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监管婴幼产业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5月19日 09:52 中国经济时报 | |||||||||
本报记者 刘树铎 经商的刘海龙最近可是忙得不得了,每隔那么一两天就要在石家庄和北京之间往返一次。三年来,在这两地之间穿梭了多少趟,恐怕他自己也记不清楚了。他是做婴幼儿服装生意的,专门搞批发,在北京和廊坊都有自己的销售点,由于人手比较少,所以忙得不亦乐乎。
约了几次,好不容易在北京百荣世贸商城“逮”住了他,见到记者的第一句话就是:小本生意,能有什么可说的呢?但“不说也得说”,想听的就是“小本生意的故事”。后来知道,在偌大的商场地下一层,随便抓一个人,都保准能讲上一大堆“小本生意的故事”。 38岁的刘海龙做生意已经有15个年头了,最初是给别人打下手,后来逐渐摸出了门道,开始自己搞批发,曾经作过玩具生意,做婴儿服装的生意才是近几年的事情,已经办起了自己的工厂,虽然他最终也不肯透露利润到底是多少,但从他的表情中能够看出几分得意。“小本生意,不好多说”,这是他最后说的话。 在婴幼儿用品这个行业里,如果说刘海龙是做小本生意的话,那么,南京点点婴幼儿用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朱必红则是由无本生意做成了大生意。 当记者最初跟他通上电话的时候,他正在江苏的老家处理一些家务事,还是他的属下把他的故事大致讲了一下。 差不多在十年前,朱必红下岗后到大连烤肉串,逐渐攒了一些钱,由于所开的烧烤店紧靠大连妇幼保健医院,常常有不少妇女、小孩顾客常到店里来,商机慢慢浮现在他的眼前,他萌发了开一家婴幼儿用品店的念头。 没想到这一下子就一发不可收拾,而今南京点点婴幼儿用品有限公司已经成了全国的品牌,目前还在以加盟专卖店的形式向全国招商。 副总经理陈庭平告诉记者,而今的婴幼儿用品市场竞争非常激烈,生意已经非常不好做了,如果不寻求特色化的经营,将很快被挤出市场。 竞争归竞争,但婴幼儿产业的巨大潜力却也不能不让人怦然心动:据统计,我国现出生人口每年2000万,针对0-4周岁婴幼儿,消费群体就有8000万之巨,仅以每个消费对象年消费1000元来计算,就有一个800亿的市场,而目前却只开发了20%。在精明的商家眼里,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孩子是父母的宝贝,更何况现在又都是独生子女,十月怀胎、一朝分娩,他们无疑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加之生活水平提高了,父母的腰包就是购买力,婴儿食品,婴儿玩具,婴儿服装,婴儿护肤品,婴儿药品和保健品,婴儿教育,随便拿出哪一类都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正像前文所分析的那样,商家铆足了劲赚钱,当然喜上眉梢;父母铆足了劲花钱,岂能不愁眉苦脸? 但这一切在中华女子学院社会系张静老师看来,却怎么也乐观不起来,她在接受记者采访之前,认真研究了一些资料,她吃惊地发现,面对巨大的市场,国内婴幼儿用品产业却才刚刚起步,上万家公司竟然没有领头的企业,也没有形成强势品牌。例如,婴幼奶粉厂全国有120多家,婴儿营养品则高达1200多家;玩具厂商更多,有8000多家。这么多厂家,难免鱼龙混杂,部分厂家的产品质次价高,欺骗消费者,获取非法利润,加之国家有关政府部门的监管薄弱,终于酿成了“劣质奶粉事件”的巨大悲剧。 一说起市场的监管,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系主任刘淼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几近于愤怒:出了事故才开始管理,以前,那些政府官员都干什么去了?比较而言,我们的家长们太悲哀了,也太可爱了。从某种程度上说,企业也许没什么应该指责的,毕竟在商言商,获取利润是他们最大的目的。关键是我们的政府部门到底该充当和扮演什么角色,现在不仅仅是反思,而是到了怎样行动的时候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