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通行币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营造专家型工人成才条件(HR论坛)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5月18日 04:20 人民网-市场报

  尹卫国

  近日来,多家媒体报道了当代中国产业工人两位杰出代表的先进事迹,一位是青岛港桥吊队队长许振超,被誉为金牌工人。另一位是上海液压泵厂车床工李斌,被誉为专家型工人。我国经济发展需要造就千百万专家型工人。高技能人才短缺已成为制约我国制造企业发展的瓶颈。“技工荒”出现的原因在于我们评估人才的观念和机制偏离了正确的航标,偏废
全国偶像歌手大赛 第39届世界广告大会
缤纷彩音风暴免费听 激情新势力性感新锐动
的人才观阻碍了专家型工人的成长。

  在不少大学生心目中,坐办公室、当白领、做管理工作是人才,与机器设备打交道不是人才,工人被狭义的理解为生产岗位上的操作工,不需要多高的文化素质,是苦脏累的代名词。可怕的是,这种观念似乎已经被社会和广大公众所认可,突破这种错误观念迫在眉睫。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越来越细,工人的概念要与时俱进,给予科学的诠释。李斌、许振超,既是战斗在生产一线的工人,又娴熟地掌握了专家的知识和技能,他们的身份究竟是工人还是专家呢?能截然分开吗?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产业工人的知识文化结构快速更新。李斌、许振超几十年前跨入工人行列时学历确实不高,但如今李斌带的徒弟全是清一色的本科生,能说当代工人是低文化者么?观念一新百新,只能彻底屏弃过时、陈腐的旧观念,才能吸引越来越多的高学历、高素质者投身于生产一线艰苦创业,激励一线工人学技术、学管理、钻研业务,成名成家。

  在我看来,专家型工人应是具有丰富实践经验、高超操作技能与广博专业理论知识的技能人才。目前,专家型技术蓝领比例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尤其是制造业规模及质量的重要“软件”指标。据统计,中国具有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等级的技术蓝领仅占职工总数的5%,而欧美发达国家则高达40%左右,两者相比差距甚大,远不能适应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之需求。最近在海南召开的博赘亚洲论坛2004年年会上,许多外国经济专家一致认为,与美、日、德、英、法世界制造业大国相比,中国尚不能称为世界制造业工厂,只是一个车间而已,除科学技术落后外,中国制造业人才严重匮乏大大削弱了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培养一大批专家型工人亟待打破人才成长的桎梏。毋庸讳言,目前影响一线工人成才成家的“隐形障碍”还比较多,如“身份歧视”,有的企业把员工分成干部身份与工人身份。身份不同,待遇也迥然不同,持有干部身份的在职称评定、培训深造、外出学习考察,乃至于工资、奖金等方面享有的待遇自然比工人高出一截。这种“身份歧视”严重挫伤了一线工人学习、钻研业务技术的积极性。能否出李斌这样的专家型工人,关键取决于是否清除形形色色的阻碍人才成长的“障碍物”。

  《市场报》 (2004年05月18日 第二十二版)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美英军队虐待伊俘虏
韩法院驳回总统弹劾案
温家宝总理出访欧洲
印度2004年议会大选
台湾“大选”验票
影星牛振华遇车祸身亡
第5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
汤尤杯中国捧回双冠
中超首轮周末激情揭幕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