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通行币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动力何在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5月22日 06:29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

  过去5年,中国经济经历了高速增长,其间GDP增长了60%,出口增长了140%。中国目前已成为世界第六大经济体和第四大贸易国。如果这种增长势头能够延续,到201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再过上几年,将成为第二大经济体。

  经济增长可持续性令人担忧

全国偶像歌手大赛 第39届世界广告大会
缤纷彩音风暴免费听 激情新势力性感新锐动

  然而,众所周知的是,中国的经济增长过度依赖于固定资产投资,令人对增长的可持续性感到担忧。固定资产投资在1997年占GDP的33.6%,2003年占到了42.9%,事实上,这一期间,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占了需求总增长的56.7%。如果这种势头持续下去,到2010年固定资产投资将占到GDP的一半以上。历史上,只有新加坡这样的小国才出现过这种情形。

  出口增速挑战投资驱动型增长模式

  中国出口的增长可以缓解投资对金融的压力。1997年中国的出口占GDP的20.2%,2003年占到了29%。国外资金的流入使中国的金融系统保持了流动性,尽管中国的国有银行系统存在较高的不良贷款率。

  然而,中国的出口不可能永远保持高速增长,这使得中国的投资驱动的增长模式受到挑战。按照目前的速度,5年后中国每年的出口总额将达到6130亿元,成为世界头号出口大国。尽管人们普遍预测,中国迟早会成为头号出口大国,但如果在这么短时间内就成为现实,整个世界贸易体系还是会感到难以适应。

  如果不考虑出口的增长,那么只有靠引入外资来延续投资驱动型增长模式。但是外资不大会流入需要高资本投入的基础设施部门,而主要会流向出口部门,因为出口部门的投资回报要远远高于基础设施部门。况且,外国直接投资占国内投资的比例也不可能太高。因此,试图依靠外资来延续投资驱动型增长模式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依靠外国借款来支持国内投资则相当危险,这将置中国于1998年金融危机前东南亚国家所处的境地。总之,如果未来几年中国的出口增长无法保持现在的速度,那么中国的投资驱动型经济增长将是不可持续的。

  促进消费是保持经济发展重要途径

  保持中国经济未来5年高速增长的唯一途径可能就是促进国内消费。消费占GDP的比重20世纪80年代是64.7%,90年代是59%,2003年已下降到53.8%。消费率下降的另一面是储蓄率的上升。家庭储蓄存款(这是中国财富积累的主要形式)占GDP的比重从1997年的63%,上升到2003年的83%。如何降低居民储蓄率是中国的政策制定者面临的一大挑战。

  就一定程度而言,中国的储蓄率是周期性的。近年来的改革使不少人心理上失去了工作的安全感,这促使他们增长储蓄水平。他们不得不攒钱以应付教育、医疗等大额支出的需要。由于上面这些原因,未来几年中国的家庭储蓄率还将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

  但是,中国的高储蓄率相当程度上也是由于结构性的原因。首先,中国尽管得益于独生子女政策,经济保持了20多年的高速增长,但是近年来,一些问题也开始抬头。中国的劳动力占全部人口的比重25年前是42%,今天已上升到59%,因此他们必须储蓄更多以应付退休后的生活。

  其次,中国的国有资本从竞争性产业的逐步退出,极大地激发了中国经济的活力。但是,在具体的操作上,并不能完全保证退出方式的公平、公正。在一些地区,有的国有企业被低价卖给了内部人,其结果是虽然造就了一批富裕阶层,但是没能形成大众的购买力。

  目前,居民持有的财富大约是年GDP的140%,远低于成熟市场经济国家300%至400%的水平。我认为,中国政府需要公平、公开地,并且以可控的方式分配财富,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农民的收入水平,才能激发居民消费的需求。唯其如此,中国经济才能保持稳定的、可持续的增长。(孙涤、卢刚编译,作者为摩根士丹利亚洲董事总经理兼亚太区经济师)上海证券报谢国忠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中国网络传播学年会
陈水扁“5-20就职”
飞人乔丹2004中国行
日本首相小泉二度访朝
美英军队虐待伊俘虏
深交所中小企业板块
莎拉-布莱曼演唱会
第5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
首届中超联赛 汤尤杯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