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通行币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看上去多的那一杯?———楼市要做“哈根达斯试验”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5月20日 03:12 证券时报

  陈劲松 程鸿蔚

  算下来中国地产也走了十几、二十年了。不论前后是一种什么样的走法,大家基本上都是沿着模仿和突破之路前行。到今天我们看到,很多的论坛和会议,都在开始自问这样一些问题,从开发、设计到营销,下一步究竟如何走,成了有思想、想干事的同仁们最关注的核心话题。

全国偶像歌手大赛 第39届世界广告大会
缤纷彩音风暴免费听 激情新势力性感新锐动

  我们以为,问题在这时的提出非常重要。房地产是不动产,单体项目具有不可比性;或者说开发商的条件各有不同,行业本身的信息披露又不对称,对于“通用”之路的有无,大家多持有怀疑的态度。所以针对房地产业的事,被冯仑笑谈为“房事”,也是从其“私密”的意义上在解说。

  希望谈出普遍规律的“房事论坛”,在谈和论上一般会有这两种方式。一种是中国式的,也可以简称为“中式”,那就是神秘主义加个人发挥,其终极目的就是为了寻找“长生不老药”之类。另一种是西式的,就是尽量用科学的办法来谈论。比如会采用技术性试验等,看看模本的市场反应如何。两种谈法得出的结果当然不同。中式还是使房事研究只看见个人英雄,离不开速效那一套,不能一代代进步。而西式的科学试验方法,却能让我们总结出一些基本规律。

  因此我们倡导,中国的房地产业发展,应该逐步走上一条技术型路线。做一做中国的“哈根达斯试验”。这个曾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经典试验,说的是消费者在面对着一大、一小两杯冰淇淋的选择时,哪怕那个10盎司的杯里其实装着的是8盎司冰淇淋,而那个5盎司的杯里,装着的才不过是6盎司冰淇淋,就因为消费者看到的是一个没装满,而另一个漫了出来,他的选择就会倾向于“小杯”的,甚至还往往会为这杯少的付出高价!

  那么,哈根达斯的定价是如何来的呢?它是为消费者感知的性价比中来的。这个“多与少”的全球范围的试验,发现了消费者并不会以实际衡量来付出的普遍规律。

  由此我们认为,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开发营销、住区建设和城市营运等,每做一件事,如果我们也都能够在技术模式的层面,发现一些“哈根达斯现象”,而使我们能够有所进步和事半功倍的话,就应该对中国的房地产业的成长善莫大焉。

  事实上,国外很多类似的试验与规律研究,为什么我们不能拿来就用,而必须先做中国的试验呢?就因为国情和地域的不同,以及有没有真正借鉴到人家的实验方法等。

  由于我们一直习惯大干快上,抓机会、抢时间,我们总不能形成一个技术做事的系统。我们的发展总会带有某种盲目的痕迹。

  但是,我们利用宏观调控的这一契机来走向理性,却是一个非常好的时机。让大家花心思进入工具理性阶段,看看住区与城市等建设与营运的范畴里,能够总结出哪些科学意义上的模式和规律?做出哪些哈根达斯试验?

  关于房地产的营销领域,比如社区与城市,我们有哪些可以总结的经验与误区呢?这方面中国的典型试验,应该就在广东的番禺一带,也就是超大规模的住区发展。我们现在来看它,其间显然有这几大问题是没有考虑好的,一是政府与开发商的关系中,政府的先期缺位问题;二是超大规模社区的可持续发展的营销问题。这两个问题的真正核心,其实也就是“大规模住区是什么”的问题。

  这种超大规模住区里的封闭与开放,市政设施配套和小区功能配套,定位的单一与多样等,我们面对这些问题时的思路,往往不是从最理性的思考来解决,而是寄望于改变其一或两点,比如重新命名和增加商场、学校之类。而不能从其最基本的模式———社区模式来看问题。我们总是在对未来不确定的情形下,动辄就进行着上亿或几个亿的赌博。

  房地产的营销问题,总是全行业的热点话题。大家都深明其重要性,那么在地产商的利润丰厚阶段,尤其对初期的营销需求快速增长时,那么传统的三段式或三部曲,即广告、样板房、展销会等,当然能起到有效作用。但当开发商的利润又到了理性回归阶段时,当个盘竞争又处于白热化时,我们又是怎么看待营销上的浪费问题呢?也是那个哈根达斯试验中大杯的“大而无当”问题?

  比如“品牌”的问题,我们在其上的包装有没有虚掷?是否起到了应有的作用?我们是怎样检验其哈根达斯现象的?这上面的重要意义,在不同阶段上就显现出来了。可能我们都不得不直面的一个现实就是,中国的房地产开发商们在“品牌”和“营销”上的投入,如果不能仔细研究分析的话,同时就会产生一个个品牌与营销的黑洞。

  关于消费者的需求问题,就是我们怎么才能掌握到消费者的需求?那么多人力物力做过的调研,所起的作用到底有多大?它会不会好像一种“全民学英语”,都希望从幼儿开始,一读十几二十年,可直到工作后这英语到底起的作用有多大?那么房事中的很多神话,与英语的神话可能也类同。他们之所以都能够诞生出来,跟我们的系列宣传,跟利益集团的利益始终相关,其实过程中都缺失了一种科学精神思考。

  对于房地产市场好坏与否的判断,比如说怎么看一个地区的好?在这个上面要建立标准。一段时间以来引起全国跟风的Shop-pingMall的商业大卖场模式,这种“热”有多少可以持续?它产生的原因和需要的条件是什么?如果我们没能搞清楚这些,做不好哈根达斯试验,它们很可能就会成为一个个埋没英雄之地。

  我们以为,房地产代理和顾问公司的作用,不是要在开发商的激情上添火,而是要为未来的发展计划,寻求一条切实可行之路。提供出有建设性的工具理性建议。可能我们会在不少项目上,建议开发商暂停或不开发,这只能说明健康的代理与顾问的工作作风。房地产市场要在健康有序中发展和成长,不能只想着去描绘辉煌的远景,而应该切实知道自己的“底线”在哪里。所谓“当行则行,当止则止”,而不是“止所不得不止”。这是一个值得全行业深入思考的问题。

  地产界怎么做“哈根达斯试验”?毕竟房地产和雪糕不同。而“哈根达斯现象”实际是一种思想规律而非表面问题。就像我们在做一种住区实验时,会遇到社区的会所设置与如何收费的问题,会遇到开发商自己贴钱搞群众团体活动和区内公交问题一样,实质上可能更多的都是一些不得不为之的造市行为。而没有做好客户价值认知的哈根达斯试验。

  比如深圳的两个著名住区的例子,一个大搞老人合唱团甚至要去参加国际比赛;一个会所西餐厅收费经营也依然订位困难。可能老人合唱团之类不一定能够持续发展,总是用物业管理费贴钱,反而可能侵犯其它“不在场”的老人的利益;而商业经营会所反倒认知价值更高。这里面的问题可能就反映出,社区好似一个个大容器,而里面的功能就像是那些“满或不满的雪糕”。做得多的反而没讨到好,还影响到整体的价值认知;做的巧的结果可能挤在那个西餐厅吃上个一回两回,反还可能成了里面的住房购买者。

  (作者系世联地产顾问(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世联地产顾问(中国)有限公司品牌总监)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陈水扁“5-20就职”
飞人乔丹2004亚洲之旅
乌鲁木齐发生坠机事件
美英军队虐待伊俘虏
伊临管会主席遭袭身亡
深交所中小企业板块
影星牛振华遇车祸身亡
第5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
首届中超联赛 汤尤杯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