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通行币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一场全国大赛缘何失去诚信(调查·聚焦)(组图)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5月18日 03:52 人民网-市场报
  新华社记者 崔峰 颜秉光
  日前在哈尔滨举行的一场“全国青少年文化活动周东方魅力之星大赛黑龙江地区选拔赛(简称青少年魅力大赛)因组织者管理失误和漏洞,出现工作人员篡改分数等问题,引起家长和选手的不满。他们纷纷对比赛的权威性、组织形式产生质疑。而大赛的举办者竟也有自己的“委屈”。

  选手、家长质疑:

  大赛有没有章法?

  今年“五一”长假期间,青少年魅力大赛在哈尔滨举行。按照《细则》通知:“比赛分为声乐、器乐和舞蹈3大部分,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年龄和专业参加幼儿、儿童、少年和青年不同组别的比赛。”正是因为要将孩子“展现在全国大众面前,真正站在文艺舞台”,很多家长立刻被大赛的全国性规模、主办单位的权威吸引,纷纷给孩子报名参加,并督促他们对指定的参赛项目日夜练习。

  孙女士说,5月6日,她带领孩子来到比赛场地看初赛成绩。如果入围,当天举行复赛。刚进屋就看见一大群家长围在一起议论纷纷,其中一个家长气愤地质问:“我家孩子所在的组复赛怎么多了4人,他们从哪里来的?”另一老人也大声喊:“临时变规则,这是什么比赛,太不公正了!”

  孙女士找到孩子所在组的名单,发现榜上有名。“可仔细一看,我觉得不对劲儿,14人参加初赛,13个人进入复赛。其他组别的结果也大致相同。在场的家长对这种现象感到十分疑惑。”

  孙女士的孩子继续在4组比赛。全部选手演奏完毕,主持人宣布:“4组比赛结束,休息5分钟,5组准备!”“这时,有一个评委几次走下台给自己的学生打电话,催促他快点来。过了一会儿,主持人突然宣布,4组比赛继续进行!我非常气愤,问她‘4组不是结束了吗?怎么又出来一名选手’?她回答:这孩子有特殊情况!”孙女士说。

  一名家长愤怒地说,比赛中还有工作人员为选手改成绩。在组委会提供的《复赛总表》上,记者看到,在一选手成绩单上,5个评委的打分表均有明显的涂改痕迹,分别由原来的8.4、8.2、8.4、空白、8.5分改填为9.0、9.0、9.5、9.0、9.0分。

  “说不清、道不明”

  大赛组织漏洞多

  同样带孩子参加比赛的李女士证实了孙女士的说法。她说:“只要需要,还有很多家长都可以作证。”她认为,《细则》明确写着:本次大赛为国家级赛事预选赛,对选手今后的前途、发展等将产生一定的影响,要本着严肃艺术、公正、公开,使选手的才华得到充分展示的原则进行。“但我认为,这次比赛已经在孩子和家长心中失去了诚信。一,既然是比赛就要有竞争,为什么初赛和复赛的人数相差不多,而且规则临时变化?二,比赛过程中,出现评委给选手打电话、选手重号等问题,这是怎么回事?第三点最不能让人理解,堂堂的国家级大赛,评委打的分数竟然可以随意篡改,这些不正之风到底给我们的孩子怎样的引导?”

  负责本次大赛总体管理的艺术总监郭耀武解释说:“复赛中,有4个被淘汰的选手哭哭啼啼要参加复赛,评委一考虑只要够8分也可以,我就让他们继续参加复赛了,但规定他们不计算总成绩;选手重号是因为工作人员工作失误造成的。”

  郭总监说:“篡改大赛的成绩是我们办公室主任孙宏晶干的。我们都不知道!”对此,孙宏晶解释说:“这个孩子有特殊情况,因为大赛组织出现了失误,而这名选手的家长又了解了上述内情,并且和总监吵过,所以我也是出于为大赛着想,怕家长张扬出去,才为这名选手改动成绩的。”

  走访中,不少家长同样表达了对比赛的不满。参加声乐比赛的一名选手的家长对大赛工作人员的素质提出了质疑:“大赛组织蹊跷咋这么多,比如那些工作人员根本不懂艺术,主持人连外国歌曲的名字都读不准,这样素质的人如何能组织一场全国的艺术大赛,简直是误人子弟!”

  孙宏晶说:“我们都是‘艺术总监’临时招聘来的,我还没有正式从学校毕业。整个比赛都由‘总监’说了算,他是经理聘来的。”

  组委会副秘书长告诉记者,他并不知道自己已经被选为“副秘书长”。“本来我们不想搞这次比赛,但哈尔滨市外联文化发展中心王嘉宁主任拿来了‘上面’的委托书。当时我就叮嘱过他别乱整,并打算监督比赛,但因为工作忙,也没有过去看看,但我们也有其他领导在。”

  采访中,还有家长对比赛的费用产生了怀疑:李女士说:“一个孩子初赛和复赛一共得交240元,总共有近500个孩子参加比赛,而且多数孩子都参加了初、复赛。再者组委会也不应该给我们这种白条子收据呀!”郭总监说,费用是组委会规定的,相对其它比赛算是低的。

  现在,很多孩子都在学习舞蹈等,她们希望比赛提高自己。

  “层层转包”

  产生“豆腐渣大赛”?

  “大赛成绩既然被随意篡改,比赛规则可以随意变化,那还有什么公正和诚信可言?”中华曲艺学会副秘书长王天君评价说,“举办比赛可以促进孩子技能和水平的提高,开拓视野,但这样的比赛只能教孩子学坏!”

  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系副主任王立和说:“举办比赛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可以整合社会资源,对孩子进行教育。有关部门组织这样大型的比赛初衷是好的。关键是要把‘好事办好’。但目前社会存在两个误区:一是对比赛的社会影响不重视,二是开展比赛等艺术教育的指导思想不正确,单纯为经济效益服务。”

  王天君认为,这件事情不是偶然发生的。“近年来,文化艺术领域也兴起了‘转包风’,很多比赛都是组织者‘委托’来的,成本一般较高,因此收费高,也就有了‘敛钱’的嫌疑。”

  王天君说:“建筑工程的层层转包必然产生劣质工程,而艺术比赛一旦染上了‘转包’的恶习,产生‘豆腐渣大赛’也在意料之中!因此我们必须从管理体制和制度创新上进行反思。”

  《市场报》 (2004年05月18日 第五版)
全国偶像歌手大赛 第39届世界广告大会
缤纷彩音风暴免费听 激情新势力性感新锐动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美英军队虐待伊俘虏
韩法院驳回总统弹劾案
温家宝总理出访欧洲
印度2004年议会大选
台湾“大选”验票
影星牛振华遇车祸身亡
第5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
汤尤杯中国捧回双冠
中超首轮周末激情揭幕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