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管理与平衡计分卡(战略)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5月14日 07:19 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 |||||||||
胡汉辉 事实上,业绩考核本来就是战略管理的一个关键性问题,而对于务实的企业界而言,正确地测评经营业绩具有普遍的吸引力和实用价值 平衡计分卡的突破在于超越了传统的财务指标测评,其对员工能力、创新能力、客
虽然“战略”(Strategy)一词源自希腊语strategia,但真正商业意义上的战略管理却是从上个世纪60年代才开始的。在工业化社会中,竞争日趋激烈,市场瞬息万变,企业大浪淘沙,人们开始关注是否存在一种“商业政策”(BusinessPolicy),能够让企业从整体上把握未来。借用军事上的术语,“战略”一词成为理论界和实业界津津乐道的话题。梁晶工作室近期策划出炉的《战略中心型组织》一书为人们如何在实践中把握战略指明了方向。 战略是设计出来的吗? 综观“战略管理”的发展过程,三种力量促成了战略在管理领域的中心地位:商学院从其诞生之日起就孜孜不倦地探求战略一类的“大智慧”;管理咨询公司一直努力于把战略策划概念化和工具化;企业在多样化经营和大规模扩张中努力寻求持续的竞争优势。于是,“战略设计的重要性得到了空前的认同”。 然而,战略是设计出来的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是否存在一般化的战略(genericstrategy);如果答案是否定的,战略管理的内容又是什么呢? 对于前者,有两种不同的传统:一种以哈佛商学院教授波特(Porter)为代表,把产业组织理论中的SCP分析框架引入到战略设计中来,认为战略管理的关键在于寻求和强化“市场势力”(marketpower);另一种则禀承芝加哥学派的传统,认为市场结构是产出效率的表现,换句话说,市场结构只是结果而不是原因。在此基础上,沃纳菲尔特(Werner-felt)提出了“企业的资源观”,提丝(Teece)、潘汉尔德和哈默(Prahalad&Hamel)提出了“企业的能力观”,德姆塞茨(Demsetz)提出了“企业的知识观”等等。 不难看出,哈佛传统强调战略管理的外生因素,而芝加哥传统则强调战略管理的内生因素。但他们都承认,战略设计并没有一个一般化的模式。“战略并没有普遍公认的定义或框架,往往有多少个战略专家就有多少种战略定义”。 事实上,战略设计的多元化正好契合了经济学从一般均衡向博弈均衡的转变。从博弈的意义上讲,一般化的战略对应马歇尔的单一属性行为主体假定;而多样化的战略则用战略选择的方式将企业的各类行为统一起来,研究不同行为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得多市场均衡同步实现。 对于后者,哈默在1998年提出:战略本身是涌现出来的,而不是设计出来的。在经济全球化、经济知识化和经济网络化日益明显的今天,对战略设计的否定实际上是对战略复杂性的肯定。现代战略管理在研究企业的外部因素时,更多地借用博弈论的工具以及以此为基础的新产业组织理论;在研究企业的内部因素时,则更多地讨论组织知识网络的形成、外溢、扩散和转移。博弈分析、知识管理都是一个动态演化的过程,从这种意义上讲,设计永远落后于现实需要。 平衡计分卡 战略管理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是否会让自己脱离“真实世界”,退守“理论之城”呢? 卡普兰教授和诺顿博士的新作《战略中心型组织》试图继续他们在两者之间的沟通工作。早在1992年卡普兰教授和诺顿博士就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体现该书核心思想的论文《平衡计分卡:考核推动绩效》。应该讲,这是一个具有东方智慧的切入点,类似于我们常讲的“以评促建”。 事实上,业绩考核本来就是战略管理的一个关键性问题,而对于务实的企业界而言,正确地测评经营业绩具有普遍的吸引力和实用价值。平衡计分卡的突破在于超越了传统的财务指标测评,其对员工能力、创新能力、客户满意、社会认同等多方面价值指标的测评正是战略管理复杂性的一种体现。 在他们的著作中,案例分析贯穿始终,这恰恰是应对战略管理多样性的一种实证研究方法。与一般战略管理著作不同的是,《战略中心型组织》还有一个野心———建立一个实施战略管理的标准化流程。战略的选择或许是“大智慧”,但战略的实施却是要组织成员全员参与,因而必须具备可操作性。 正如前文所述,战略管理的发展是三方努力的结果。《战略中心型组织》一书恰恰就体现了这种组合:一位商学院的教授、一位管理咨询公司的总裁和一群愿意实施平衡计分卡管理的企业。 中国的管理研究者们常常感慨中国的管理实践对理论的漠视和冷淡,这或许要从管理研究自身寻找部分原因。一方面,简单地搬弄“洋理论”必然导致水土不服,造成实践中缺乏理论的指导,从而不利于学术理论的本土化,陷入恶性循环;另一方面,理论与实践之间缺乏可操作性的桥梁沟通———“大智慧”固然好,总要有“小技巧”来实施。 战略管理在工业化的背景下崭露头角,在经济全球化、知识化和网络化的趋势下不可或缺,在中国实施新的发展观的过程中大有用武之地。把战略管理的理论研究透彻,把战略管理的概念普及到企业,把战略管理的实施落实到基层,此三者是为“让战略管理贴近企业”。或许,《战略中心型组织》可以给我们添加一块“他山之石”。 (作者系东南大学教授) 《战略中心型组织》 作者:[美]罗伯特·S·卡普兰大卫·P·诺顿 出版商:人民邮电出版社 策划:梁晶工作室 定价:50.00元 《国际金融报》 (2004年05月14日 第十二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