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通行币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民企转型遭遇信贷瓶颈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5月14日 10:15 金羊网-民营经济报

  民企转型遭遇信贷紧缩,是主导中国未来10年经济走向的关键性政策与经济生活中重大转型的对冲。

  中国民企经过20年的发展,正在向重工业转型,在一个经济局部过热的周期里民营资本通过银行投入了大量资本。

全国偶像歌手大赛 第39届世界广告大会
缤纷彩音风暴免费听 激情新势力性感新锐动

  民企转型遭遇信贷紧缩,是主导中国未来10年经济走向的关键性政策与经济生活中重大转型的对冲。一旦民企资金链崩断,又将催生新的不良贷款,危及四大行改革的“背水一战”。

  民企投资凌厉增长

  虽然中央与央行收紧焦点行业投资的金牌令箭一道接一道,但是重工业的投资仍然在2004年第一季度出现凌厉的增长。

  中华企业大宗物资采购网的数据显示,2004年前两个月全国城镇50万元以上项目固定资产投资高达3287亿元,同比增长53%,其中房地产投资1005亿元,占投资总额30.6%,增长43.6%;冶金工业投资167亿元,增长了172%。而且在制造业30个行业中,投资增幅超过100%的有16个。

  中国目前的投融资体制中,3000万以上的项目需报中央批准。但是另一个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两个月,中央项目投资只增长12.1%,而地方项目投资增长却高达64.9%。

  业内人士认为,出现焦点行业投资控制不力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地方政府与民企在利益动机的作用下形成“合力”,地方政府领导要政绩,保乌纱,民企则在红帽子的左右和保护下获得土地、财税等方面的政策扶持,在这些焦点行业大量投资。

  几个权威部门的统计口径显示了2004年中国投资过热与1995年的那一轮相比实在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民企和银行“两难”

  “我们难道吃饱了撑的去和政策过不去吗?现在的投资跟以前是不一样的。”一位刚刚出资数亿拿地的民企老板说。

  他认为现在民企集中投资的热点行业与以前10年轻工业的投资完全不一样。以前的轻工业投资是见效快、投资周期短,很快就能见到效益,不出效益民企可以很快的调整方向。现在民企是看到重工业里机会很多,就都投进去了,但是重工业的投资数额巨大,投资周期长,而且往往在一开始就有几期扩建计划,从2002年下半年开始往重工业投资,现在动手早的也就是刚刚完成一期,就不让人家再投资了,重工业必须上规模,不上规模就和等死一样。

  可以说大多数的民企老板对中国新一轮的重工业化道路寄予厚望。在重工业化道路上衔枚疾进的民企老板可以数出一大串,包括投资电解铝的刘永行、投资石化的孙广信、大炼钢铁的郭广昌、投资化工的徐明等等。

  有分析人士认为,中国经济正进入重化工业时期,工业化进程开始出现了阶段性转型,工业化国家的经验表明,中国经济将进入一个持续多年的增长期。而这个转型与中国经济生活中民企的转型正相吻合。中国民企经过10年的发展已经完成资本原始积累,需要寻找下一个增长点,仅靠轻工业的市场和利润已经无法持续增长。中国重化工业化的转型给了民企一个巨大的机会,抓住了就成为王永庆或者郑周永。

  分析人认为,民企的这轮重化工业投资与中央和央行的宏观调控正好形成对撞,民企进有政策壁垒,退会形成大量沉淀成本,可能一下就垮了,民企是处在政策壁垒与转型的两难困境中。

  不良贷款风险加大

  民企资金链紧张的结果是银行坏账风险大大增加。太原钢铁集团公司董事长陈川平曾表示,钢铁行业过热的背后,国家大量资金投入进去,同时导致大量银行债务存在潜在危险。

  据不完全统计,新增焦点行业绝大部分是民营企业的投资,而这些资金按照提高资金比例前的口径,75%来自银行贷款,一旦民企资金链出问题,银行坏账风险显而易见。

  有专家分析认为,本轮重工业化的投资高潮中,虽然还没有一个权威的数据显示具体投资规模,但是数据显示2003年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6万亿,其中20%投入热点行业,保守估计民营企业通过银行贷款投入的资金在数千亿元左右,现在民企贷款已经出现逾期现象,就意味着四大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存在相当大的新增呆坏账的风险,这是摆在银行业面前的一个巨大考验。

  (海证)(晓健/编制)(来源:金羊网)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温家宝总理出访欧洲
美英军队虐待伊战俘
我国成功控制今春非典
台湾“大选”验票
影星牛振华遇车祸身亡
羽泉2004北京唱演会
第5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
中国羽毛球队战汤尤杯
中超首轮周末激情揭幕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