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生水起:宁波帮迁徙有道?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5月08日 09:54 21世纪经济报道 | |||||||||
本报记者 朱平豆 上海报道 在以“宁波帮”闻名于世的宁波,宁波的“帮”味依然十足。
今天,在世界64个国家和地区,分布着73000多名宁波籍商人,加上他们的后裔,有30万之众,其中不乏工商巨头、科技专家、社团领袖和社会名流。 宁波市府,老实巷70号内,有一个“阳光大厅”——宁波市经济发展服务中心办证大厅,满是进进出出的办证的人们。这里集中着17个常驻部门、8个相关部门,办理进出口的行政审批、核准、备案等240项事项。 宁波市外经贸局主任介绍说,宁波的外资引进在浙江是最好的,“引进外资,是宁波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措施”。 实际上,无论在引进外资,还是出口贸易,还是大型民企,宁波都有可圈可点之处。许多人可能不知宁波,但不会不知杉杉、雅戈尔、波导…… 孙中山曾赞誉说:“宁波人对工商业之经营,经验丰富,凡吾国各埠,莫不有甬人事业,即欧洲各国,亦多甬商足迹,其能力与影响之大,固可首屈一指者也。”此除了“甬商”的商人天性外——素有外出经商谋生的传统,俗谚“无宁不成市”,也受益于宁波的地理位置的优势。 宁波,地处东海之滨,居全国大陆海岸线中段,东有舟山群岛为天然屏障,北濒杭州湾。从宁波港起航,商船可借助海潮和风力往来南北,是我国古代的海上“丝绸之路”、“陶瓷之路”的出发港,在秦代商贸活动已相当活跃。鸦片战争后,宁波被迫辟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在近代史上,宁波新兴工商业发展较早,“宁波帮”蜚声海内外。 宁波近代发展,与杭州湾相关。杭州湾,使宁波与中国近代工业与商业的摇篮上海隔湾相望。“成名”的“甬商”几乎均发迹于上海,或以上海为重要跳板。 综观“甬商”百年发迹史,不难看出,“甬商”经历了三次大的发展机遇。 其一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宁波帮”以上海为基地,开始称雄于中国工商界。 第二次发展机遇是20世纪中叶,“宁波帮”企业家纷纷转向港台地区乃至世界各地创业。他们抓住战后世界经济,特别是港台经济起飞的历史机遇,成为海外华人资本的一支重要力量。1984年香港十大富豪中就有四位是宁波籍人士。 第三次机遇来自中国改革开放20余年。在宁波,细数上市公司便有甬成功、维科精华、银泰股份、雅戈尔、大红鹰、波导股份、杉杉股份、宁波富邦、宁波海运、工大首创、宁波富达、宁波联合、宁波韵升等十数家。这在一个地级市中不多见。 在人们大谈浙江民营经济,“温州模式”的时候,宁波几乎被湮没了。虽不似温州之“群狼”之威,宁波却更有经济绅士之势。 宁波与温州一个最为明显的区别是,温州是以“加工制造”起家的,而宁波从一开始,便以自有品牌以及物流、商贸、IT业为主。这些企业,几乎都没有经历过温州式的从低端起步的过程,也没有走依靠在海外的“甬商”而发展“三来一补”,而是从一开始就走自我产品的发展之路。 有几个代表人物是值得一提的,银泰系掌门人沈国军可以说是承继了宁波工商界的真传,而网易的丁磊则远走高飞到新兴领域,而宁波韵升的成长史,更是“甬商”的现代典型。 竺韵德1990年开始创业,生产八音琴;1994年6月,经宁波市体改委批准,以定向募集方式设立了宁波韵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更名为宁波韵升;2000年10月,“宁波韵升”A股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在过去的14年里,宁波韵升集团形成年产3000万只八音琴的生产能力,成为国内第一、世界第二大规模的八音琴生产和出口基地。 竺韵德的成功来自于八音琴的设计——在八音琴上,竺韵德个人拥有了30多项国家专利。 在八音琴上取得成功后,竺韵德并没有满足于现状,而是将产品继续拓展,延伸至机电、计算机配件、磁性材料等,尤其是稀土永磁材料是一种高科技新型材料,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国防、医疗、计算机等各个领域。2002年,获得日本住友特殊金属有限责任公司的钕铁硼群体专利许可协议,并打入欧美主流市场。 近些年,宁波的“帮会”有些式微。在温州风生水起的行业协会,在宁波也没有那么耀眼;甚至,在全国各地,宁波商会也没有温州商会活跃。或许,在现代的商业形态中,帮会已是过去式,它的存在更大程度上,是商人的一种乡情,而不再是过去的商业联合的纽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