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通行币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发展观的创新与东北振兴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5月21日 09:09 中国经济时报

  强调内生的发展观,正在于内生性就是东北振兴的根本动力;强调转型的发展观,正在于转型就是东北振兴的适宜道路;强调大生态的发展观,正在于大生态就是东北振兴的环境支撑;强调这种内生的、转型的、大生态发展观的具体综合创新,就在于科学发展观的原则必须在具体发展道路中体现,经济社会的跨越必须在人的现代化转型中生成,正是现代化的人找到了现代化的道路,才能最终成就现代化的伟业。

全国偶像歌手大赛 第39届世界广告大会
缤纷彩音风暴免费听 激情新势力性感新锐动

  学人新论漆思 刘岩

  振兴东北所需要的新的发展观是在科学发展观原则要求下的,能够具体体现出东北区域发展独特性的内生的、转型的、大生态的、综合创新的发展观。

  首先,东北振兴呼唤内生的发展观创新。所谓“内生的”,根据佩鲁为联合国所提交的《新发展观》报告中的界定,是指“被用来表示一个国家的内部力量和资源及其合理的开发和利用”。这种内生性要求从各个国家内部出发进行自力更生,它强调了内源性的发展,突出了发展的内在驱动力。这种内生的发展观要求我们在振兴东北的实践中,必须注重发动自身的主体力量,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而不仅仅是把目光转向物质资源的开发和经济体系的完善。这种内生的发展观要求,振兴东北要在国家宏观政策调控下更加注重自下而上的发展路径,必须尊重东北区域的历史传统与现实需要,必须满足东北人的发展愿望与利益诉求。佩鲁在《新发展观》报告的最后表达出这样的信念:现代化的变革需要“先化人”、“后化物”,“人的伟大事业”往往超出“自然的伟大事业”。因此,要解放东北区域社会的生产力,就必须首先激发东北人的创造力;要振兴东北,就必须首先振奋东北人的精神。

  其次,东北振兴要求创新转型的发展观。东北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明显不同于东南沿海侧重于外向型经济的发展道路,也明显区别于西部地区的大开发战略,而是必须要尊重东北老工业基地这一历史基础,必须考虑东北区域市场化转型过程中的现实矛盾,开创出一条充分发挥东北区域综合优势、明显体现东北区域发展特色的转型道路。

  中国区域发展的差异性和不平衡性,迫切需要“一国多模”(一个国家,多种发展模式)的新思维。以广东、上海为中心的东南沿海在改革开放中充分发挥了自身的区位优势,创造出了一条有效结合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种市场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在这个大区域内又结合不同地区的实际开创出了珠江模式、温州模式、苏南模式等更具特色的发展道路,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领头羊;广大西部地区面临的主要矛盾是基础设施落后、资源开发不足、生态环境恶化、工业基础薄弱,因此在西部要优先实施工业化所需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和资源开发战略;而东北区域的现代化已经达到了中期阶段,传统工业化需要向新型工业化转型。

  东北要优先解决经济转型中的产业结构调整、资源枯竭型城市的接续产业发展、传统行业的剩余劳动力转移等主要问题,重新塑造东北第二次创业所需要的发展优势:提升工业基础优势,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整合人力资源优势,走人才兴业道路;转化科教技术优势,走产学研结合道路;盘活生态资源优势,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创新组织管理优势,走管理制胜道路。

  因此,振兴东北所需要的发展新思路正是这种新的转型发展观。

  再次,东北振兴需要大生态发展观的创新。可持续发展观,具体体现在东北区域就是大生态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是罗马俱乐部等全球性问题研究机构在深刻反思工业文明发展理念及发展方式的负面效应后,所做出的发展战略调整。传统工业文明的发展观陷入了大生产、高增长、重消耗的发展误区,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为缓解这种片面的“经济增长观”所导致的全球性发展困境,联合国在20世纪80年代专门成立了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进行专题研究,在其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明确指出:“人类有能力使发展持续下去,既能保证使之满足当前的需要,而不危及下一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这就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目的,把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作为新发展观的中心目标和战略方向。

  在这种可持续发展观的指引下,振兴东北就应该确立与这种主导潮流相适应的大生态发展观:一方面,应确立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双赢”的生态市场经济发展模式,在东北区域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体系,使整个东北成为生态环境优良、资源永续利用、经济持续增长、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文明发展区域;另一方面,要建立起振兴东北所需要的社会生态,这种社会生态构成了振兴东北更深层次的战略依托。这种社会生态,既包括社会经济层面的,如良好的投资环境、健全的法治秩序、健康的诚信氛围、通畅的政策渠道、灵活的管理模式与有效的区域合作机制等;也包括社会文化层面的,如创业文化精神、科教资源优势、科学工作方式、合理消费观念、理性选择态度与务实发展理念等。将这种自然生态改善与社会环境治理有机整合起来,以培育大生态发展环境,这就使东北的振兴奠定在大生态发展观的理念之上。

  最后,东北振兴需要内生的、转型的、大生态发展观的具体综合创新。这种具体综合创新的发展观,首先要以内生的发展观为根本动因,调动东北区域潜在的发展力量,激活被计划经济体制深重束缚的生产力潜能,重新塑造生机勃勃和奋发有为的东北活力与东北精神,继承发扬东北首次创业时所涌现的白手起家、自力更生、开拓创新的英雄主义“铁人”精神、“北大荒”精神以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爱岗敬业的集体主义“雷锋”精神,生发出新时期东北振兴所需要的创业文化与创业精神;其次要以转型的发展观为创新思路,切实探索出东北经济体制转轨与社会结构转型的独特路径,特别是要在思想文化观念上实现大解放,通过思想观念的转型带动经济布局与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中小企业与民本经济的发展,增强东北区域的经济活力,并促进政府管理职能与方式的转型,从而实现包括思想观念、经济体制和政治管理等方面的综合整体转型;再次要以大生态发展观作为振兴东北的环境支撑,建立起支持东北振兴的自然生态基础与社会生态基础,使东北区域成为人力资本充足、科教文化昌盛、生态环境优良、经济增长强劲、社会和谐进步的文明发展区域,将科学发展观所要求的以人为本的、全面的、综合的、协调的、可持续的发展观,在东北区域内率先贯彻落实。

  总之,强调内生的发展观,正在于内生性就是东北振兴的根本动力;强调转型的发展观,正在于转型就是东北振兴的适宜道路;强调大生态的发展观,正在于大生态就是东北振兴的环境支撑;强调这种内生的、转型的、大生态发展观的具体综合创新,就在于科学发展观的原则必须在具体发展道路中体现,经济社会的跨越必须在人的现代化转型中生成,正是现代化的人找到了现代化的道路,才能最终成就现代化的伟业。在遵循科学发展观基础上,结合东北实际的这样一种创新的发展观,将成为引领东北区域实现历史性跨越、并对其它区域的发展产生示范效应和借鉴意义的崭新理念。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陈水扁“5-20就职”
飞人乔丹2004中国行
乌鲁木齐发生坠机事件
美英军队虐待伊俘虏
伊临管会主席遭袭身亡
深交所中小企业板块
莎拉-布莱曼演唱会
第5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
首届中超联赛 汤尤杯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