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康晓光:对民营企业慈善捐赠现状并不满意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4月29日 10:51 《公益时报》 | |||||||||
撰稿人:艾提 康晓光: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国情研究中心研究员、生态学硕士。 记者:中国的民营企业家这几年成为关注的焦点,你认为他们目前的经济地位和承
康晓光:企业的责任首先是把企业办好,在此基础上解决就业、提供良好的商品和服务、依法纳税,这些构成了一个好的企业公民。当然,企业如果同时能为别的相关利益人做出更多贡献就更好了。现在中国民营企业在提供商品服务、解决就业方面做的比较好,纳税方面做的不是太好,但正在好转,在公益领域感觉做得比较差。很多企业的捐赠是捐给政府,是在政府部门的号召下作出的捐赠决策,如98年抗洪和03年非典等,这些和正常意义的自愿的捐赠活动并不一样,因此很难将其界定为一般意义的捐赠。事实上,除了这类捐赠,中国的民营企业平时真正做到的环保、扶贫、教育等方面的捐赠并不多,捐给民间组织的就更少了。 记者:你认为民营企业进行慈善捐赠的前景如何,未来他们的捐赠在整个社会的捐赠中的份额会有怎样的变化? 康晓光:我虽然对现状并不满意,但对未来是乐观的。中国的文化中有叶落归根,衣锦还乡、光宗耀祖等观念,要为国家社会做贡献,做出回报。这些在海外华侨的身上体现得特别明显,很多人在移民两代人之后还要回到家乡,为家乡建设捐款捐物,并且很多华侨得捐赠数额很大。我认为大陆的企业家不会比海外的差,随着社会得进步,舆论导向的变化,企业家的捐赠必然会增多。 目前,社会经济机制还存在一些混乱,大多数企业家的资产的来路有一定的问题,使他们不敢露富,很多企业家因此很低调。伴随经济机制的完善,企业家财富阳光化,今后民营企业捐赠的发展前景是乐观的,民营企业家本身越来越干净,推动捐赠的增长越多。 记者:企业公民的概念进入中国后,应该作出什么样的调整,如商业道德周刊经常使用的七个相关受益人群体哪些比较重要,哪些不太适合当前的国情? 康晓光:这些概念中很多东西是共通的,如劳工权利、环境保护、消费者权益等,像SA8000的很多内容应该当作基本的社会理想和社会道义。至于企业公民这个概念,各国的文化背景有差异,发展阶段也不同,因而在执行方面会松紧严疏不同,但作为一种行为准则是可以通用的。 其实讲到企业公民、企业社会责任,更多的是指企业的老板、大股东,或通俗一些就是指有钱人的责任,因为企业的员工或小股东的决策权很小。这些人是社会中受益最大的人群,从社会拿到的份额很大,因此也应该对社会做出更多的回馈,应该比其他人群多做一些事情来改善社会环境。当然目前阶段要求他们做好的企业公民有些要求太高,事实上企业的经营不对社会有害就不错,在这些企业中,聪明一些的是进行可持续的掠夺,比较愚蠢的是一次掠夺光不计后果。很多企业都是后者。 现在企业公民虽然离我们还有一段距离,但是做一个慈善排行是有积极意义的,可以树立一个榜样,引导企业家向善,鼓励他们更多的从事到慈善公益领域中。这个榜也可以让他们没有借口,以慈善组织有黑幕就不进行捐赠,因为别人的捐赠额还是很大的。我们从事第三部门的没有惩恶的能力,扬善还是可以的,我们的社会责任也尽到了。 记者:慈善捐赠应该提升到企业战略的高度来考虑,如何看待企业的创新和策略性捐赠,以及跨国公司在慈善捐赠方面的策略和经验。 康晓光:跨国公司在公益方面做的很好,可口可乐、摩托罗拉,甚至卡耐基,还有一些香港企业做的都很成功。他们进行捐赠是有目的的,同时改善了公共关系,做了软广告,对内是作为企业文化建设,增强企业凝聚力、进行员工激励的手段。他们在这方面是成熟的,也是功利的。但这些行为客观上对社会有非常大的贡献。国内企业在这方面还比较落后,应该多学习跨国公司的经验,这些东西学起来也不难,是广义的企业管理的一部分。 目前来看,除了你们,还有两家基金会也在做类似的评选,这表明慈善捐赠已经得到了社会的高度重视,这样就会产生压力使企业做得更好。 记者:现在有的民营企业家担心捐赠给民间组织、基金会后的捐赠去向,这些担心是否能通过一个第三方监督机构得到解决。 康晓光:慈善捐赠有不同的方式,有直接捐赠,有捐赠给项目,也有参与项目的过程,包括设计和执行。第三方机构可以为企业和基金会寻找战略伙伴,是比较有前景的。但这类机构最重要的是能力和权威性。能力是指掌握资讯,建立信息网络,进行有效评估,以及策划能力和设计组合的能力;权威性是指机构的公信力,这方面并不只是指国字头的牌子。我认为目前国内还没有一个机构具备所有这些能力。 记者:我们知道,捐赠有完全利他的,称为公益,也有捐赠双方都受益的,称为互益,您认为捐赠的主流应该以公益为主还是以互益为主? 康晓光:我认为所有的捐赠都是互益的,捐赠后起码心情是愉快的,还赢得了大家的尊重。人们进行捐赠是理性的选择,同样数量的钱,有的人喜欢用来购物,有的人喜欢用来听一场音乐会,也有的人用来捐助失学儿童,这只是偏好的问题。当然这里是指广义的捐赠收益,把精神收益也算作一种收益。但我们经常使用的捐赠收益一般是狭义的,同时也很难界定和划分,实际操作中也不能划分得太清楚,让捐赠者完全没有回报。成功的公益组织在筹资的过程中都会设计一定的回报。在筹资策略中考虑对方的需求也是很重要的。 捐赠达到多赢局面是合理的,但是也不能使那些洗黑钱的,只承诺不履行的人受益。现在公益骗子很多,往往公益机构可以按照合同法的规定进行追索,很多大机构也完全有能力让对方付出法律代价,但是多数机构并没有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这样的事很多,应该严厉打击。公益机构有时心里也很清楚,但跟着虚张声势,这样姑息很不好。 记者:您怎样看待匿名捐赠? 康晓光:匿名捐赠当然是好事,这是企业家的权利。我认为在评选过程中,首先是看他捐没捐,私利有多少,钱干不干净,之后是承诺履行了没有。这需要监督的能力。我觉得评50名比评10名难度要高。 记者:近年各种富豪榜推出后,社会各界对推出一个“慈善榜”的呼声越来越高,企业公民工作委员会与欧洲货币这次合作推出了“寻找中国的卡耐基——中国大陆慈善企业家排行榜”,您认为这个榜的推出对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将会有怎样的影响? 康晓光:肯定会有积极的影响,首先它提出了一个问题,就是民营企业的慈善捐赠,而且我们的社会在表彰鼓励这样的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