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通行币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缩小“数字鸿沟”(信息化论坛)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5月18日 05:02 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马颂德

  在2000年世界首脑会议的倡议下,2001年11月联合国安南秘书长宣布,联合国成立了旨在缩小“数字鸿沟”的信息与通信技术工作组(UNIn-formationandCommunicationTech-nologyTaskForce)。2002年6月,第56届联大召开特别会议讨论缩小“数字鸿沟”问题。会议还决定,在2003年召开世界首脑专门会议,进一步从高层次大力呼吁开展切实行动来缩小
全国偶像歌手大赛 第39届世界广告大会
缤纷彩音风暴免费听 激情新势力性感新锐动
“数字鸿沟”。世界各国普遍认为,联合国旨在促进信息社会均衡发展,缩小“数字鸿沟”的努力,可以与1992年召开的环境与发展大会上推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同等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信息技术飞速发展

  八十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大力发展信息技术,促进了经济的增长。信息技术发展与推广应用,尤其是近十年来国际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不仅带动了信息产业的发展,传统产业如制造业和服务行业,也在信息技术的带动下,焕发出新的竞争活力。目前,在发达国家和一些新兴发展中国家实现社会信息化的进程中,确实显现出令人乐观和振奋的前景:电子政府提高了政府工作效率;电子商务缩小了企业与客户、企业与企业间的距离,提高了企业的效率和在市场上的快速反应能力;金融业信息化,不仅极大地方便了用户,也大大加快了资金流转;宽带通信和卫星通信技术的发展,为远程医疗、远程教育提供了可能。以信息技术推动的社会信息化,正在改变人类的生产与生活方式。

  正因如此,人们曾经认为信息技术的应用会给发展中国家与落后地区的发展创造跨越式发展的机会。假如信息技术确实能缩短落后地区与外部世界的距离,假如国际互联网确实使人人平等地具有了获取信息与知识的机会,假如远程医疗与远程教育确实给落后地区提供了快速廉价的一流服务和高水平教育的机会,假如……

  然而,近年来的现实表明,信息技术给发达国家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和社会进步的同时,发达国家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在使用信息技术上的差距正在迅速扩大,这种被称为“数字鸿沟”(DigitalDivide)的巨大差距甚至大大超过了世界上的贫富差距。全球高收入国家(约占全球人口18%)的人均GDP为最低收入国家(约占全球人口20%)的人均GDP的100倍,而按信息化指标(如人均计算机数,人均上网人数)衡量的差距则高达500倍以上。目前,美国一国拥有的计算机数为全世界其他国家的总和;世界上95%的互联网用户集中在不到5%的人口中;纽约一个城市拥有的网络主机数超过了全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国家总和,芬兰一个国家的网络主机数超过了非洲大陆的总和。

  为何形成数字鸿沟

  “数字鸿沟”不仅存在于国家与国家之间,也存在与一个国家的不同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不同年龄段的人员之间(如在中国,85%以上的互联网用户为35岁以下的年轻人)。考虑到信息化在推动社会发展方面的作用日益增大,世界舆论普遍认为,巨大的“数字鸿沟”即巨大的信息化差距将进一步扩大贫富差距,使全世界近年来为缩小贫富差距的巨大努力化为乌有。在这日益剧烈的竞争性社会中,让人人都有获得信息的机会,已经不仅仅是民主权利的问题,而是发展权、生存权的问题了。

  “数字鸿沟”的形成有其深层次的社会和经济背景。除了贫富差别、受教育程度差别等原因外,信息和通信领域的核心技术主要被少数几个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所控制,技术与价格的双重壁垒也是日益加大的“数字鸿沟”的重要原因。广大发展中国家面对信息技术被少数跨国企业垄断、数字鸿沟日益扩大的现实,忧心忡忡。他们在国际社会与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正在被“边缘化”。数字鸿沟的扩大正在加剧贫富差距和两极分化,严重地威胁到发展中国家以及整个人类社会的稳定和安全。广大发展中国家强烈呼吁联合国应该发挥作用,帮助发展中国家掌握和利用信息技术,缩小“数字鸿沟”。发达国家中的有识之士也感到了两极分化给世界安全和稳定带来的威胁,一些大企业也预见到通过缩小数字鸿沟的行动将会带来更大的市场机会,客观上形成企业与公益事业的双赢局面。因此联合国关于信息技术促进发展,缩小数字鸿沟的倡议得到了世界各国、社会各界的广泛响应。

  中国的现状

  中国的信息化建设近年来取得了巨大成就。信息化对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影响正在逐步加大,信息产业(包括与其相关的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和地位逐年上升。信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由1993年的2.45%提高到1998年的4.66%,新增加值对当年新增GDP的贡献率由1993年的4.22%提高到1998年的11.00%。1999年中国信息产业对GDP的贡献率达10%以上,在GDP增长率7.1%中,信息产业的贡献约占1个百分点。信息产品的出口额还占了中国出口总额的1/5。近10年,信息产业年增速超过32%,高于同期全部工业年均增速近18个百分点。以金税、金关、金卡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应用标志了中国信息技术的大规模应用;以CAD、CIMS技术为代表的企业信息技术应用有较大进展;电子政务、电子商务、远程教育、远程医疗进一步发展。2000年,中国电子商务交易额将达到8亿元人民币,并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到2002年,预计将达到200亿元人民币。

  (摘自亚太城市信息化论坛第三届年会文献)

  亚太论坛年会是为响应《联合国经社理事会部长宣言》和“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提出的“消除数字鸿沟”的倡议、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和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于2000年起共同实施的。论坛旨在促进亚太地区城市信息化的发展,为亚太地区城市信息化政策制定者和决策者提供一个交流观点、政策和战略、经验和教训的平台,促进国家之间和区域之间的合作,尤其是南南合作,从而消除此地区乃至整个的“数字鸿沟”。

  “数字鸿沟”又称“信息鸿沟”,指当代信息技术领域中存在的差距,简言之就是对信息的掌握、拥有、控制和使用能力上存在的差别。它既存在于信息技术的开发领域,也存在于应用领域,特别是由网络技术产生的差距。

  《国际金融报》 (2004年05月18日 第八版)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美英军队虐待伊俘虏
韩法院驳回总统弹劾案
温家宝总理出访欧洲
印度2004年议会大选
台湾“大选”验票
影星牛振华遇车祸身亡
第5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
汤尤杯中国捧回双冠
中超首轮周末激情揭幕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