尊“孔明与茶”的巨大雕塑,出资者为茶客皆知的福建“天福集团”。这还不算什么,天福总裁李瑞河更为有名的举动是2001年10月“认养”了一株思茅市千家寨有2700年历史的古茶树。

  除了关注和羡慕,李瑞河的认养行动还引来了一场小小的纷争。2004年3月,云南省茶叶协会会长邹家驹说:“不久前我们见到了这株最大的茶树,但它的枝条已经枯萎了,而且还在进一步恶化,树幅肯定是达不到记载的22.20米了。树脚坡上垒了两道石埂,立着两个石碑,不远处修了个亭子。这些活动已将周围的原始植被破坏殆尽。”

  云南农业大学的教授周红杰说:“建亭立碑的台湾商人害了这棵茶树,垒埂立碑,破坏了原有生态。我看过20世纪90年代初云南老茶叶专家张顺高拍摄的影象资料,那时的茶树生气盎然,英俊潇洒,现在则老态龙钟,气息奄奄。”

  千家寨所处的云南哀劳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人员对周红杰说:“台湾商人李瑞河答应的那点小钱至今大部分没有到位。”有人私下透露:天福集团还协议每年索要10公斤古茶树的干茶(不仅限于该棵茶树)从事商业活动。制作1斤干茶需5斤鲜叶,拿走10公斤干茶等于拿走50公斤鲜叶。还有人注意到,从2001年底起,天福集团总裁李瑞河就开始有意无意用认养活动为自己及集团做形象宣传。

  “听到各种各样的传说,看见各种各样的图片,我曾经以为天福集团已经独家拥有古茶树上采摘的所有茶叶。”昆明市一名老茶客说。

  而以上这些问题在2004年4月1日昆明的一家报纸上披露后,立即遭到了天福集团的否认和指责。天福集团总裁秘书何潆在一份信函中表示:“天福所做只是为了保护古茶树,天福绝对没有向当地索要一片干茶从事商业活动。”何潆同时还出示了一份由哀劳山保护区开出的33万元的收据,表示天福早已经付过所承诺的款项。但是这份收据的开出时间却是2004年4月2日。

  “我对云南千年古茶树有这样的遭遇非常愤怒和伤心,这是极端不负责任,沽名钓誉的行为。政府官员有什么权利同意,台湾商人又有什么资格去认养它?”云南著名茶叶专家,中科院教授张顺高说,“我很难理解思茅政府官员为什么会与台湾商人签订这样的合同,国家每年拨给自然保护区的经费至少有几千万,他们为什么唯独对李瑞河的二三十万那么感兴趣,甚至允许李瑞河在茶树下为自己立碑纪念?”

  张顺高认为:“损害古生植物方面的教训已经太多,这些古茶树的价值是无法估计的,所以任何对它们的骚扰行为都不应该再出现。”

  “也有人认为天福目前的举动不会影响古茶树的生存,但是我不这样认为,我对此持悲观态度。”周红杰教授说,“古茶树一旦死亡就不可能复生,我不希望几年后人们再去参观它时,只能看到天福集团立的那块碑。” -

  本刊授权新浪网独家发布,未经《南风窗》同意任何报刊及网站不得转载,本刊保留法律追究的权利。如需转载,请与南风窗联系。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中国企业家治理沙尘暴
湖南嘉禾沈阳拆迁
陈水扁“5-20就职”
美英向伊政府移交权力
巴黎戴高乐机场坍塌
美英联军虐待伊俘虏
莎拉-布莱曼演唱会
2004年广博会官方网站
2004法国网球公开赛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