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通行币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联工发”融资骗局(财经观察)(组图)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5月18日 03:59 人民网-市场报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的标志与“联工发”的假标志对比
  最近几年,一家叫联工发国际集团的公司一直打着联合国工发组织的旗号,信誓旦旦地说可以给企业招来项目,给地方拉来投资。结果,在全国骗了二十多家大公司,金额达到近千万元。

  联工发光环

  2000年8月14日,一家号称有联合国背景的公司———联工发国际投资有限公司在北京成立。短短三年的时间,这家公司已经把业务触角伸向了内蒙、新疆、辽宁、山东、山西、陕西、江西、四川、广东、福建等全国十多个省市。而联工发国际集团下属的公司更是多达十几家,包括联工发国际投资公司、国际担保公司、国际评估公司、国际贸易公司等多家国际号的公司。

  央视《经济半小时》栏目的记者对此做了调查。2003年8月,北京市某房地产公司的吕经理通过朋友认识了联工发公司的法人代表张照朴。第一次到联工发公司,吕经理就被这家公司的气势给震住了,“贵宾室感觉就像人民大会堂国家领导人接见的会议室,特别气派。有名人的题词,也有很多领导的拍照,也有联合国的授权委托书,还有联合国的很多证书。一看真的是联合国下属的机构。”

  受骗

  2003年9月,也就是吕经理认识张照朴一个月以后的一天,张照朴告诉吕经理他们合伙赚大钱的机会来了。北京市有一栋名为荷华的大厦正打算以9亿元对外转让,而他手头上正好有一家阿拉伯某协会委托他在北京买一栋楼。张照朴说,荷华大厦想转让卖掉,阿拉伯正有一笔资金20亿元人民币来买这个荷华大厦。13亿元买,7亿元装修,整个前前后后他都安排好了。

  9亿元买进荷华大厦,20亿元卖给阿拉伯某协会,除掉7亿元的装修费,还可以轻而易举地赚取4亿元的差价。这么好的买卖,为什么张照朴不自己一个人做,而要找吕经理一起来分享呢?张照朴向他解释说他们是联合国政府机构,不能直接买,买了赚不到利润。

  为了打消吕经理的疑虑,张照朴向他出示了一份阿拉伯某协会和联工发签署的20亿元钱的委托协议书。吕经理不再怀疑这件事情的真假,于是答应和张照朴一起来操作这起空手套白狼的买卖,赚取的差价双方按照四六分成。这个时候,张照朴又向吕经理提出了一个新的要求说:“大厦的中式设施要改为阿拉伯式的,要花策划、设计、绘图等等费用。所以我们提出,你要和我们合作,你必须要有300万元的资金。”

  相对于可能到手的一亿多元的利润来说,300万元不算一个大数。于是吕经理爽快地和联工发签下了合作协议书。根据协议规定,这次收购荷华大厦项目的操作期限是3个月。协议签定后,吕经理很快将300万元的包装费打到了联工发公司的账上。然而从那以后,张照朴再也没有和吕经理联系收购荷华大厦的事情。3个月的期限很快就到了,吕经理觉得事情好像有些不对劲,

  在感觉自己可能上当受骗以后,吕经理开始从周边调查联工发公司的背景,并向公安机构报了案。调查的结果让他十分震惊。原来他自己不知不觉地掉进了一个骗局,所谓阿拉伯某机构有20亿元委托联工发购买大厦的事纯属是子虚乌有。

  探访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是否真的有这家企业?我们采访了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中国投资促进处的首席代表胡援东先生。

  作为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中国投资促进处的首席代表,胡援东在这里工作已经9年了,当记者找到他时,他第一句话就是声明,联工发国际(集团)有限公司与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没有任何关系。胡援东说,“当时我们跟这几个省的经贸委有合作。我们在经贸委下边设立了联络站,有的地方叫工作站。在河南,是跟河南的对外经济贸易委员会签了一个合作协议,做一个这样的工作站。张照朴后来是在这个工作站工作。”

  原来,从1997年起,犯罪嫌疑人张照朴就曾经在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中国投资促进处河南工作站工作,直到2000年11月15日,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中国投资促进处在河南的项目运作结束后,就与张照朴解除了关系。而张照朴正是利用了对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工作的了解,才谋划出这一系列的诈骗案。

  张照朴其人

  记者了解到,张照朴原名郑奎俞,是福建的渔民,早年出国,回国以后摇身一变,更名为张照朴,自称上海复旦大学毕业,并且拥有副教授的职称,然后开始了他的行骗生涯。在创办联工发国际(集团)有限公司以后,张照朴不惜重金包装,他先后承租了租金比较昂贵的华润大厦和中国人寿大厦的整整一层写字楼,并且招收的公司员工大多都是本科和研究生毕业,给人的感觉就是公司实力相当雄厚;另外,通过电脑作假,制作一些张照朴与领导人的合影,再制作一些联合国工业组织的证书,从而更加让人不容置疑。

  张照朴一般先通过当地政府或直接与项目单位取得联系,表示可以为企业、政府的项目进行包装、评估后融来大笔资金,从而利用各地招商引资急迫的心理,迅速取得当地领导的信任。如此一来,企业基本不会对联工发有任何怀疑。

  联工发借口为每一个企业融资时,都会签订一个《不绕过不泄密协议》,而这个协议规定,签约者不能透露任何信息给任何第三方,否则算违约,从而也蒙骗了不少企业。而这些受骗企业一般“打掉牙吞到肚子”里,不愿意对外声张自己的“受害”事实,也就不会向公安部门报案。

  《市场报》 (2004年05月18日 第九版)
骗子张照朴
张照朴受审
全国偶像歌手大赛 第39届世界广告大会
缤纷彩音风暴免费听 激情新势力性感新锐动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美英军队虐待伊俘虏
韩法院驳回总统弹劾案
温家宝总理出访欧洲
印度2004年议会大选
台湾“大选”验票
影星牛振华遇车祸身亡
第5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
汤尤杯中国捧回双冠
中超首轮周末激情揭幕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