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债期货推出条件不具备 开放式回购为其铺路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5月22日 01:38 证券时报 | |||||||||
上海道亨投资 从去年开始,人民银行货币政策收紧,特别是两次调高存款准备金率,促使国债市场出现连续较大幅度走低,其中一些品种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跌幅超过20%,原本被投资者认为能稳定获利的国债市场也开始由于市场利率的波动而产生中期风险。目前,基金的20%资金必须投资于国债市场,债券型基金更有大部份资金投资于债市,银行、国企、社保等资金
国债期货推出条件不具备 我们来看一下期货新品种推出的条件,一项期货品种的推出,必须具备以下几个要件:1)交易品种储藏和保存较长时间不变质;2)品质易于划分,质量可以评价;3)商品可供量较大,不易为少数人控制和垄断;4)买卖者众多,价格波动频繁。从以上诸条件来看,前2条完全符合要求,第3条到目前为止基本符合要求,而第4条就较为欠缺,主要是因为目前整个国债市场交投尚不活跃,流动性暂显不足。一些国债品种交易清淡,每日成交不足100手的品种很多,交易所债市日总成交金额不过30亿,容易发生被少数人控制的局面,如推出国债期货风险仍然很大。 品种期限结构等不合理 总体而言,任何期货品种都根植于现货,发达的现货市场对期货市场提出要求并准备条件,期货市场则成为现货市场的避险和价格发现的工具。如果没有发达的现货市场,相应品种的期货市场则不仅不能避险,相反还要加大风险。目前,交易所国债现货交易品种的期限仅有:1年、5年、7年、8年、10年、15年和20年等7种期限结构,44个交易品种当中,7年期和10年期品种各15个,5年期和20年期品种各4个,这四个品种就占了整个交易所国债品种的86%,其余品种数量很少。我们知道,一个完整的国债现货市场不仅要有中长期国债,而且还要有短期国债,而我国目前1年期以下的短期国债交易几乎是一个空白,而不同年限的中期和长期品种也仍显不足,20年以上的国债品种还没出现。此外,从国债期货的交割方式角度而言,除了现金交割方式之外,还要求有现货交割,如果现货交易品种不足,那么在寻找交割替代品时就将出现困难,使得交割不能顺利进行,这也是影响国债期货推出的一个重要因素。 另外,我国目前的债券市场交易分为银行间债券市场和交易所债券市场两个市场,两个交易市场所反映出来的市场利率并不完全一致,也是制约国债期货推出的一个因素。 期货市场有待培育和完善 我国期货市场经过1994-1998年的清理整顿,至今可以挂牌交易的商品期货只有为数不多的7个品种。虽然近几年有所发展,但是总体来看,存在参与者仍嫌不足、市场流动性不充分等问题。如果市场投机者不足,风险分散程度不够,套期保值的避险作用将难以较好实现。 由此可见,我国推出国债期货条件并不十分具备。大力发展债市,建立健全我国的市场利率生成机制,发展期市,培育期货市场机构投资者,应该成为后期证券和期货市场工作的重点。只有发达的国债现货市场以及发达的期货市场,才能为国债期货的推出准备条件。 当然,我们应该看到的是,近期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买断式回购正式推出,为债券现货市场提供了做空机制,使得融券方具备了一定的规避风险的可操作工具,有利于促进国债交易的活跃,提高了国债的流动性,为下一步推出国债期货准备了必要条件。买断式回购即开放式回购,它作为一种债券衍生交易方式,具有类似于国债期货的转移风险和价格发现功能,将为国债期货交易的恢复创造有利条件。但是,开放式回购并不能取代国债期货的作用,主要表现在:1)杠杆作用不同。国债期货可以小博大节约资金成本,开放式回购毕竟还是全额的现货交易;2)开放式回购并不具备真正意义上的套期保值功能,从根本上讲仍只是融资工具。套期保值者的收益并不因为市场走向的判断失误而遭至亏损,例如预计市场利率将会走高,只要在买入国债的同时在国债期货市场上做卖出国债期货合约的空头套期保值操作,到期对冲即可实现保值,反之亦然,使得现货投资者不会承担过多的预测风险;而做开放式回购的投资者就必须对市场利率走向作出正确判断并依此进行融资或融券操作,如因判断失误方向做错都将使风险放大,并不具备保值功能。因此,开放式基金、银行、社保等机构投资者要真正实现债券的套期保值,仍将要求国债期货品种的推出。 从全球范围来看,利率(国债)期货的出现虽然时间较晚,但发展却很快,其交易量呈几何级数增长,排在所有期货品种交易量的首位。债券市场的波动看起来不如股市剧烈,但债券是基金构建投资组合时用作无风险证券的品种,也是众机构通过回购市场进行抵押融资的品种,并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反应了国家基础利率的波动,涉及国家宏观与微观经济的诸多方面,具有相当高的操作和研判价值。正因为如此,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现阶段大力发展我国债券市场,以及利率(国债)期货品种的最终推出将成为市场发展的必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