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形成冲力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5月16日 10:56 学苑出版社 | |||||||||
本文选自《经理人的六项战略修炼:孙子兵法与竞争的学问》第四章 速度是成功的关键因素的最后一个原因是,一旦达到了一个突破,速度提供了保持和利用市场冲力的能力。德军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的军事哲学就是在重点区域内开始同时进攻,并根据进攻的结果决定哪里暂缓、哪里要加强进攻力量。德军的增援部队不是被派往那些进攻受到阻碍的地点,而是被派往那些进攻已经取得突破的地点。这种作法使得他们可以向
同样的战略也适用于企业。举例来说,假定你的公司向市场推出了两个新产品;一种表现很好而另一种很糟糕,你会怎么做?哪种产品应得到更多的资源? 管理者的反应常常会是给予表现不好的产品更多的支持。他们认为既然那一种产品已经表现得很好了,增加的资源就应当部署于那种不是那么成功的产品上。一次又一次这么做的结果是,那些在开始取得成功的产品在即将“腾飞”时却得不到关注和资源的投入。 这么做绝对是错误的。你应该使成功的产品得到更多的资源、减少在失败产品上的投入,而不是增加在失败产品上的投入。当你有所突破时,就要好好利用它。当你发现竞争对手的产品线上有一个薄弱环节而你有个成功的产品时,要把你的资源倾注于它给予支援,保持这股冲力,并击败对手的反击。 进一步来说,除非你已经准备好在某个产品一旦成功时的增援力量,否则就不要发起任何进攻。如果你尚未准备好就进行攻击,你就丧失了使对方震惊和获得市场份额的机会,浪费了资源,并给你的竞争对手机会来了解你的战略和战术。那么,为什么要发起你无法完成的事情呢? 例如,在此前关于德国军队对坦克的驾轻就熟的讨论上,你或许认为坦克是他们所发明的。但事实上,它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一个战地记者和温斯顿·丘吉尔(Winson Churchill)的新颖主意。丘吉尔那时是英国海军的首脑,他看到克罗尼•安奈斯特•斯温顿(Colonel Ernest Swinton)关于把战场运输工具的轮子进行改造,使其成为“陆地船只”的想法能够打破战壕战的僵局,并使拥有坦克的一方获得战场主动权。尽管很难让目光短浅的盟军首脑相信他们需要一辆坦克,但第一辆坦克还是于1916年制造出来了。 为保守这一新型武器的秘密,它被命名为“坦克”,意思是给前线运水的车。在小型战斗中初试身手后,坦克的第一次正式实验是在坎布雷(Cambrai)战役中。 在1917年11月20日的清晨薄雾中,在1000门大炮和14个英国空军飞行中队的支援下,374辆坦克从英军阵地倾巢出动。主要作战目的是冲破德军兴登堡(Hindenberg)防线并抵达“后方绿地”,在那里骑兵部队就可以利用这个打开的缺口并攻击敌军的后方了。 结果完全令人惊讶,因为德军士兵一看到这种机器怪物,就吓得四处逃散。德军的阵线被撕破了五英里深六英里宽的一个缺口。但不幸的是,英军的将领们像德国人一样惊讶,他们没有后备的坦克来穿越这一缺口,骑兵的后备部队也就无法利用这次突破。这次进攻夭折了,这种机会直到牺牲了许多生命之后也没有再次到来。 同样的问题在商战中也会出现。一个产品或市场营销行动已经开始实施,但是,在最关键的时刻,资源储备却无法利用这次突破的机会。 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XII.15) 强化成功产品的必然结果是:当一个产品趋于失败时,要像扔掉炸弹一样抛弃它。相信把资源倾注于问题产品可以挽救局势,就像相信把更多的士兵驱赶到敌方防御良好的战线前可以取得胜利一样。你花费的成本将堆积如山,但却仍然不能达到目标。 以水晶百事(Crystal Pepsi)为例。当它在1993年推出时,这种“非可乐”饮品的目标是在一年内占领至少2%的美国软饮料市场份额。不幸的是,它只获得了预期市场份额的一半。“我的确很失望,我们没法满足人们的口味”,百事可乐北美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不无遗憾地说道。 因此,在1994年3月,这一产品被重新定位为橙味可乐(Citrus Cola)之后再次推出,口味全新,并重新命名为“水晶(Crystal)”以代替原名“水晶百事”。 结果呢?除了在重新推出中所需要的不断增长的投资之外,“水晶”使得公司从其顶级品牌——百事、无糖百事上分散了注意力。“我们的人只能做这么多的事情。他们要陈列这额外的‘水晶’品牌,就不能陈列其它的百事品牌。”上述那位百事公司的执行官曾这样说道。百事和无糖百事的市场份额在1993年都下降了,部分原因是由于“水晶”的失利和随后对其的关注分散了公司的力量。 那么百事可乐公司该做些什么呢?他们应该在发现水晶百事并不是一个适应该市场的产品时,尽管心痛,也要将其放弃。如果人们就是不愿意喝它的话,世界上所有的营销方法都不能挽救一种软饮料。记住:强化成功,弱化失败。 故兵贵胜,不贵久。(II.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