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中光:看着“扬子冰箱”由盛到衰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5月08日 09:47 21世纪经济报道 | |||||||||
本报记者 范利祥 安徽滁州报道 与张巨声、陈荣珍比较起来,“扬子冰箱”创始人宣中光的退出则带有几分悲剧色彩。
一位专门研究“扬子冰箱”滑落轨迹的业内专家甚至认为:在眼看着自己所创的品牌由盛到衰,宣中光不是第一人,但他可能是受伤最深的第一代企业家。 扬子集团一位内部人士向本报记者透露,现在的宣中光已经南迁珠海,安心修养,享受着天伦之乐。 变身之痛 1979年,安徽滁州城内,工业经济一片萧条。当时,支撑滁州经济的19家国有集体机械厂也难逃厄运,基本陷入了停产半停产的窘困中。于是,这些厂的厂长们不约而同找到了已在当地小有名气的龙头企业滁州机械厂厂长宣中光。 经过多次秘密研究,他们决定转产电风扇,首创了当时一种新方式:19家企业横向联合、社会化分工。结果,效益大增,3年赚了6个厂。 随之而来的是日益升级的利益争夺,宣中光认为这条国企的改革道路走不通,他和几个伙伴决定另立门户。1984年,宣中光创立扬子集团,并担任董事长。 分析人士认为,宣中光第一步走的是一条全新的改革发展道路。因为他们没有向国家要一分钱投资,起始资本400万元靠招工集资募得,设备则从海外租赁,土地向政府租借。 这种新体制从一开始就承担了在当时人们看来不可思议的风险,同时也撇开传统国企的束缚与负担,发展速度惊人。扬子到1991年,已经成长为中国家电业的龙头企业之一。1992-1993年,扬子冰箱名列中国冰箱业排行榜第2位。 1992年,扬子公司的发展出现了转折。宣中光并不隐讳自己当时在扬子经营决策上有失误,扬子公司决策层认为冰箱业已进入成熟期,决定主动放弃冰箱生产,进军汽车、空调和浴缸等领域。 然而,事与愿违。当扬子公司将有限的人力、物力、资金集中用于铺新摊子时,不仅没有在新领域迅速取得预期的效益,反而因延误时机,没有技改,失去了原先在冰箱行业的领先地位。扬子自此陷入泥潭,虽然借贷合资,但仍难上规模。而冰箱的技改由此延误了时间,竞争力下降。 汽车使扬子背上沉重债务负担,汽车冰箱难于两全。1995年,扬子冰箱滑坡到全国第5位。 1996年3月18日,万般无奈的宣中光决定把部分国有股权卖给对扬子冰箱垂涎三尺的德国西门子。 西门子以现汇方式出资8225万美元,扬子则以原有冰箱厂的生产场地、厂房、机器设备以及其他无形资产折价3525万美元,双方组建新的冰箱生产企业。与此同时,为了绕开上世纪90年代中期关于外资企业投资审批的政策阻碍,双方将总投资额高达1.175亿美元的合资企业分拆注册,对外统一使用“博西扬制冷有限公司BSY”。 1996年以后,由于中国经济整体增长放缓,国内家电市场开始萎缩。而扬子以无形资产折价的销售网络又由于“内部人控制”而运转不灵。到1998年,博西扬BSY开始陷入困境。 西门子在与扬子合资之初即对公司进行大规模的改造,使之尽快符合“德国企业”标准,原有的生产设备被拆除一空,许多原扬子冰箱厂的中坚力量被“清洗”出局。最终,造成双方水火不容的戏剧性场面:在董事会中,只要是外方的提议,7个外方董事全部举手赞成,中方全部反对;反之,中方的3个董事举手赞成,外方全部反对。 剪不断理还乱的内耗折磨着这个合资公司。在长达一年多的合资谈判操作过程中,有1000多名职工从冰箱厂分流,同时销售网络也进行移交,这使扬子其他子公司的管理经营深受影响。主产品退出后,集团销售由最高峰的12亿元下滑到1997年的2亿元,不少技术管理人才另谋他就。过高的合资成本使得到1998年底,合资冰箱厂累计亏损达2亿多元人民币。 一直到2000年,西门子果断地收购了扬子集团合资冰箱厂的30%股权,建立博西华制冷有限公司。并决定“封存”“扬子”品牌30年。宣中光从该公司中出局。其辛苦创造的“扬子冰箱”也随之在他痛苦的目光中完全消失。 改制风波 但让宣中光真正伤心的是扬子集团的改制风波。 与西门子合资后,西门子所出大笔现金虽让宣中光暂缓一口气,但国家10多亿元贷款谁来偿还?6000多名职工怎么办?这个最大的难题摆在他的面前。于是,改制成了扬子最后的希望。自此,扬子开始了改了又改的漫长道路。 1997年,滁州市成立专门改制领导小组,对扬子进行改制。 为提高职工入股积极性,吸引极为短缺的流动资金,滁州市决定把当时三年承包未分配的2930万元拿来配股。宣氏父子出资额本来就超过职工总股份的一半,同时配股向管理层倾斜,宣氏父子拥有了职工股中的2/3。改制最后形成的股本结构是:集体、国有股占55.34%(国有股不占大股),职工个人股占44.76%。在个人股(包括配股)中,宣氏父子约占2/3。宣中光之子宣捍东被选为董事长。 这一改制在当地引起轩然大波。相当一部分舆论指称,这是严重的国有资产流失,是家族化;宣氏父子的入股资金必然是贪污得来,并不断写信上告。而滁州市国资局也一直没有批复政府的改制方案。 1997年底,国家有关部门到安徽滁州,对扬子的股份合作制改制进行调研。但调查组最后认为,改制在有关配股方面,超过了所有者的追索期限,因此,改制不合法。扬子改制随后被进行修正,取消了给予职工的配股,国有股再次占有了企业的最大份额。而取消配股,职工则要求退股,资金的退出加重了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使企业运作更加困难。 此后不久宣中光主动提出退休并得到批复。这位从1958年23岁时就担任国企厂长的扬子创业者,干脆连户口都迁到了外地。其子宣捍东也是扬子1984年创业者之一,职工对他尚不排斥,目前,他仍担任扬子集团总裁。 不过,淡出家电业主攻汽车的扬子集团后来却在汽车行业闯出了名堂。2002年,扬子集团共生产皮卡、客车13000余辆,实现产值12.73亿元;2003年实现总产值22.2亿元,相当于1997年的近10倍。目前扬子公司又开始生产特种防弹车,并对汽车零部件产业进行内部整合扩张。 本报记者同时了解到,被西门子彻底换血的专业生产冰箱的博西华制冷有限公司业绩开始好转,并出现盈余。不过,“扬子”牌冰箱要想复苏恐怕是比登天还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