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股市及时雨 > 权威机构、专家每日看大盘 > 正文
 
徐辉:战略性建仓时机是否来临?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5月12日 05:54 深圳特区报

  周二沪综指最低点1546点,大盘从4月7日回落以来已经调整了237点,正好是去年11月以来上涨幅度的50%,沪综指当前正处于重要黄金分割位上。未来大盘将如何运行?笔者认为,当前股指处于50%黄金分割回调位上,市场出现反弹行情的几率在加大。各方面的情况显示,5月份出现调整低点的可能性很大。由于4月份的剧烈下挫,5月份整体而言会是一个震荡月份,但市场中积极的力量将逐渐聚集,投资者可以考虑战略性建仓。

全国偶像歌手大赛 第39届世界广告大会
体验财富之旅赢大奖! 激情新势力性感新锐动

  市场对基本面有反应过激之嫌

  今年以来,市场事实上是在两种力量的推动下上下波动,这两种力量就是影响市场的最大直接因素。其一是宏观调控形成的市场压力;其二是新增资金入市的市场推力。这两种力量谁占上风,市场就偏向谁。去年11月以来的5连阳,就是增量资金入市形成市场推力的产物。期间宏观调控也在发生,不过其影响力不如前者,如对房地产、对三大行业的调控等等,早于去年三季度就存在。4月份以来,市场增量资金仍然源源不断,但股指并不见涨,反而在宏观调控力度加大的影响下,出现了罕见的连续下挫走势,股指在10余个交易日内,将5个月的涨幅消耗一半。所以,对于今年大部分时间的股市判断,关键在于对于两大力量的判断,谁会占上风,谁会落下手。

  经过4月份的大跌,市场再次对宏观调控知识进行了一次普及。多数投资者知道了央行调升利率的几大根据,如CPI涨幅与贷款利率;知道了美联储加息影响央行加息;等等。这些表明宏观调控的影响已经充分在市场发挥了,同时也通过投资者的抛售行为较为充分地反映到市场、到盘面、到股指波动上了。归到一句话,市场充分预期了宏观调控的负面影响,甚至可能过度。

  事实上,究竟怎样看待宏观调控对于市场的影响,这是一个复杂的话题。市场以持续下跌来诠释,未必就是正确的。我们认为,第一,实施宏观调控的最终目的,意在拉长经济增长的周期,而非相反。当然,你可能会预期的宏观调控达不到预期的目的,最终要引发“硬着陆”。但是目前的形势下做这样的预期在市场上是否有较高的认同度,值得商榷;第二,紧缩周期与股指走牛并非绝对对立,有时甚至还是相伴而行。美国上一轮股市大牛市,就是与利率逐渐走高相伴随的;第三,当前钢铁价格的回落显示宏观调控已经产生了效果,与此同时钢铁企业的生产原材料价格,如煤、废钢等价格也在回落。宏观调控后该类企业盈利状况会否如预期般大幅回落,目前尚未可知。

  股指已处于低风险区

  近期市场持续缩量,周二沪市成交更是再度创下了年内地量,说明买方非常谨慎。买方谨慎又说明什么?说明的是投资者整体的仓位值在下降,未来市场可用于买进股票的资金在聚集,这对于未来市场走好是一个好的信息。有分析人士对近期两只百亿基金进行了分析,通过市值配售反映的情况显示,其仓位值当前仍然非常低,股票市值可能在20亿元左右。这表明其可用于买股的资金仍然接近100亿元。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场外观望资金的态度。我们估计,随着宏观调控对股市负面影响力的消退,增量资金进场形成的积极力量将逐渐增加。

  当然,股市投资最终要归结到标的物上来,也就是说,当前股票价格是否高估,这是最核心的。可喜的是,当前市场市盈率处于8年来的最低位上,如果以动态市盈率计算的话,更是创出了历史新低。沪深交易所的最新数据显示,当前两市平均市盈率8年来首次下破30倍大关,达到29.23倍。如果套用一季度数据,计算市场动态市盈率的话,两市市盈率更是创出了21.23倍的历史新低。低于1994年沪市处于325点时两市23倍的平均市盈率。更进一步,如果考虑股权分置问题的因素,当前两市平均市盈率将仅为10余倍。两市A股市盈率创下历史新低表明上市公司业绩上去了,但与业绩上涨相对应的股价涨幅却偏小,最终导致市盈率的回落。从市盈率与指数的联动情况来看,当前市场具备投资价值。当然,市盈率创下历史新低并不表明股指已经见底,但其足以表明市场已经处于低风险区,理智的投资者可以开始考虑战略性介入,而部分大幅回落的核心资产、尤其是其中具备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将是最好的选择。(中证资讯 徐辉)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