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保荐人连环套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4月27日 08:51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刘欣

  北京报道

  是发行体制的一次里程碑式的变革?还是达到有序之前必然要经历的一定程度的失衡?

全国偶像歌手大赛 51精彩无线大奖等你拿
中国网络通俗歌手大赛 金犊奖大陆初审揭晓

  近日,据某财经媒体报道,“证监会发行部已经接到很多举报信,举报通过考试的614名人员中依然有人不符合保荐代表人资格。”

  从2月6日证监会雷霆万钧地布置考试开始,冬、春、夏在无情地悄然更替,而每个“有情”人心里都在盘算:实施保荐人制度后将出现什么样的局面?

  争辩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保荐人制度的核心意思,那就是将原来赋予公司的通道转移到个人,即保荐代表人身上。

  业界对这一制度的质疑和争论也来源于此:责任落实到个人,个人能否承担这么大的风险;以及个人是否应该享有如此大的利润?目前的情况来看,券商中支持保荐人制度的非常少,持怀疑态度的占绝大多数,双方的分歧主要有三:

  其一,拥护者认为,证监会推行的是“双保荐”制度,个人和机构都负有持续督导责任。

  怀疑论者认为,实行保荐人制度后,个人的权利大大增加,一个保荐代表人就等于1/2个通道,足以和公司相抗衡,如果保荐代表人拒绝签字,或者离开公司,公司将失去通道,甚至保荐资格。能否真正形成“双保荐”很让人怀疑。

  其二,支持者觉得,如果保荐人制度下出现一些弄虚作假的现象,那也将是个别的,通道制下也有卖通道的情况,保荐人制度未必就加剧了这种情况。

  怀疑论者则认为,如果保荐人制度不能对弄虚作假进行有效的约束,那用它取代通道制的意义何在?证监会推行保荐人制度的初衷是提倡诚信,但是,由考试选拔出来的这614个人难道就真能“百毒不侵”?

  其三,支持者表示,可以处罚个人、加重了个人的责任,是保荐人制度的一大突破。

  怀疑派反击这种观点,即便对个人进行处罚,个人也没有能力承担这么巨大的经济责任,最后买单的还是证券公司。

  如果真要对个人进行处罚,现在的证券法、公司法、刑法等法律对弄虚作假都做出了相应的处罚规定,只要严格贯彻实施也可以起到警戒的作用,何必要旧规不循,另立新规?

  除了弄虚作假以外,一位投行老总还担心会出现这种情况:保荐代表人与急于上市的企业签订“后果自负”的合同,先收费,后做项目。然后以各种办法使企业不能过发审会,这样钱也落了袋,还不用负任何责任。

  不过,虽然为数不多的支持者肯定地表示,保荐人制度的上市规则要比通道制严格,但说到具体的实施效果,“还要让时间来检验,现在不好说。”

  通道制不应寿终?

  如果说保荐人制度实际的实施效果如何还有待观察的话,那么就现阶段而言,它已经给投行老总们带来很大的困扰。

  “这个制度给管理带来的难度非常大。”一投行老总如是说。首先,通过的比较多的公司怎样才能留住人?考试结果不如人意的公司如何挖人?归根结底,用什么样的激励机制才能吸引保荐代表人?

  4月20日保荐代表人登记注册结束后,就可以从原保荐机构注销,6个月内在新的保荐机构重新申请。随后这些保荐代表人将会出现多大面积的流动,最后形成什么格局,现在没有人能够断言。

  但可以肯定的是,兼有项目储备多和机制灵活二者之长的公司将变成吸引保荐代表人的“磁铁”。接近中金公司的人士透露,中金公司以前特别发愁,现在则很轻松,“每天都有人打电话到公司,要求跳槽到这里来。”

  其次,证券公司内部分化成两大阵营,分别以考上的年轻的保荐代表人和没考上的具有丰富经验的资深人士为主,如何平衡这二者之间的利益关系,使每一个投行老总都焦头烂额。

  一方面,取得资格的人员向投行老总提条件,谈要求,认为自己是做项目的决定性环节和因素,但他们不具备负责项目的能力;另一方面,没考上的业务骨干情绪产生了相当大的波动,老总对他们没有很好的安排办法。

  南方一家券商主管投行的副总对记者说:“如果说我把百分之三四十的心思用在留住考上的保荐代表人身上的话,倒有百分之六七十的精力用在稳定公司的老人身上。”

  另外,一位投行老总透露,现阶段胡乱签字的现象没有出现,倒是考上的保荐代表人不敢签字让他十分头疼。

  他说,投行工作的核心是对风险的把握、判断和解决,但考上的这批年轻人自身的经验和专业能力使他们只能看到风险,对风险的可控与否却无法判断,也不能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这使公司目前开展业务遇到很大障碍。

  通道制是否不取消,与保荐人制度结合使用,是目前业界的一个焦点话题。

  主张这种做法的人士认为,这样可以削弱保荐代表人的权利,又让他们承担了一定的责任,加上公司通道的限制,真正达到“双保荐”的效果。

  现实的情况是,证监会对发行体制的一系列改革定的调子颇高,寄予的期望颇大。

  业界认为,削减保荐代表人过度膨胀的权利另一个办法是,使之不成为稀缺资源。要达到这一目的,或者规定保荐代表人可以重复签字,或者举行第二次考试,增加数量。

  此前有说法是10月份将举行第二次保荐代表人能力胜任考试,不过消息人士透露,证监会还没有决定此事。

  也有少数人士认为,目前的混乱状况是达到有序之前必然要经历的一定程度的失衡,但大多数人并没有这么乐观。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