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通行币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2004年度金融行业业务转型论坛 > 正文
 
国际金融巨头来京觅商机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5月19日 15:11 北京现代商报

  “2004北京国际金融论坛”今天正式开讲。在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和国企改革进行到关键阶段的今天,此次会议为国际金融巨头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发掘商机的良机;而对首都来说,既是学习,也是向世界递上一张新北京的“新名片”

  “2004北京国际金融论坛”前所未有的高规格:联合国、IMF、世界银行、欧盟、经合组织以及有关领导人将联袂出现在人民大会堂;每次来华都会受到国家有关领导人接见的
全国偶像歌手大赛 第39届世界广告大会
缤纷彩音风暴免费听 激情新势力性感新锐动
部分世界500强金融机构的高级领导——德意志银行集团、荷兰国际集团、日本野村控股、摩根大通银行、花旗集团、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汇丰控股、美林国际、高盛集团、瑞银投资银行等的一号人物都调整工作日程,全部按期赴会;国内各金融监管部门和主要金融企业的领导也将齐刷刷到场,其阵容之强大与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可以媲美。

  借本次论坛,北京初展其金融魅力,而对国际金融巨头们来说,则是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发掘商机的良机。

  独特的魅力

  在众多的国际组织的领导和国际金融界的巨头的眼里,到中国来,到中国首都的人民大会堂聚首,探讨关于“金融发展与金融业治理结构”这样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话题,无异于一次隆重的“外事访问”。在重要的话题之外,到经济快速发展的中国来,到人民大会堂这样一个举世瞩目的地方,本身就有很多意味。

  推迟了即将举行的公司董事会会议,日本野村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氏家纯一先生赶在论坛开幕前一天下午搭乘最后一次航班来京;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首席执行官约翰·亨金先生也推迟了专机离京赴沪的时间,取消了原定的青岛之行。

  像这样的嘉宾还有很多

  论坛以不可抗拒的魅力吸引了每一位参会嘉宾。“在尽可能多的增加了参会名额后,到现在还不断有人来报名。”组委会有关人士告诉记者。

  中国经济改革的魅力。自从2001年12月11日中国加入WTO之后,全球化就成为中国改革与开放的一个重要话题。学者们的共识是,中国过去25年的经济改革能够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中国实行的对外开放政策。对外开放的结果就是中国日益成为全球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入世则加快了这一进程。正是因为对外开放和全球化终结了中国与外界“不甚往来”的状况。过去几十年,中国已经先后加入了联合国、IMF、世界银行和WTO,这些国际组织和国际金融机构的领导关心中国的改革和发展,因此齐聚中国介绍国际经验。

  北京的魅力。这次“一行三会”与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一行三会”领导周小川、刘明康、尚福林、吴定富与北京市市长王岐山共同担任论坛组委会主席的国际金融论坛是首都金融发展史上的一大盛事,在中国金融史上也是首次。

  北京作为首都,是全国的政治、文化和国际交往中心,是中国最大的金融政策和信息中心,在为中国金融业搭建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平台方面具有首都特有的政策和信息优势。

  不妨看看首都的金融中心区——金融街,在此入驻的法人金融机构超过了300家,既有“一行三会”等中国最高金融管理机构、监管机构,还有工行、中行、建行、人保、人寿、再保险等国家大型金融机构,还包括其他国内外金融机构。金融街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金融政策和信息中心。金融地理学家、香港大学中国国际发展中心主任赵晓斌博士指出,信息对于一个城市的金融业地位如何起到决定性作用,北京正是产生金融信息最多的地方,因此北京金融业发展大有可为。

  巨大的商机

  拥有1456万常住人口的北京以其独特的市场地位令每一个跨国金融巨头不敢小觑。对外开放的大门只要打开一个小小的缝隙,就能看到枕戈待旦的外资机构等在门外。今年3月,《金融机构衍生产品交易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出台,花旗和汇丰随即在长安街比邻开业。美国大都会、中宏、德国慕尼黑再保险公司也在不久前正式进京。

  而到12月11日,根据中国入世承诺,外资银行将被允许在北京等城市开展人民币业务,届时将有更多外资金融机构登陆京城。

  巨大的市场机会像磁石一样吸引着国际知名投行,尽管中国人保和中国人寿已经先后在海外上市。中国的国有银行改革已经进入关键阶段,中行和建行作为股改试点的重组改制工作正在紧张进行,中小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参股的工作进展得如火如荼;国内很多大型企业已经或即将到境外上市,外资金融机构已经通过QFII投资中国股市;中国保险市场蕴含的巨大潜力令国外保险巨头纷纷通过合资进入国内保险市场。可以说,未来若干年中国金融业对外资金融机构而言蕴含着极大的投资机会,中国的经济持续发展导致对金融服务的强劲需求给这些国际金融巨头极大的发展机会。

  有人估计,十六大以后,中国国企改革中的重组和并购业务有近10万亿的潜在市场。世界500强的金融巨头们显然不会无视中国金融市场和国企改革中的巨大商机,因此这些年来他们不间断地来到中国,来拜访中国的国家领导人、拜访中国金融监管机构的负责人、拜访中国重要金融机构的掌门人。

  这次论坛既有国家领导人会见重要嘉宾并致辞;又有“一行三会”的主要领导进行主题演讲;还云集了中国几乎所有重要金融机构的掌门人。对这些国际金融巨头而言,能够在同一个场合见到他们到中国想接触的金融界大部分重要人物,并且能够在这些人物面前展示自身的形象、表达对于中国金融市场的看法,与中国金融界的重要人物交流,机会怎能轻易错过?

  现实的机会

  从金融巨头们的演讲主题中不难看出他们对于中国金融业和北京金融业的高度关注。

  在论坛上,199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蒙代尔、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行长和首席执行官约翰·亨金、美林国际董事长伟凯文、汇丰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兼香港上海汇丰银行主席艾尔敦、瑞银投资银行全球执行主席里昂·布里坦勋爵将分别就“欧洲诸金融中心的分工、竞争与合作”、“北美自由贸易区框架下多伦多金融发展的经验与挑战”、“全球金融发展趋势及对北京的建议”、“金融中心发展:伦敦经验以及世界中心城市发展中的金融功能与北京的角色”向北京介绍其他重要城市发展金融产业的经验,并为北京的金融产业发展献计献策。

  而对北京来说,既是学习,也是向世界递上一张新北京的“新名片”。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陈水扁“5-20就职”
飞人乔丹2004亚洲之旅
乌鲁木齐发生坠机事件
美英军队虐待伊俘虏
伊临管会主席遭袭身亡
深交所中小企业板块
影星牛振华遇车祸身亡
第5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
首届中超联赛 汤尤杯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