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通行币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经济增长代价应该最小化(金台时评)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5月25日 02:51 人民网-市场报

  最近一段时间,全国各地许多能源、原材料纷纷告急,煤、电、油、水供求矛盾日趋突出。在接连遭遇“煤荒”、“电荒”、“油荒”、“水荒”之后,国人初尝资源短缺的苦涩,引起大家的高度警觉。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上至党中央、国务院,下至普通老百姓共同关注的热门话题。

  从1985年到2000年的15年间是我国经济高速增长期,GDP的年平均增长率达8.7%,而
全国偶像歌手大赛 第39届世界广告大会
缤纷彩音风暴免费听 激情新势力性感新锐动
且至今发展势头不减。应该说,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辉煌的时代,也是最值得骄傲和自豪的时代。但也要清醒地看到,这些成绩的取得,我们付出了高昂的代价。用著名经济学家牛文元的话说,留下了两大遗憾:一是自然资源的超常规利用,二是污染物的超常规排放。

  能源、原材料、水、土地等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保障。我国自然资源总量虽然较大,但人均资源量却明显不足。据权威部门统计,我国人均资源拥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25%、耕地不到40%、森林不到14%、矿产资源仅为58%。地质学家经过数十年的勘测证实,因为巨大的人口基数,飞速的经济发展,中国已成为“资源弱国”。50年后中国除了煤炭以外,几乎所有的矿产资源都将出现严重短缺,其中一半左右的资源面临枯竭。

  与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较弱形成强烈的反差是,我国许多行业和地区资源利用效率低、浪费大。我国单位产值的石油消耗分别是日本、法国、德国的3至4倍,单位产值的水资源消耗是发达国家的8至10倍,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国家发改委提供的数字显示,去年我国消耗的各类国内资源和进口资源约合50亿吨,原油、原煤、铁矿石、钢材、氧化铝和水泥的消耗量,分别为世界消耗量的7.4%、31%、30%、37%、25%和40%,而创造的GDP仅相当于世界总量的4%左右。这些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但从根本上看,还没有完全转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率”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由于增长方式粗放,在经济快速增长的背后,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从而加剧了能源、资源短缺的压力,致使可持续发展面临的矛盾与形势相当突出和严峻。世界经济发展进程的规律表明,当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GDP处于500—3000美元的发展阶段时,往往对应着人口、资源环境等“瓶颈”约束最严重的时期,而我们目前正处于这一关键时期。这个问题如果处理得好,就能顺利地大踏步往前走;如果处理得不当,就有可能走不该走的弯路。

  如何才能不走弯路?有关专家明确提出,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利用少、环境污染低、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其实,不少发达国家在对资源利用精打细算方面,为我们做出了榜样。美国是一个资源大国,他们的国民消费水平位居世界之首。但美国学生的课本是重复利用的,一本教科书至少要有8个学生使用,平均使用寿命5年;而我国课本的使用寿命只有半年,可见差距之大。一次性筷子是日本人发明的,日本的森林覆盖率高达65%,但他们却严禁砍伐自己国土上的树木来做一次性筷子,他们使用的这种筷子都是从中国进口的,用过后,又将筷子加工生产成纸浆出口中国,换取外汇。

  对国外成功的经验,我们不妨采取“拿来主义”,将循环经济的理念注入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的转型中,实现经济社会与自然资源的和谐发展。可喜的是,在我国一些地方和单位,已经开始实行循环经济的试点工作。近几年来,辽宁省在鞍钢、沈化等大型企业开展能流、物流集成和废物循环利用,形成生态工业链网,重点行业和主要产品的能耗、物耗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辽宁是个老工业基地,各方面条件都比较差。依我看,辽宁能做到的事情,全国其他地方也是不难办到的。

  切实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国务院领导同志强调,要提高全民族的资源忧患意识,用3年左右的时间使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工作迈出实质性步伐。国务院办公厅近日还发出了《关于开展资源节约活动的通知》,决定2004年至2006年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资源节约活动,全面推进能源、原材料、水、土地等资源的节约和综合利用工作。在第七届北京科博会上,与会代表也就今后中国的资源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献言献策,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未来20年,中国必须大力建设一个资源节约型社会,在经济快速增长的过程中,力争用最小的资源代价,换取最大的效益。正如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所说:“这是惟一的出路。”

  本报评论员:万贵生

  《市场报》 (2004年05月25日 第一版)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陈水扁“5-20就职”
巴黎戴高乐机场坍塌
飞人乔丹2004中国行
日本首相小泉二度访朝
美英军队虐待伊俘虏
深交所中小企业板块
莎拉-布莱曼演唱会
第5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
首届中超联赛 汤尤杯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