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暗战?明战? 为哈啤而战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5月11日 08:50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何华峰

  香港报道

  全球排名第一和第二的两大啤酒巨头A-B与SABMiller相争,令哈啤股价飞扬,旁观的股民得利。在香港证券市场,上一次大型的股权争夺战远在四年前:2000年电讯盈科和新加
全国偶像歌手大赛 第39届世界广告大会
体验财富之旅赢大奖! 激情新势力性感新锐动
坡电信为香港电讯而战。

  在H股10年的历史上,这是第一次股权争夺战。

  全球排名第一和第二的两大啤酒巨头———美国的A-B和南非的SABMiller,为哈尔滨啤酒(0249.HK)的控股权而战。鼓声渐急,硝烟正浓。

  这场战争的结果,将直接关系中国东北,甚至整个中国啤酒市场的格局,当然也关乎哈啤的命运。

  两个对手中,SABMiller是先来者。它于2003年7月就通过收购,成为了哈啤的第一大股东,持股29.41%。当时,它还与哈啤签订了排他性协议,即策略投资者协议,规定在今后三年内,哈啤只与它合作。

  第二大股东是哈尔滨市政府,股权与SABMiller相去不远。它以国利发展有限公司的名义,持有哈啤29.07%股权。

  这场战争的源头,是今年3月哈尔滨市政府出售股权给一家名为Global Conduit的公司。这家公司在英属处女群岛注册,不清楚谁是真正的所有者。

  根据哈啤的公告,市政府将所有的2.915亿股股票全部出让给了Global Con-duit,每股作价3.25港元。

  这是一次有条件的出让,所谓的条件是,需交国资委审批。国资委至今未有表态。

  市政府将得到9.47亿港元的现金。按哈啤行政总裁路嘉星在一次记者会上的说法,这笔款项是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过程中,用于改造企业及安顿员工。据记者了解,该笔款项将用于成立专门的国企改革基金,“这在国内开了先例。”

  背景神秘的Global Conduit因而成了哈啤的第二大股东,而且股权与第一大股东相差很小,仅0.34%。

  未知Global Conduit与A-B(An-heuser-Busch)(NYSE:BUD)是否有关,随后的事实证明,Global Conduit确实成为A-B进入哈啤的一条栈道。

  争夺战

  五一长假期间,战火终于燃起。A-B入股哈啤的公告打响了第一枪。

  5月2日,A-B公告称,以10.8亿港元的代价从Global Conduit购入哈啤约29%股权。每股折合3.70港元。

  “哈啤是成长中的中国市场的领先企业,有良好的利润增长潜力,投资哈啤符合我们的战略。“A-B的总裁兼首席执行官Patrick Stokes说,“我们期待与哈啤的管理层紧密合作。相信藉由合作,我们可以更好地参与中国这一行业的长期成长。”

  这是A-B在中国啤酒企业的第二次投资。1993年起,A-B即在青岛啤酒有少数股权。在2002年,双方合作深入,A-B现持有青岛啤酒9.9%的股权,并协议在今后若干年内增持至27%。

  A-B国际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兼总裁StephenJ.Burrows指出,入股哈啤对百威啤酒(Budweiser)在中国的业务发展以及与青岛啤酒合作关系方面均有所补助,而青啤亦对是次入股表示支持。

  但一山可容二虎吗?如果A-B入股成功,将持哈啤29.07%的股权。而第一大股东SABMiller持股29.41%,仅有微弱优势,控股地位岌岌可危。当时市场即推测,SAB-Miller定会反击。

  事实果然如此。5月5日,SABMiller宣布全面收购哈啤的股份,每股出价4.30港元,较哈啤在停牌前的最后价格(4月30日的价格)3.225港元高出33.3%。

  SABMiller的首席执行官Graham Mackay说,“我们相信收购建议会为哈啤的股东带来价值,并很好地配合目前我们在中国东北地区的合作项目……控股权和承诺将为哈啤带来一个成功的未来。”

  他说,“我们的合作伙伴华润集团全力支持这次收购建议,有利于探讨(哈啤)与华润合资企业合作中获益的可能性。”

