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动画卡通形象何时“雄起”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5月21日 05:33 深圳商报 | |||||||||
中国卡通业到底有多“软” 3月30日,“中国国际卡通形象及授权商品展览会”在上海举行,前来参展的流氓兔、吉的堡、咸蛋超人等都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卡通形象。40家国内厂商在展览会上一决高低。因参展的35个卡通形象大多来自国外,展览会的主题也被定为“我的形象,你的商品,共谋发展”。
贴上国外的卡通品牌,开发其衍生产品,时下已成为了国内精明商家抢夺的香饽饽。商家只需向授权机构缴纳10%至20%的权益金,就可以将自己没有名气的商品与已走红的品牌捆绑,利用青少年爱屋及乌的心理,大赚一笔。“我的形象,你的商品”,无疑充分暴露了国内卡通业的疲软。 曾经热播的52集青春动画片连续剧《我为歌狂》,虽然衍生产品的收入已回收500多万元,但由于两年前投资的资本仍不能全部到位,这部被很多观众喜欢的国产片带着自己的创作、制作队伍,在片子重播4次的热烈氛围中最终四散而去。 而在国外,全球最大的娱乐产品输出国美国,其每年的动画产品和衍生产品的产值就达50多亿美元。日本则通过动画片、卡通书和电子游戏三者的商业组合,成为产量最大的动画大国,年营业额超过90亿美元。即使是后起之秀韩国,发展势头亦咄咄逼人,以全球30%的产量,荣居世界动画年产值第三位。 反观我国,现状堪忧。据统计,现在全国动画从业者不足1万人,只及韩国的1/3。国产动画年产量不足1万分钟,仅及日本的1%,国外动画在中国曾一度创下超过90%的市场占有率。近年有人对京、沪两地数千名大中小学生进行过动画市场问卷调查,发现竟有超过80%的青少年最为推崇的是美日动画及其卡通形象,而国产动画却备受冷落。 相比之下,难怪有人戏称孙悟空的金箍棒敌不过哈里·波特的魔杖呢。 动画片缺口处是断裂的“链” 面对国外动画业和卡通形象的大举进入,国外动画对国内市场的垄断,导致影视制作、播映、音像、卡通、网络和一系列衍生产品市场的丢失,每年直接损失达几十亿元之巨。中国卡通艺术委员会副主任铁铮指出:“按照国家规定每台每天要播出10分钟动画片的要求,目前我国播出市场每年存在25万分钟的缺口。动画业一直处在计划经济模式,由于不求回报,无法形成良性循环,就很难形成产业链。没有产业链就没有社会资金的注入,就不能像滚雪球似的壮大起来,更无法在数量和质量上填补国内市场空缺的电视动画片,树立动画卡通形象也就无从说起。” 铁铮同时表示,制约国产动画的瓶颈之一在于缺乏市场运营机制,动画产业脉络一直没能打通,动画业缺乏造成产业链断裂,掉“链”又导致了动画片缺口。 对于良性的动画产业链,蓝猫的成功正是一种最好的诠释。3000万资本起家,凭借百集动画片《蓝猫3000问》闯入市场,并借鉴国际先进经验,通过形象授权使广告宣传成本最低化,连锁经营交易管理、物流成本最小化,从影视、音像、图书、玩具、文具、服装、日用品等产品全面出击,立体经营。最后,蓝猫成功地在300家电视台同时播出,引来了广告商的跟进,与所有儿童消费领域签订了形象授权协议,并且叩响了金融资本———投资银行和券商的大门。 对于蓝猫的举措,铁铮引用了《资本论》中的一句话:从产品到商品,是惊险的一跃,它的结果,要么是产生利润,要么是摔死资本家。而蓝猫作为民营公司,不仅没有摔死,而且创造了4年22倍的市值和20亿元的商机。 卡通形象“雄起”需良性血液 尽管蓝猫给了业内不少启示,但动画产业掉“链”的危机依然存在。 一位卡通界的业内人士说,我国一直在努力地生产动画片和开发卡通衍生品,但遗憾的是,动画与产业链脱节,导致我们一直在搞来料加工,自己劳神费力生产的动画片却像狗熊掰棒一样掰一个扔一个,没有形成制片人制作动画、代理商销售、影视系统播放、企业购买动画形象并开发衍生产品、商家销售产品等一整套成熟的机制,往往制造的动画是本土的,打造的明星却是别人的。 另外,投资动画片所需资金是电视剧的一倍,所得回报仅为电视剧的一半,且往往5年后才能收回成本,这也是我国动画业一直青黄不接的原因。而国外却把动画片与衍生品看成是一个完整的产业链,以电视节目的广告收入作为动画创作的初始资金,以巨大的产品利润投资于电视台的动画节目的拍摄,再以新的动画片形象去带动新一轮的玩具、文具、食品、服装等延伸产品的销售,由此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产业结构。 不少人表示,支撑中国卡通业仅靠一两家的努力是很难见效的。中国卡通要走向产业化、市场化和国际化,支撑的关键是打通国内流通领域,培养一批优秀的相关人才,像法国、德国、西班牙、韩国等政府对其民族动画产业行之有效的支持措施一样,扶持企业,推动市场。只有政府给予政策支持,吸收更多民间资本,才可能打造真正能在市场上与外国文化产业抗衡的卡通文化产业链。(赵凤兰) 作者:赵凤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