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通行币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坚持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扩大消费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5月13日 09:16 中国经济时报

  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这是我们党深刻总结最近半个世纪中国发展的经验教训,准确把握21世纪全球发展趋势,提出的一种科学发展观、新发展观。从消费角度考察,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不断满足人们的物质消费、精神消费多方面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当前我国已进入了新一轮加快发展的重要时期,通过扩大消费,缩小城乡和区域消费差距,改善投资和消费结构,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对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全国偶像歌手大赛 第39届世界广告大会
缤纷彩音风暴免费听 激情新势力性感新锐动

  一、用科学发展观认识消费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在国民生产总格局中,最终消费始终占主要地位。

  无论从世界各国,还是从我国以及各省区实际情况看,GDP中消费份额在不同的民族和制度背景,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显然有所不同,但总是占主要地位。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1990年代以来,世界平均消费率为78%,1999年,低收入国家为81%,中等收入国家为74%,美英为83—84%。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净出口在GDP中的份额在5%以下,投资份额近20年保持在30%-40%之间,消费占据大约70%-60%的份额。江西的情况大体如此。如改革开放以来,消费的份额的最高年份是1982年,占72.4%;最低年份2002年,占59.3%。以消费率处于中间水平的1995年为例,消费和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推动是1:0.55。

  有效需求不足,消费、投资不协调,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过低是当前经济运行亟待解决的问题。

  1990年代后期亚洲金融危机以后,国内市场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空间。但农村市场由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消费扩大困难;城镇居民虽然在近几年国家积极财政政策和收入政策刺激下,收入增长较多,但相当一部分居民受未来收支紧张预期影响较大,储蓄倾向较高,消费升级缓慢成长。因此,国内市场总体来说有效需求不足,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相对持续下降。如“八五”时期,我省消费占GDP的比重为65.5%,“九五”下降到62.7%,2002年为59.3%。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1995年为71.0%,2001年为48.9%,2002年为34.3%。必须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解决当前这一突出问题。

  二、按科学发展观的内涵认清当前消费与经济增长、经济运行中几个重要问题的关系

  消费与城乡居民收入的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很快,带动了消费的快速增长。2003年,我省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6901.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458元,分别比1990年增长了4.81和2.66倍。与此同时,非农业居民消费规模2002年达到511.86亿元,农业居民消费602.72亿元,分别比1990年增长了5.63和2.60倍。但是,居民消费不足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近几年,我省人均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只有全国人均的60%左右。其基本原因应归结为收入因素。如2003年,我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全国少1526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81.5%;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全国少164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93.7%。而且,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导致城乡消费很不协调;而城市中等收入家庭数量还不够多,城市消费升级也不能很快形成。如2003年与1990年相比,我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从1.77:1扩大到2.81:1;城镇居民最高收入户与最低收入户人均收入差距达到4.92:1;农民最高收入户与最低收入户人均差距达到4.29:1。

  消费与经济结构的关系。

  我国虽然总体上呈现买方市场特点;但一般商品供过于求,与部分特殊商品、服务商品供不应求并存,消费不足,商品供给结构不能满足有效需求的结构性矛盾仍然非常突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商品住宅的供给结构不能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高档商品房供过于求,中低档商品房、特别是经济适用房供给严重不足。二是在教育、卫生医疗等公共服务领域,由于垄断和缺乏有效竞争,导致服务价格快速上升,而服务规模服务质量却难以快速提高。并使一些低收入和困难家庭上不起学、看不起病,抑制了中低收入家庭的即期消费和一般商品消费。三是在其他高档耐用消费品、乃至生产资料领域,同样存在一般商品供过于求,部分高性能、高精密度商品短缺、依赖进口的情况。这说明经济结构存在缺陷,其背后是一些领域改革滞后,市场机制不健全,不成熟。

  消费与消费环境的关系。

  首先是农村消费环境欠佳。目前农村水、电、通信和交通基础设施虽有改善,但仍然落后;对农村用电、农话收费的价格歧视仍然存在;农村人口居住相对分散,服务设施不足,消费成本相对较高;农村教育和社会保障体系严重落后,使农村消费受到严重限制。第二,存在限制消费升级的体制和政策障碍。目前,在家用轿车、商品住宅这些最重要的支柱产业和消费热点行业,各种收费过多,非制造成本和非土建成本过高,令消费者生畏,阻碍了消费升级。第三,交易环境不够完善。市场交易不规范,虚假广告、价格欺诈、假冒伪劣,行业垄断经营,消费者处于弱势地位。第四,传统的“先储蓄、后消费”、“收支平衡,略有节余”的消费观念仍然占据主导地位。这种消费观念不利于扩大即期消费,阻碍了信用消费发展,如2002年,江西省消费信贷余额仅为981亿元,只相当于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1.8%。而发达国家和地区一般都高达40%以上。

