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通行币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从宏观经济把握近期市场格局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5月25日 08:04 证券时报

  近期上证指数经过连续下跌,回调幅度已略略超过50%,并已经达到年线位置,可以认为市场调整空间已基本到位。上证指数连续6周下跌,从历史看已较为罕见,因此可以认为,目前市场处于低风险区域。不过从盘面看,市场人气并没有有效恢复,成交量仍持续低迷,反弹也只是昙花一现。我们认为,这主要与机构投资者不能就宏观经济未来趋势作出正确判断有关。

全国偶像歌手大赛 第39届世界广告大会
缤纷彩音风暴免费听 激情新势力性感新锐动

  宏观调控成为制约近期行情最主要的因素。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将直接影响我们对于未来市场走势的判断:一是对于经济过热性质的判断。我们认为,本次经济过热并不同于经济学中所定义的达到充分就业后的过热,而主要是由于投资过热所导致的,本轮的物价上涨也主要是由于原材料供应瓶颈所引发的,消费品领域却表现出持续的过剩以及物价的持续低迷。在近期召开的2004年中国经济峰会上,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财政部的副部长楼继伟、国家统计局局长李德水指出,当前的宏观的经济并不能理解全面过热,目前的宏观调控是必要的,但是也要区别对待,不搞一刀切和急刹车,因此可以认为,未来的宏观政策也应当是以结构性调整以及微调为主。二是对于宏观经济的软着陆与硬着陆的判断。目前国内外主流机构观点均表明,中国本轮宏观调控软着陆的可能性偏大,我们也认为本轮调控与1994年的情况完全不同,其并不是在CPI等指标出现异常高涨后的事后调控,而是根据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等先行指标进行的事先调控,因而不会改变经济运行的景气周期。而且上市公司普遍是行业内的龙头企业,宏观调控对多数企业的实质性经营影响不大,调控的市场影响更多地表现在心理及预期层面。三国家近期连续出台更严厉的宏观紧缩政策的可能性较小。国务院副总理黄菊日前在北京国际金融论坛上表示,中国政府所采取的一系列宏观调控举措已初见成效,中国经济将继续平稳协调较快发展。但从货币政策报告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政府也对于二季度经济高增长惯性有所预期,政府对于实现全年的宏观调控目标是有信心的。有关人士表明,只要近日采取的货币政策调整能够继续将通货膨胀和其他经济风险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类似加息这样的激进措施出台的可能性就小。央行也指出进一步加息政策的出台也要视二季度的经济数据而定,可以认为5、6月份政府再度出台紧缩政策的可能性趋小。

  总之,我们认为,随着宏观调控初见成效,加上各种政策的时滞效应,至少也要等到第三季度才能确定经济是否仍然过热,近期紧缩政策再度出台的可能性不大,市场存在着较强的反弹要求。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陈水扁“5-20就职”
巴黎戴高乐机场坍塌
飞人乔丹2004中国行
日本首相小泉二度访朝
美英军队虐待伊俘虏
深交所中小企业板块
莎拉-布莱曼演唱会
第5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
中超 奥运男排落选赛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