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矛盾中展现白衣天使情怀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5月14日 08:27 经济参考报 | |||||||||
我们这样面对委屈从事了20多年精神卫生科护理工作的陈护士静静地躺在病床上,直到今天,她的手功能还没有完全恢复。今年3月9日,发生在上海精神卫生中心的一起伤人事件成为沪上瞩目的新闻,一位男患者持刀砍向正在看病的医生,一旁的陈护士上前阻止,被患者连砍三刀,头部、手部受伤。 “这些年大大小小的委屈太多了,虽然这次打击使我的心理和身体都受到很大伤害,
其实,不止是象这样从事特殊护理的护士,矛盾和委屈,几乎是每一位护理人员的必经之事。小则被骂几句、推一推,大则受伤,护士,成为医患矛盾中最前沿、压力最集中的一个群体。业内人士这样解释:护士和病人朝夕相处,可很多病人和家属只听从医生、却不尊重护士,往往把对看病就医中的种种不如意都发泄在护士身上。 如今,上海的医疗机构纷纷设立了给予护士的“委屈奖”、对年轻护士开展“委屈教育”。 深夜,上海最大的医疗机构——瑞金医院,护士赵文君正在急诊间值班。一刹那,她只觉得脸上火辣辣的,原来,一位患者家属一时接受不了亲人抢救无效死亡的消息,冲着她就是一个耳光。一瞬间,四下安静极了,小赵既不哭、也没有说一句话,继续为死去的患者擦身、梳头,仔仔细细地做完了临终护理;仿佛什么也没有发生。直到病人家属写来了表扬信,医院才知道了她的故事,给予她委屈奖500元。 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750多名护士中70%是独生子女,“在家是掌上明珠,可工作中不仅要不怕脏、不怕累,还要不计较责骂,有些护士的确会一时心理失衡。”护理部主任吕海燕谈起了医院的“委屈教育”:要求护士换角度思维,考虑“如果自己或者家人得病也会又急又慌”;依法保护自己,象遇到酒后肇事的患者家属据礼力争。 “我们的病房按照规定是不允许陪夜的,常常有家属觉得我们没有把病人照顾好,要冲进病房,还说一些难听的话。直到病人出院或病情好转转到普通病房,家属才会消除误解。”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重症监护室护士们告诉记者:“我们也是普普通通的人,在真心照顾病人的同时,也渴望尊重和关爱。”作者:仇逸作者单位:经济参考报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发布日期:2004-5-14星 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