  消费与改革预期的关系。

  改革所涉及的就业、劳动和养老保险、教育、医疗卫生等福利体制调整。对居民消费产生了重大影响。其一,就业市场化,职业稳定性降低,下岗人员增加,大学生求职困难,增加了居民的就业危机感;而覆盖全社会的失业、养老保障体制尚未全面建立完善起来,强化了居民的储蓄意识和行为。其二,教育和医疗支出变化彻底改变了城镇工薪家庭和一般农民的支出模式。一次普通感冒的医药费用是城镇最低收入户一个月的食品支出2倍左右;住院一天的平均费用是上千元。一个普通全日制高校住校生一年的费用为1万元左右,占2002年我省城镇居民家庭平均可支配收入1.9万元的55%。其三,住房改革对居民消费也产生长远的影响。按2002年我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计算,三口之家要购置建筑面积80平方米的住房,需要8年的全部收入,与国际公认的4—6年相差很远,普通家庭要想买房,需要较长时间节衣缩食。

  消费与银行存贷款的关系。

  2003年,我省金融机构各项存款3239.58亿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2015.45亿元;贷款余额2545.28亿元,扣除7%的存款准备金后,可能实现的贷款余额为3012.81亿元,存贷差为467.53亿元,实际贷款只占可能贷款的84.48%。大量银行存款的存在,特别是居民存款的存在,说明了社会消费潜力没有充分实现。而由于总供给剩余,银行存款转化为投资的渠道不畅,风险加大,又只能以存差形式出现。这就给银行增加了很大的利息负担,给银行和金融机构增加了很大的亏损压力和经营风险。

  三、遵循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扩大消费,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农村消费。

  一是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优质安全高效农业,把政府对农产品的补贴直接补给农民,使农民从结构调整和政府补贴中直接受益,更多地受益。二是大力发展完善农业产业化经营形式。提高农民的组织程度和走向市场的能力,使农民从规模经营中增收。三是加大对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的扶持。增加面对农业生产和农村扶贫的信贷种类和额度,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和科技开发投入,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四是加快农民非农化转移进程。统筹城乡发展,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加快城镇化进程,引导农民脱离土地,扩大农民务工性收入。五是巩固费改税成果,坚决落实逐步降低农业税负担和其他各项减轻农民负担的政策措施。今年中央采取了一系列扶持农业、特别是扶持粮食生产的政策,对增加农民收入有直接的作用。要抓紧把这些政策落实好,抓住机遇,引导农民消费,启动农村市场。

  扩大就业,增加城镇中低收入居民收入和消费能力。

  首先,要增加就业岗位。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城市新型服务业,社区服务业、推进就业援助和政府购买就业岗位,促进就业和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其次,加强政府对企业职工工资的管理与监察。政府在制订最低工资水平的基础上,可考虑制定平均工资水平线,保障在经济发展、企业发展条件下,职工平均工资水平有一定的增长。其三,综合运用税收和转移支付等各种调节手段,进一步加强对居民收入分配的调节。当前由于粮食销售价格上调,对城镇特困居民生活带来一些困难,政府要发挥职能作用,适当提高补贴,以保持和增加这部分群众的消费。

  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改善居民收支预期,提高居民消费倾向

  在城镇,主要是建立和完善覆盖全社会的失业、养老保险体系,完善基本医疗保险改革。要把各种所有制的经济组织、企业职工都纳入统一的失业、养老保障体系,改善保障金的收支状况,使所有失业、下岗和收入在基本生活保障线以下的各类人员都能按时足额领取失业、补助和救济金,做到应保尽保。区分基本医疗和保健医疗。国家保障基本医疗机构正常运行,控制医疗服务和药品价格在合理水平,保障居民能够享受基本医疗服务。对保健医疗则放开经营,鼓励有消费能力的居民接受服务。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任务艰巨。可先在有条件的地方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农村养老和医疗保障体系。对一时难以建立保障制度的贫困地区,要加强农村救济和开发性扶贫工作,增加扶贫投入,扩大以工代赈,优先解决贫困地区的道路、饮水、用电问题。

  完善消费政策,改善供给结构,促进消费升级。

  当前,要全力促使以住房、教育、汽车、旅游为重点的热点消费进一步成熟。一是调整住房供给结构。增加中、低档住房和经济适用房的建设规模,增加面向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供给,扩大住房消费。二是培育汽车消费市场。减少家用轿车的附加购置成本和使用成本,住房、道路、停车场的建设应充分考虑轿车进入家庭的需要,留置足够多的空间。三是进一步放开教育市场。鼓励民间办学,引入教育市场竞争,简化完善贷学制度,为低收入家庭提供更多的教育消费机会。四是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旅游推介,扩大旅游消费。

  改善消费环境,引导消费观念,增强消费信心。

  首先,大力整顿规范市场秩序。尽快健全完善保障消费的法律体系。加强市场监管,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加快发展现代物流配送、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新型流通业。其二,引导消费观念。鼓励适当超前消费,发展信用消费,扩大住房、汽车、教育、医疗和家庭耐用消费品信贷规模。其三,坚决取消面对农村的价格歧视政策,加强农村水、电、路建设,为扩大农村消费创造条件。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温家宝总理出访欧洲
美英军队虐待伊战俘
我国成功控制今春非典
台湾“大选”验票
影星牛振华遇车祸身亡
羽泉2004北京唱演会
第5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
中国羽毛球队战汤尤杯
中超首轮周末激情揭幕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