  另据香港媒体报导,SABMiller非洲及亚洲区财务总监Johnathan Kirby还专门举行演示文稿会,进一步阐释收购动机。Johnathan Kirby称,正与两名独立投资者商讨购入其所持哈啤股权。

  市场人士分析,该两名独立投资者最大机会是JP-Morgan及Capital Group,这两个独立投资者目前分别是哈啤的第五和第六大股东,分别持有8.16%和7.91%的股权。

  SABMiller目前亦持有华创(0291.HK)旗下华润啤酒49%权益,香港媒体援引Johnathan Kirby称,是次收购可为哈啤和华润啤酒带来协同效应。

  SABMiller来势汹汹,但A-B决意还击。据5月5日的英国《金融时报》报道,A-B认为,SAB-Miller的行动并非在预料之外,并表明会提出反收购。

  这是一场还在进行的战争。战争的结果将直接影响未来中国东北地区的啤酒市场格局。

  一份美林证券的研究报告称,如果SABMiller全面收购失败,东北啤酒市场的竞争将会加剧,可能需要因此调降华创未来的两年的盈利2-3%。

  哈啤支持A-B

  A-B至少有一个优势:哈啤的管理层坚决地站在了它这边。

  A-B于5月2日宣布入股哈啤,此前一天(即5月1日),哈啤管理层已先发制人,召开董事会,决定终止与SABMiller的策略投资者协议,并称“此举符合本公司及其股东的最佳利益,并增加本公司于中国啤酒业的业务发展灵活性”。

  这份于2003年7月签署的协议,规定在三年期限内,SABMiller成为哈啤的中国独家策略投资者。

  随后,在SABMiller提出全面收购后,哈啤当即于次日(5月5日)强烈批评SABMiller。哈啤董事会在公告中称,“收购建议为完全未经征询,及于提出前并无事先与董事会进行任何磋商,并强烈鼓励股东于此阶段不要采取任何行动。

  董事会称,“收购建议是对本公司终止策略投资者协议的不适当地仓卒响应。”

  董事会称,“注意到,SABMiller于2004年5月4日的公告中表示,收购建议提供潜在商机,从与其中国现有合营企业华润啤酒(中国)展开进一步合作中受惠。董事会并不相信本公司的长远前景,应与其于中国主要竞争对手之一的华润啤酒相连。”

  同时,董事会还表示,欢迎A-B收购本公司股本约29.07%权益。

  5月6日(周四)下午,哈啤行政总裁路嘉星更是忽然邀请数家媒体,召开电话会议,声称SABMiller一直没有履行策略投资协议的承诺,包括没有向哈啤提供技术及销售协助。

  哈啤管理层为什么支持A-B,而反对SABMiller的真正原因,还不得而知。但市场流传的一种版本是,哈啤和华润啤酒在东北市场上激烈竞争,两大品牌加起来在东北市场占大部分份额,SABMiller已经与华润啤酒密切合作,可能会损及与哈啤的合作。此外,如果

  SABMiller全购哈啤,势必对两大品牌进行整合,很可能更换现有的管理层。

  华润身影

  哈啤董事会主席李文涛曾对媒体表示,啤酒业在中国加入WTO后已成为开放程度最高的行业之一,国际啤酒豪门收购内地四大巨头之战在两三年内迟早会发生,“哈啤不过先走了一步”。

  此话的一个注脚是,国际啤酒第一巨头A-B公司早已率先参股青啤。而第二大的SABMiller则于去年成为哈啤第一大股东。当时,有业内人士评论曰:“SAB-Miller与‘历史比青啤还悠久的中国啤酒企业合作’,能尽快进入中国这个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啤酒消费市场。”

  不过,SABMiller与华润的亲密关系,却一直是其与哈啤这宗联姻中埋藏的隐忧。

  早在1992年,SABMiller与香港上市公司华润创业成立了合资公司———华润创业啤酒,2002年,SAB-Miller再次向华润啤酒增资1亿美元。目前,SABMiller仍持有华润49%的股份。而且,之前华润收购四川蓝剑等品牌,都曾经由其盟友SABMiller出面,因此,去年SABMiller入主哈啤背后,华润到底扮演了什么角色,一直是各方揣测的焦点。

