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通行币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特立独行的女作家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5月21日 03:02 中华工商时报

  西蒙娜·德·波伏瓦(1908-1986)生于巴黎,父亲是一个学识渊博、思想保守的律师,母亲信仰基督教。她按说应该是一个循规蹈矩的良家少女,但却从小就生成了一副从不妥协的叛逆性格,是一个不信上帝的无神论者。

  波伏瓦是个情种,刚满11岁就和一个她称为“扎扎”的女同学爱得难舍难分,后来“扎扎”在21岁时死于脑炎,她竟然伤心得失魂落魄、无力自拔。幸亏她聪明好学,非常喜欢
全国偶像歌手大赛 第39届世界广告大会
缤纷彩音风暴免费听 激情新势力性感新锐动
读书,七八岁就练习写作,所以19岁就获得了巴黎大学的哲学学士学位。

  上世纪30年代,波伏瓦在中学里教哲学,假期里和萨特一起到国外去游历。1943年,她出版了第一部小说《女宾》,讲述她和萨特同时与女学生奥尔嘉相恋的过程,出版后获得成功,于是她放弃教职专门从事写作,并且和萨特一起参加了抵抗运动。

  法国解放以后,他们一起积极投身于支持阿尔及利亚独立等政治活动,出访了许多国家。其中在1955年9月,她和萨特一起访问了中国,在国庆节那天登上了天安门的观礼台,回国后发表了长达40万字的纪实报道《长征———中国随笔》(1957),充分体现了对中国人民诚挚友好的感情。60年代以后,波伏瓦支持学生运动,亲自参加女权主义的示威游行,在政治上始终保持着激进的态度。萨特去世之后,她还接替萨特担任了《现代》杂志的领导工作。

  1945年1月12日,美国战争情报署邀请12名法国记者访问美国,以了解美国在大战中做出的贡献。经加缪推荐,萨特作为《战斗报》的特派记者随团出访,受到罗斯福总统的接见。但他在这段时间里的最大收获,却是与天姿国色的陶乐赫丝一见钟情、如胶似漆,到了难舍难分的地步。他们都希望每年都能相聚两三个月,所以萨特6月份回到法国,12月12日就又去美国讲学,到第二年3月份才回来,波伏瓦虽然不快也无可奈何。

  好在机会不久就来了。1947年1月,波伏瓦单独出访美国,在芝加哥结识了美国小说家尼尔森·艾格林。艾格林立即被她的美貌所征服,称之为“所能见到的最美的存在主义者”。而他当时39岁,身高1.8米,金发碧眼、高大英俊,波伏瓦也不禁为之心动。陶乐赫丝利用她来美国的机会,动身到巴黎去与萨特团聚。等到4月底波伏瓦想回巴黎的时候,陶乐赫丝还舍不得离开萨特,要求再住10天,所以萨特就要求她晚点回去。波伏瓦于是立即邀请艾格林到纽约来幽会,10天后又一起到芝加哥去共度良宵。艾格林使她第一次真正体验到了男人的狂热,所以她亲密地称他为“我的鳄鱼”。

  波伏瓦回国后发表了《得过且过的美国》(即中译本)《波伏瓦美国纪行》)。她的《自序》只有寥寥数语,因为这本书没有任何确定的宗旨,只是她在1947年1月25日至5月20日访美期间,对所见所闻的忠

  实记录,主要是谈她对美国的印象。从纽约、华盛顿到旧金山和洛杉矶,从美国式的自由、种族歧视到两性关系,从摩天大楼、尼亚加拉瀑布到大峡谷和沙漠,从好莱坞到赌场、监狱和死囚,波伏瓦全面而客观地描写了当时美国社会的各个方面,甚至还有她亲自抽大麻的场面。因此本书实际上是一幅描写客观、见解独特的导游图,读者甚至可以按照书的内容在地图上标出她的行程,因此对于了解美国的政治、地理和习俗都大有裨益。

  《波伏瓦美国纪行》是纪实报道,虽然从书中提到的黑人男性对白人女性的吸引,学校里学生的性观念等内容上,可以看出波伏瓦对有关性的问题的兴趣,但它毕竟不是小说,所以书中对于她和艾格林的恋情总是加以掩饰或一笔带过,提到他时只用尼尔森·艾格林这个名字的两个缩写字母NA来表示,因而只有仔细研究才能见出端倪。

  例如她在2月21日途经芝加哥,虽然停留的时间只有短短的36个小时,但她却已经对艾格林一生的经历了如指掌,表明两人已是一见钟情、无所不谈。4月30日,艾格林“到纽约办事”,和她一起散步,5月11日她又飞到芝加哥去了,一直呆到18日,也就是回法国的前两天才回到纽约,由此可见他们的感情之深。

  在《波伏瓦美国纪行》中,已经可以看出波伏瓦对两性关系和男女平等问题的关心。而接着发表的《第二性》(1949)则是她影响最大的著作。她从“主体”与“他人”等存在主义哲学的基本概念出发,论述了妇女附属于男人、被男人所压迫的命运,从理论上证明了男女两性的不平等,提出了“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变成的”这个著名的命题,对于与结婚、离婚、流产、卖淫、性平等、无痛分娩等问题相关的法律、宗教和习俗都提出了质疑。《第二性》的出版不仅奠定了波伏瓦在法国思想界的地位,而且在法国1968年的“五月风暴”之后,当新女权运动席卷西方国家的时候,也使她成了国际女权主义运动的领袖人物。

  对于萨特和波伏瓦之间的感情,后人可以做出种种评价,但是有一点是确定不移的事实,即他们在任何时候都没有抛弃对方。这是因为他们都能充分理解对方的喜怒哀乐,在思想、事业和生活方面都有共同的兴趣和默契,也就是达到了所谓“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的境界。这种心有灵犀一点通的知音,在人生道路上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这正是他们无论如何都能够终身恩爱相伴的原因。所以萨特感到波伏瓦是命运给予他的独一无二的恩赐,而波伏瓦也觉得遇到萨特是她一生最大的成功和幸运。在萨特去世后出版的《告别的仪式》的末尾,她用朴实无华的文笔写道:“他的死把我们分开了,我的死不会使我们重聚。虽然如此,我们的生活能如此漫长地协调一致,就已经是很美的了。”

  波伏瓦于1986年4月去世,与萨特合葬在蒙巴纳斯公墓里,简朴的墓碑上只刻着他们的姓名和生卒年份。这是他们必然的归宿,因为他们尽管不是夫妻,但在人们的心目中却已经融为一体了。(21F4)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陈水扁“5-20就职”
飞人乔丹2004中国行
乌鲁木齐发生坠机事件
美英军队虐待伊俘虏
伊临管会主席遭袭身亡
深交所中小企业板块
莎拉-布莱曼演唱会
第5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
首届中超联赛 汤尤杯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