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通行币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找出“经营土地”背后的诱因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5月19日 09:22 经济参考报

  在“经营城市”的响亮口号之下“经营土地”一度在各地兴起。据报道,一些地方政府在这一口号下,兴起了“卖地风”,动辄就是成百上千亩,其名义五花八门。在经营土地背后,一些地方政府向土地管理部门直接下达年度土地出让指标,以求完成财政“创收”任务。以非市场化的方式低价征地,高价出让,已成为不少地方创造“政绩”、增加财政收入的重要渠道。

全国偶像歌手大赛 第39届世界广告大会
缤纷彩音风暴免费听 激情新势力性感新锐动

  从整个卖地过程看,卖地的收益和成本在不同地方官员任期中的分布是不平衡的。在目前的卖地运做中,在任政府官员将土地出卖,卖地的收益都由在任的官员支配。可以用于任期内的建设投资,以形成“政绩”。这还是假定整个过程都是市场化的,透明的,没有腐败行为的。如果考虑到其间可能出现的腐败问题,在任官员卖地的收益便无法准确计算了。

  那么,如何对地方政府卖地行为进行约束呢?因为土地的出让金实际上是若干年土地使用期的地租之和,政府获得的土地出让金有很大比率是预支未来的收益;表现在跨期地方政府角度,则是在任政府提前支取下任政府的收入,这种对土地收益的透支对于下一任政府不公平。因此,可以对土地的出让金恢复其地租的经济学本质,即在任的地方政府可以卖出土地,但是土地的收益则应按土地的使用年限分期支付,如50年、70年之内分期支付。对于本届政府来说,卖的地越多,应该为下一届政府留下的预期收益就越多;对房地产开发商来说,因为土地出让金分年度支付,降低了房地产开发的成本,也有利于房地产行业的发展。

  目前,地方政府官员为追求“政绩”,习惯性地追求当地的经济增长率、城市化进程和一些表面化的“形象工程”。然而,钱从哪里来?据调查,一些市、县、区的土地出让金收入已经占到财政收入的35%左右,有的甚至高达60%。

  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和评估目前的城市化进程,来看看当前的土地经营已经到了何其离谱的程度。据统计,在各地城市的共同推动下,最近10年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以年均提高0.63个百分点的速度发展。按照这一速度,在未来10年内,我国城市化水平将达到世界发展中国家38.4%的平均水平;在未来20年内,将达到世界47%的平均水平。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我国城市化水平要达到47%的世界水平,需要转移农村人口1.5亿人;如果要将城市化水平提高到与中国的工业和经济发展相应的水平,则要转移农村人口2.5亿人。这里还包括每年城市将有800万—1000万左右下岗失业职工的安置问题。按照这一估算,从目前开始,我国未来20年内至少要建1000万人口的城市20座,或100万人口的城市200座。这一目标是否可能呢?这组数据间的巨大反差,从一个特定的侧面反映了城市土地过度出让推动下的城市化的“政绩”泡沫。

  近年来,为数不少的富豪落马,成为“问题富豪”。这些问题富豪的财富积累几乎无一例外地都与房地产开发有关。而问题富豪的后面,往往也会牵连出一些主管的政府官员。

  在土地经营热潮中,大量的寻租机会也是一个重要的驱动力。据有关部门统计,由于土地市场管理中存在种种不规范,根据土地交易量估算,我国每年国有土地收益流失至少在100亿元以上。

  土地出让过程中寻租的形式也纷繁复杂。首先,当前很多国有土地仍然是通过协议出让或划拨形式,其间的不透明自然酝酿了寻租的机会;其次,因为不同用途的土地价格不同,于是擅自改变土地用途就成为寻租的一个途径。另外,一些地方未批先占、少批多占、越权批地的违规用地现象大量存在,如将耕地和良田瞒报为荒地劣地等欺骗手段,违规占用土地;还有的低价协议出让,擅自减免低价,不依法追缴土地出让金等。

  因此可以看出,在房地产的市场化开发的背后,则是大量土地出让的非市场化,是行政价格与实际市场价格之间的巨额差价。这既是驱动不少地方政府大量卖地的动力,也是寻租行为产生的温床。要遏制其发展,只能实行透明的、公开的市场化土地出让。作者:赵富山 田大伟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发布日期:2004-5-19星 级: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乌鲁木齐发生坠机事件
美英军队虐待伊俘虏
伊临管会主席遭袭身亡
飞人乔丹2004亚洲之旅
台湾“大选”验票
深交所中小企业板块
影星牛振华遇车祸身亡
第5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
首届中超联赛 汤尤杯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