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通行币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银行“联姻”大势所趋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5月25日 05:02 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卫容之

  外资金融机构参股中资银行的步伐不会趋缓,但会以更为理性、更能发挥双方优势的方式出现

  由于双方在出让股权数量上存在分歧,交通银行与渣打银行的参股协议至今仍未能达
全国偶像歌手大赛 第39届世界广告大会
缤纷彩音风暴免费听 激情新势力性感新锐动
成。

  一段时间以来,我们似乎已经惯于看到各类外资银行成功入股中资银行的案例。就在去年底,香港恒生银行、国际金融公司(IFC)以及新加坡政府直接投资有限公司(GIC)合组的银团与兴业银行达成参股协议。

  去年12月初,中国银监会发布《境外金融机构投资入股中资金融机构管理办法》。根据此《管理办法》,单个外资机构入股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比例由15%提高到20%,且投资比例低于25%,被入股机构的性质和业务范围保持不变。该《管理办法》一出台,就引起了广泛关注,被业界认为有利于鼓励外资介入中国境内的银行业改革。乐于分享中国境内银行业巨大成长空间的外资金融机构的“胃口”亦随之增大。

  围绕并购案,关于企业管理权的再分配历来就是谈判双方的焦点所在,从这个角度来说,渣打银行欲通过大比例参股从而谋求更大的话语权本属平常不过的事情。从大趋势来看,外资金融机构参股中资银行的步伐不会趋缓,但会以更为理性、更能发挥双方优势的方式出现。

  按照现行监管法规,外资银行每年只获准在内地新增1家分行,如果按照这个速度来扩张,外资银行欲在内地市场实现规模经营尚需等待很长的时间。与此同时,业务开展中的非国民待遇、文化理念上的隔阂,以及从头做起的巨额投入,无不使得参股本土银行成为了外资金融机构“多、快、好、省”实现其全球扩展战略的合理选择。

  在中资银行这边,随着开放程度的日益加深,实现更为科学的混合所有形式并进而追求更为高效的公司治理,已经成为所有不甘于在“保护伞”下偏安一隅的银行的必然选择。随着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股改工作有条不紊地推进,可以预见,外资将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参与中国境内本土银行业的发展已呈不可逆转之势。

  《国际金融报》 (2004年05月25日 第一版)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陈水扁“5-20就职”
巴黎戴高乐机场坍塌
飞人乔丹2004中国行
日本首相小泉二度访朝
美英军队虐待伊俘虏
深交所中小企业板块
莎拉-布莱曼演唱会
第5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
首届中超联赛 汤尤杯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