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通行币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多头贷款及逃废债务将无处遁形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5月20日 08:35 南方日报

  央行防范金融风险再出招,企业和个人征信体系有望下半年启动

  多头贷款及逃废债务将无处遁形

  “今年下半年或最迟今年底前,企业及个人无论在哪家商业银行借款、借了多少、借款人的抵押状况、还款记录、逾期还款情况等相关的信息,将都可通过上网,在央行牵头建
全国偶像歌手大赛 第39届世界广告大会
缤纷彩音风暴免费听 激情新势力性感新锐动
设的征信系统上进行查询。”这是昨天正在上海参加“‘征信与中国经济’国际研讨会”的一位商业银行权威人士向本报记者透露的最新消息。

  提防多头贷款银行无计可施

  据了解,近几年来,央行一直在积极推进征信体系建设。央行各分行按照总行的部署,与当地政府配合,专门成立征信系统管理处室,负责抓征信体系建设的落实工作。然而,由于种种客观原因,直至今年初,该项工作仍然没有实质性进展。据悉,不但广东如此,就连个人征信体系建设于4年前宣布“先行一步”的上海也亦然。因此,银行信贷风险依然较大,企业及个人多头贷款、逃废银行债务行为时有发生。同时,商业银行采取的种种防范信贷风险的措施也难以落到实处。

  据悉,近日温州工行为遏制“炒房”贷款者推出了“对购买第三套房者提高贷款利率”的措施,却因无法查证谁贷款购买了第二套房、在哪家银行贷了款而难以操作。上海也遇到了类似的情况。中行上海分行有关人士表示,商业银行不能对房贷信息共享,故对“第二套房贷款”以及“贷款人短期内将所购房屋进行买卖从而实现套利”的行为便难一一准确地核查和判断。

  有商业银行信贷人士指出,在当前压缩信贷增速、防范信贷风险的情况下,企业和个人征信建设显得越来越重要和迫切。

  五大措施加快征信建设

  据有关人士透露,央行于本月9日至10日,在北京召开了企业和个人征信建设的闭门会议。出席该会议的有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代表以及交通银行、招商银行和广东发展银行有关部门负责人。据悉,这7家银行由于在银行内部建立的企业或个人征信系统较有特色,因此央行抛出了目前尚未公开的“征信建设”初步方案,要求他们结合实际,提出修改意见。

  前昨两天,在上海召开的国际征信研讨会,与会人员扩大到国外,既有世行代表,也有很多国家的政府官员及银行代表。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苏宁明确表示,央行将采取五大措施加快征信建设:一是加强征信法制建设,包括征信业管理法规和关于政务、企业信息披露及个人隐私保护的法规。二是“特许经营,商业运作,专业服务”,促进征信机构蓬勃发展。三是加快全国统一的企业和个人基础信用信息数据库建设。该系统主要是建立全国银行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形成覆盖全国的基础信用信息查询网络。该系统将首先为银行提供信贷征信查询服务,并依法逐步向其它具备合格资质的征信机构和其它具有合法使用目的的机构开放。四是依法对征信市场进行监管,在现阶段相关法律还不健全、社会诚信环境有待培育的情况下,有必要加强政府对征信市场的监管,随着征信法规和市场的完善,逐步向政府监管和行业自律相结合的方向发展。五是加强征信行业标准化建设工作,其目的是为各征信系统建设提供支持与服务,为各部门建立的信息系统实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及信息安全奠定基础

  据透露,本次国际研讨会结束后,央行各级分行负责征信管理的部门负责人将被留下,于今天继续就征信建设方案作进一步修改。如不出意外,该方案很快便要付诸施行。 本报记者 朱桂芳

  名词解释

  征信体系

  所谓征信体系,就是在全国范围内采集企业和个人与信用交易有关的记录,并通过信用制度的安排,满足市场对信用信息的需求。

  由于中国金融征信制度体系尚不发达,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和个人的信用状况几乎无法了解,造成中小企业贷款难和消费信贷的高风险性,这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不畅。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作为试点城市,上海在过去的4年中已基本建立起较为完善的个人和企业联合征信体系。截至2003年底,上海个人信用联合征信系统数据库共采集了360多万市民的信用记录,出具个人信用报告140多万份;60多万家企业的信用信息已进入企业信用联合征信数据库。沈昀(来源:南方日报)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陈水扁“5-20就职”
飞人乔丹2004亚洲之旅
乌鲁木齐发生坠机事件
美英军队虐待伊俘虏
伊临管会主席遭袭身亡
深交所中小企业板块
影星牛振华遇车祸身亡
第5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
首届中超联赛 汤尤杯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