  事实上,华润、哈啤积怨颇深。作为东北啤酒市场的两大巨头。华润啤酒一直想成就“东北王”的神话,而哈啤作为“东北虎”一直奋力抵抗。2001年,华润就曾作出收编哈啤的战略部署,此举遭到李文涛的极力抵制。

  哈啤抢在华润之前收购粤海啤酒厂,就是“以攻为守”应对华润的招数。大为恼火的华润在东北市场构筑了对哈啤的包围圈,形成围剿之势。不甘示弱的哈啤则大打价格战,双方甚至曾在长春激烈交火,展开了近乎肉搏式的竞争。

  个中恩怨,一言难尽。

  针对此次哈啤股权争夺,本报记者联系到华润集团一位高层。但他表示,“此次事件与华润无关,不方便。”

  不过在明眼人眼中,华润若隐若现的身影依然挥之不去。

  “哈啤的秘密”

  A-B与SABMiller两家相争,令哈啤股价飞扬,旁观的股民得利。在香港证券市场,上一次大型的股权争夺战远在四年前:2000年电讯盈科和新加坡电信为香港电讯而战。

  5月5日,SABMiller提出全面收购后次日,哈啤大幅上升45.7%,收报4.7港元,总成交4070万股。

  但就在此时,以维护香港股民利益著称的独立股评人David Webb,却以“哈啤的秘密“为题,对哈啤的行为提出了质疑。David Webb同时也是香港联交所的董事。

  他首先问,Global Conduit在短短1个多月中,低买高卖,轻易获利1.31亿港元,但它究竟是谁?

  2004年3月22日,当哈啤宣布Global Conduit从哈尔滨市政府以3.25港元/股的价格,有条件地购得2.915亿股股权时(相当于29.07%),并没有披露谁拥有Global Conduit。公司只在公告中称,“买方是由一群投资者拥有,该等投资者并无个别拥有买方20%以上的投票权益”。

  后来,又知道Global Conduit的所有股权由另一家英属处女群岛注册公司Capital Select持有。但没有披露谁是Capital Select的股东。

  David Webb认为,通过这样的结构设计,“避免了透露谁是Global Conduit的真正持有人。”

  然后,在2004年5月2日,Global Conduit其实还没有真正付钱完成购买哈啤的股权,也未经过国资委的批准,就被Capital Select卖给了A-B。价格是每股3.70港元。

  David Webb说,“A-B并没有真正购入哈啤的股权,而只是Global Conduit的完成交易的权利”。

  就是这个权利,在一来一去之间,Capital Select的股东每股赚了0.45港元,总数是1.312亿港元。

  SABMiller现在提出敌意的全面收购,出价是4.30港元/股,比起哈尔滨政府卖给Global Conduit的价格3.25港元/股,整整高出32.3%,总价高出3.06亿港元。

  David Webb认为,“如果哈尔滨政府有办法与Global Conduit解除交易,却不卖给出价高出3.06亿港元的SABMiller,肯定是疯了。”

  他呼吁,“哈啤披露Global Conduit和Capital Se-lect的最终持有人的全部细节,A-B购买Global Con-duit的条件。”

  David Webb说,我们只知道Philip Kan Sung Chee先生拥有Global Conduit的20%股权,而他又是一家律所的合伙人。另一位David Lee Sun先生是Capital Select的董事,同时他们两位还是Global Con-duit的董事。但我们对Sun先生的背景一无所知。

  此外,David Webb要求哈啤管理层公布的第二个秘密,是管理层当初与SABMiller达成的认沽选择权安排的细节。

  2003年6月,SABMiller入股哈啤时,双方的协议中有一项安排:哈啤的6位高管持有一定的股权。在协议后一年到三年内,管理层有权将所持股权转让给SABMiller,代价是5500万港元。

  如果SABMiller就哈啤提出全面收购建议,代价增加1倍,即为1.1亿港元。

  DavidWebb认为,1.1亿港元,以这6名高管持有的股权数计算,每股高达9.41港元,按照目前的市况是很难达到的,所以几乎可以肯定,这些高管会行使股权。

  国际啤酒巨头参股内地公司一览表

  (图表略,详见报)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